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及其相关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5-07-01  23


本技术涉及智能运维领域及金融科技领域,应用于针对业务中所产生的线上问题进行运维的场景中,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线上问题会伴随业务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增多。一般而言,这些问题中操作类和咨询类的问题占比较高,导致在平均处理时效和时效内完成率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考验。

2、针对这些问题,在运维方面,企业的知识库总结至关重要。然而,多数企业的知识库未能得到有效运用,常常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通过自身经验来总结faq进行知识积累或提供故障的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对于人工的依赖性过高,解决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效率低下,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及其相关设备,以解决传统的运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过于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

5、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

6、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

7、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8、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问题-答案对输出为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

9、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

10、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11、根据所述文本内容在预设的知识库中进行检索,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文本内容的相关性大于等于预设关联阈值的参考信息,作为所述知识检索结果。

12、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的步骤,具体包括:

13、识别所述知识检索结果;

14、若所述知识检索结果为存在所述参考信息,则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参考信息输入所述gpt模型,调用所述gpt模型输出所述问题-答案对;

15、若所述知识检索结果为不存在所述参考信息,则将所述文本内容输入所述gpt模型,调用所述gpt模型输出所述问题-答案对。

16、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17、计算知识库中知识点与所述问题-答案对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是否存在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阈值的相似知识点;

18、若不存在所述相似知识点,则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19、若存在所述相似知识点,则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20、进一步的,所述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21、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在所述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和所述相似知识点;接收所述运维指令并对所述运维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回复建议;

22、识别所述问题-答案对的问题类型,根据预存的不同问题类型与不同回复模板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问题类型对应的回复模板;

23、根据所述回复建议填充所述回复模板,生成所述回复内容并输出。

24、进一步的,在所述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5、记录所述运维数据;

26、对所述运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准问题-答案对,并记录所述准问题-答案对的出现次数;

27、当所述出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后,将所述准问题-答案对存储至知识库中。

28、进一步的,所述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的步骤,具体包括:

29、识别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文档类型;

30、根据所述文档类型进行文本提取,得到所述文本内容。

3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2、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系统,包括:

33、抽取模块,用于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

34、检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

35、gpt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

36、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37、输出模块,用于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问题-答案对输出为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

38、运维模块,用于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

3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4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的步骤。

4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的步骤。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44、本技术公开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通过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并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再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而后,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问题-答案对输出为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本技术通过借助自研发的gpt模型自动化地对运维过程中的用户问题进行解答,再针对gpt模型生成的答案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二次运维,在保障了答案准确度的同时,降低了运维过程对于人工的依赖性,提高了运维的效率和智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的步骤,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的步骤,具体包括:

8.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智能运维领域及金融科技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自研发GPT模型的智能运维方法,包括:从用户问题中抽取文本内容;根据所述文本内容进行知识检索,得到知识检索结果;将所述文本内容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输入至预设的GPT模型,得到问题‑答案对;对所述问题‑答案对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所述问题‑答案对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问题‑答案对输出为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若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在运维界面展示所述问题‑答案对,接收所述运维界面触发的携带有运维数据的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数据生成所述用户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并输出。本申请降低了运维过程对于人工的依赖性,提高了运维的效率和智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5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