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1、终端设备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需要请求的网络切片(slice)业务的slice标识,以向核心网设备请求特定的slice业务。相应地,对于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包含slice标识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需要确定接入网侧是否支持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业务。
2、目前,核心网设备确定接入网侧是否支持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业务的实现方式如下:获取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tracking area,ta)。获取接入网侧上报的该ta支持的网络切片列表(slice list)。判断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业务的slice标识是否包含在该slice list中。若包含,则确定接入网侧支持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业务,否则,确定接入网侧不支持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业务。
3、但是,上述方法,可能存在终端设备请求网络切片业务时的成功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以提升终端设备请求网络切片业务的成功率。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核心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终端设备接入第一中继节点;接收来自第二宿主节点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第一网络切片,第一网络切片不被第二跟踪区ta支持,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为第二ta;向终端设备和/或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一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第一允许的nssai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
3、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切片被第一中继节点支持而不被第二ta支持。
4、其中,第二ta是指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
5、其中,终端设备是指接入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保持相对静止的终端设备,也称为跟随用户设备(on-board ue)。
6、本实现方式中,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第二宿主节点会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第一网络切片的第二信息,以使得核心网设备获知接入网侧(第二宿主节点与第一中继节点均为接入网侧设备)实际上是支持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的。
7、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请求第一网切片对应业务时,第二宿主节点先确定出该第一网络切片是被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的,然后在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向核心网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能够支持第一网络切片,相应地,对于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时,就可以直接确定出接入网侧实际上是支持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的。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信息采用这种形式时,可以认为是一种显式指示的方式。
8、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从第一宿主节点变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第二宿主节点发现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的网络切片列表与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列表不完全相同,那么便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具体地,可以在第二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区域标识、第二区域标识、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所述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其中,第一区域标识用于指示第一ta,第二区域标识用于指示第二ta,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为第一ta,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
9、作为第二种实现方式的一种示例,当第一宿主节点与第二宿主节点所属的核心网设备为同一个核心网设备时,此时第二信息中可以仅包括第一区域标识。应理解,在该示例中,由于第一宿主节点之前向核心网设备上报了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因此,对于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便可以将第一ta支持的所有网络切片确定为第一中继节点实际支持的网络切片,而由于第一ta支持的所有网络切片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因此核心网设备就可以获知第一中继节点实际上支持第一网络切片。可选地,在该示例中,第一宿主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第二区域标识、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
10、作为第二种实现方式的另一种示例,当第一宿主节点与第二宿主节点所属的核心网设备不是同一个核心网设备时,其中,核心网设备是指具有核心网侧的功能的网元,例如为移动性管理功能(a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amf)。此时,第二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区域标识以及第一区域标识指示的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在该示例中,对于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则可以将第一ta支持的所有网络切片确定为第一中继节点实际支持的网络切片,而由于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因此核心网设备就可以获知第一中继节点实际上支持第一网络切片。可选地,在该示例中,第一宿主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第二区域标识、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
11、在现有技术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此时,若终端设备请求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那么由于第一网络切片不被第二ta支持,核心网设备会认为接入网侧不支持第一网络切片,从而在向终端设备返回允许的nssai(也称为allowed nssai)时,就不会在allowed nssai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但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宿主节点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了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第一网络切片的第二信息,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获知接入网侧(第二宿主节点与第一中继节点均为接入网侧设备)实际上是支持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的,从而在向终端设备和/或第二宿主节点返回allowed nssai(即本技术中的第一允许的nssai,本技术中也称为第一allowed nssai)时,就会在该allowed nssai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以向终端设备或者第二宿主节点指示允许终端设备请求的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从而提升终端设备请求第一网络切片业务的成功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标识为第一ta的跟踪区域码tac和/或跟踪区标识tai,第二区域标识为第二ta的tac和/或tai。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由第一中继节点支持。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的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宿主节点接受核心网设备指示的待建立的pdu会话,该已建立的pdu会话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
15、其中,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也可以称为: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为on-board ue。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认为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五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18、该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宿主节点通过第五信息向核心网设备指示了终端设备为on-board ue,因此,核心网设备就可以确定出向第二宿主节点指示的待建立的pdu会话,其中该待建立的pdu会话为不需要第二宿主节点进行切换准入控制的pdu会话,从而使得第二宿主节点直接为待建立的pdu会话分配资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终端设备pdu会话的连续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允许的nssai,该第二允许的nssai中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网络切片的标识。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包括: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终端设备接入第一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第一允许的nssai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其中,第一网络切片不被第二跟踪区ta支持,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为第二ta。
2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由第一中继节点支持。
2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从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变为第二小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发起跟踪区域更新tau;其中,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位于同一个注册区域ra内,且第二小区不属于第一中继节点。
23、其中,发起跟踪区域更新tau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在第二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未指示第二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时,发起tau。
24、应理解,当终端设备接入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后,还有可能存在如下场景:随着终端设备的移动,该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从第一小区变为了其他非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请求的某个slice对应的业务是第二小区所属的ta能够支持的但第一中继节点不能支持的时,此时该终端设备请求的slice对应的业务不应该被拒绝。因此,该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从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变为第二小区时,终端设备会发起tau,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ra内再次发起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中被拒绝的但是能够被第二小区所属的ta支持的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
2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宿主节点或者第二宿主节点中的芯片,包括: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支持第一网络切片,第一网络切片不被第二跟踪区ta支持;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第一允许的nssai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其中,第一网络切片对应的业务为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请求的业务,终端设备接入第一中继节点,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为第二ta。
26、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区域标识、第二区域标识、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其中,第一区域标识用于指示第一ta,第二区域标识用于指示第二ta,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在的跟踪区为第一ta,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中包括第一网络切片。
27、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标识为第一ta的跟踪区域码tac和/或跟踪区标识tai,第二区域标识为第二ta的tac和/或tai。
28、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宿主节点接受核心网设备指示的待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pdu会话中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确定接收待建立的pdu会话。
29、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二允许的nssai,第二允许的nssai中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网络切片的标识。
3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宿主节点或者第一宿主节点中的芯片,包括: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
31、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32、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核心网设备,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发送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的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宿主节点接受核心网设备指示的待建立的pdu会话,已建立的pdu会话中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
33、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允许的nssai,该第二允许的nssai中包括待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网络切片的标识。
34、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35、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宿主节点或者第一宿主节点中的芯片,包括: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请求第二宿主节点接受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第七信息中包括已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会话标识以及网络切片的标识;向第二宿主节点发送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
36、其中,第八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也可以称为:第八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为on-board ue。
3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八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38、该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宿主节点通过第八信息向第二宿主节点指示了终端设备为on-board ue,因此,第二宿主节点可以确定出不需要针对该on-board ue的切换进行准入控制的判断,从而直接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pdu会话分配资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已建立的pdu会话的连续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39、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宿主节点或者第二宿主节点中的芯片,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发送的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请求第二宿主节点接受第一宿主节点为终端设备已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第七信息中包括所述已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会话标识以及网络切片的标识;接收来自第一宿主节点的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的是第一中继节点且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确定接受已建立的pdu会话。
40、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八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41、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第三允许的nssai中包括已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网络切片的标识。
42、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宿主节点或者第一宿主节点中的芯片,包括:确定为接入第一中继节点的终端设备已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且所述第一中继节点部署在移动设备中跟随移动设备移动;向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第九信息,第九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禁止更新跟踪区域码tac。
43、在此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tac也可以替换成跟踪区域标识tai。
44、向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第九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在已建立的pdu会话关联的网络切片不被第二ta支持时,向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第九信息。
45、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九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节点中的禁止更新tac的时长。
46、本实现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当第一宿主节点确定出已经为终端设备建立了pdu会话后,通过向第一中继节点指示禁止更新tac,使得第一中继节点不去更新tac,从而可以实现已建立pdu会话不中断,以提升用户体验。
4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九信息中包括第二ta的tac,第二ta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二宿主节点时终端设备所处的跟踪区。
48、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驻留或者接入的小区从第二小区变为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时,禁止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au;其中,第二小区不属于第一中继节点,可以是地面的静止小区,第一中继节点部署在移动设备中并跟随移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不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对静止。
49、具体地,本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指的是由于移动设备的移动性驻留或接入到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但之前驻留或接入其他非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二小区的终端设备,也称为非跟随用户设备,或者周边用户设备(surrounding ue)。
50、结合第九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禁止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au,包括:在接收到第一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时,禁止发送tau,第一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小区为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小区所属的tac。
51、结合第九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禁止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au,包括: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十信息,第十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附近的中继节点所属的跟踪区域码tac列表和/或终端设备附近的中继节点的小区列表;在第一小区所属的tac或者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包含于第十信息指示的内容中时,禁止发送tau。
52、结合第九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禁止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au,包括: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注册区域ra,ra中包括终端设备附近的中继节点所属的tac列表和/或终端设备附近的中继节点的小区列表;确定第一小区所属的tac或者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在ra内时,禁止发送tau。
53、本实现方式提供的通信方法,减少了surrounding ue由于第一中继节点的移动导致的频繁发起tau的问题,不但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减少了surrounding ue不必要的功耗。
54、第十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55、第十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的指令。
56、第十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57、其中,第十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以及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不予赘述。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区域标识、第二区域标识、第一ta支持的网络切片、所述第二ta支持的网络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第一ta的跟踪区域码tac和/或跟踪区标识tai,所述第二区域标识为所述第二ta的tac和/或tai。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宿主节点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第一小区变为第二小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跟踪区域更新tau,包括: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信息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指示切换请求的原因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du迁移或移动终端mt迁移、在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宿主节点为第一宿主节点时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小区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或权利要求8至11或权利要求12至13或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或权利要求8至11或权利要求12至13或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