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滚子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9  33


本发明涉及链条,特别涉及一种重载滚子链。


背景技术:

1、滚子链是目前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传动部件,滚子链由外链板、内链板、套筒、销轴、滚子等部件组成,其中,套筒套在销轴上,滚子套在套筒上,三者之间可相对转动。

2、现有的重载滚子链由于其运行负荷较大,需要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行,运行时,销轴与套筒之间应当具备良好的润滑条件,若套筒与销轴之间润滑不足,滚子链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行时,会产生以下不利后果:

3、1、疲劳破坏:缺乏有效润滑会导致滚子链中套筒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套筒与销轴之间的磨损速度,加速金属疲劳

4、2、磨损加剧:缺乏润滑将导致销轴与套筒之间干摩擦,加快销轴、套筒的磨损,使配合间隙以及链节距变大,最终可能导致链条松弛甚至脱链。

5、3、在重载(高负荷)运行条件下,如果润滑不足,销轴与套筒之间可能会因为高温和高压丧失润滑膜,并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并产生高温,使两者之间的接触面黏连在一起(即发生胶合现象),这会显著降低链条的使用寿命。

6、现有技术中,为了应对滚子链润滑不足的情况,通常是通过人工定期对滚子链表面涂刷润滑油,但是这种通过人工表面涂刷润滑油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润滑油主要附着于链条的外表面,难以充分渗入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间隙中,导致销轴与套筒之间润滑效果不佳;2、传统的人工涂油方式,由于润滑油主要附着于滚子链的外表面,润滑油损失较快,润滑效果持续作用时间较短,需要人工频繁涂刷,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重载滚子链。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包括外链板、内链板、销轴、套筒、滚子,套筒套于销轴上,滚子套于销轴上,销轴内设有用于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销轴上设有第一通油孔,储油腔中设有调节部件;当滚子链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调节部件将第一通油孔堵住;当滚子链处于工作状态时滚子链温度上升,调节部件与销轴上的第一通油孔错开以使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

3、本发明中,润滑油储存于储油腔中,当滚子链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此时滚子链静止,滚子链中各个部件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和摩擦,滚子链温度与室温一致,滚子链温度较低,滚子链也无润滑需求,此时调节部件将第一通油孔堵住,储油腔中的润滑油无法流出,从而避免了润滑油不必要的流出和浪费。当滚子链处于工作状态时,滚子链中的各个部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和摩擦,滚子链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使调节部件发生动作,进而使调节部件与第一通油孔错开,这样使第一通油孔处于打开状态,储油腔中的润滑油将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并流入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配合间隙中,从而在两者之间产生润滑油膜,并在销轴与套筒之间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当滚子链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时,滚子链逐渐降温并恢复至室温状态,此时调节部件也将复位并重新将第一通油孔堵住,从而避免润滑油在滚子链非工作状态下的流出。本发明中,储存在储油腔中的润滑油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滚子链进行润滑,且在非工作状态下润滑油无法向外流出,减少了润滑油的非必要浪费,并且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加注润滑油,省时省力。且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后能够有效渗入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配合间隙中,实现销轴与套筒之间的良好润滑,润滑效果好。

4、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通油孔。

5、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座、受热弯曲件、与第一通油孔相对应的内圈,相邻内圈之间通过连接筋板相连,内圈的外侧设有橡胶层,橡胶层与储油腔的内壁贴合;受热弯曲件设置在内圈与固定座之间,受热弯曲件的两端分别与内圈和固定座转动连接;受热弯曲件两端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储油腔的底部。当滚子链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内圈刚好位于第一通油孔的内侧并将第一通油孔完全堵住;当滚子链从非工作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时,由于链条在高负荷条件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摩擦,链条将发生升温,从而使得受热弯曲件也发生升温,随着温度的上升,受热弯曲件两端之间距离将发生改变,受热弯曲件两端之间的距离改变将迫使内圈发生移动,使内圈与第一通油孔发生错开,从而实现第一通油孔的打开以及润滑油的流出;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储油腔的底部,通过固定座实现将整个调节部件固定于储油腔中。

6、作为优选,所述受热弯曲件呈圆弧状,受热弯曲件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受热弯曲件的圆弧外侧,第一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金属层。

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沿着固定座的径向设置,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垂直,第一导向槽贯通固定座上靠近受热弯曲件一侧表面,第二导向槽贯通固定座的侧面,第一导向槽中连接有楔块,第二导向槽中连接有顶块,楔块的一端伸出于固定座上靠近受热弯曲件一侧表面,楔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顶块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接触的第二斜面;

8、在安装固定座时,将固定座置于储油腔的底部,对楔块的一端进行施压使顶块向外伸出并顶紧储油腔的内壁以使固定座固定于储油腔的底部。

9、作为优选,所述内圈上设有固定板,受热弯曲件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层由丁腈橡胶制成。

11、作为优选,所述储油腔的一端为注油口,注油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储存在储油腔中的润滑油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滚子链进行润滑,且在非工作状态下润滑油无法向外流出,减少了润滑油的非必要浪费,并且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加注润滑油,省时省力。且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后能够有效渗入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配合间隙中,实现销轴与套筒之间的良好润滑,润滑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链板、内链板、销轴、套筒、滚子,套筒套于销轴上,滚子套于销轴上,销轴内设有用于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销轴上设有第一通油孔,储油腔中设有调节部件;当滚子链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调节部件将第一通油孔堵住;当滚子链处于工作状态时滚子链温度上升,调节部件与销轴上的第一通油孔错开以使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通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座、受热弯曲件、与第一通油孔相对应的内圈,相邻内圈之间通过连接筋板相连,内圈的外侧设有橡胶层,橡胶层与储油腔的内壁贴合;受热弯曲件设置在内圈与固定座之间,受热弯曲件的两端分别与内圈和固定座转动连接;受热弯曲件两端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储油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弯曲件呈圆弧状,受热弯曲件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受热弯曲件的圆弧外侧,第一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沿着固定座的径向设置,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垂直,第一导向槽贯通固定座上靠近受热弯曲件一侧表面,第二导向槽贯通固定座的侧面,第一导向槽中连接有楔块,第二导向槽中连接有顶块,楔块的一端伸出于固定座上靠近受热弯曲件一侧表面,楔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顶块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接触的第二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设有固定板,受热弯曲件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由丁腈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载滚子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的一端为注油口,注油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载滚子链,包括外链板、内链板、销轴、套筒、滚子,套筒套于销轴上,滚子套于销轴上,销轴内设有用于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销轴上设有第一通油孔,储油腔中设有调节部件;当滚子链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调节部件将第一通油孔堵住;当滚子链处于工作状态时滚子链温度上升,调节部件与销轴上的第一通油孔错开以使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油孔流出。本发明中,储存在储油腔中的润滑油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滚子链进行润滑,且在非工作状态下润滑油无法向外流出,减少了润滑油的非必要浪费,并且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加注润滑油,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韩世倩,曹永年,尤占权,管楠杰,汪飞,孔国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山永利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