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背景技术:
1、建筑体施工时,输送水体的管道需安装在建筑体楼板底面上避免占用下方空间。为保证管道能抵抗流体压力,管道往往为重量较重的金属管,因此管道需借助辅助设备上抬到楼板底面再通过管架安装。
2、现有对管道上抬的设备,见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7298492a,虽然,多根管道安装在限位装置上使用顶紧装置顶紧再通过升降平台上抬到楼板底面,但是,多根管道安装于管架时有时为间隔状态,而多根管道通过顶紧装置紧贴上抬存在需人工二次搬动对管道进行间隔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使用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将多根管道呈间隔状态上抬至楼板底面的施工过程。
4、所述施工过程的步骤为:使用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将多根管道间隔在间隔板之间,延伸臂对多根间隔状态的管道进行支撑并通过升降臂进行上抬至楼板底面。
5、所述所述施工过程还包括步骤为:管道进行对接连通,连通后的管道一端通过管架固定到楼板底面上,待连通的管道另一端通过支撑架进行间隔支撑,支撑架的间隔弧板通过旋转座在支撑杆上旋转到位后上升至管道之间,支撑螺母旋合在支撑杆上对旋转座支撑,使多根管道被间隔弧板间隔支撑在支撑弧板上,撤下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
6、所述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包括:
7、延伸臂及为多个能对多根管道进行间隔的间隔板。
8、还包括车架,车架上有可升降的升降臂;所述延伸臂固定连接在升降臂上。
9、所述延伸臂有多段的矩形段及多段的圆柱段间隔构成,矩形段上只可滑动配合有间隔板,间隔板为多个并对应在矩形段上。
10、所述间隔板底部设有矩形通孔来与矩形段只可滑动配合或来与圆柱段可旋转配合。
11、所述间隔板通过螺栓旋入抵紧在矩形段或圆柱段上。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个间隔板在延伸臂的矩形段上对多根管道间隔,使多根管道以间隔状态在延伸臂获得支撑并通过升降臂进行上抬至楼板底面,解决了多根管道通过顶紧装置紧贴上抬存在需人工二次搬动对管道进行间隔分离的问题。
1.一种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将多根管道(10)呈间隔状态上抬至楼板底面(50)的施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过程的步骤为:使用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将多根管道(10)间隔在间隔板(3)之间,延伸臂(2)对多根间隔状态的管道(10)进行支撑并通过升降臂(12)进行上抬至楼板底面(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施工过程还包括步骤为:管道(10)进行对接连通,连通后的管道(10)一端通过管架(6)固定到楼板底面(50)上,待连通的管道(10)另一端通过支撑架(4)进行间隔支撑,支撑架(4)的间隔弧板(42)通过旋转座(41)在支撑杆(44)上旋转到位后上升至管道(10)之间,支撑螺母(43)旋合在支撑杆(44)上对旋转座(41)支撑,使多根管道(10)被间隔弧板(42)间隔支撑在支撑弧板(45)上,撤下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顶板管道安装用的提升车,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1),车架(1)上有可升降的升降臂(12);所述延伸臂(2)固定连接在升降臂(1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2)有多段的矩形段(21)及多段的圆柱段(22)间隔构成,矩形段(21)上只可滑动配合有间隔板(3),间隔板(3)为多个并对应在矩形段(2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3)底部设有矩形通孔来与矩形段(21)只可滑动配合或来与圆柱段(22)可旋转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体管道上抬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3)通过螺栓(31)旋入抵紧在矩形段(21)或圆柱段(2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