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5-06-27  29


发明涉及轨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双块式无砟轨道扣件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扣件缺失,轨底有异物,扣件未打紧,轨底与橡胶垫板未密贴等组装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产生误差传递、导致轨道不平顺。

2、虽然轨排架组装完成后要求技术员逐根轨枕检查,但此类问题仍层出不穷,给后期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带来难度。

3、在双块式轨排组装工艺中,采用人工散枕、现场组装轨排和组装平台组装两种形式,轨枕间距容易出现偏差超限、误差叠加等病害,散枕完成后对轨枕间距进行复核,工作任务量大,且容易漏检。

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枕间距及扣件安装质量,便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可快速在轨移动,行程开关智能检测轨枕中心位置,控制器上显示两根轨枕中心的实测距离,并与设置好设计轨枕间距进行计算,同时激光传感器开始工作,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在光线昏暗条件下可有效、精确检测扣件是否打紧,扣件是否缺失等组装质量问题,代替人工逐根检查轨底扣件的工作,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漏检几率,避免后期因扣件安装不到位导致单根轨枕空吊、凸起等病害,提高了扣件检查的精度和时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2、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00:轨枕组装施工前,由吊车配合轨枕吊具卸枕,将轨枕捆摆放在线路中间;

4、s200:利用龙门吊和轨枕吊具将轨枕吊装至现场进行人工散枕,散枕完成后对轨枕间距进行复核,轨枕间距650mm,间距偏差≯5mm;安装前对轨枕承轨台进行清理,检查预埋套管内防护油脂;

5、s300:依次安装铁垫板下弹性垫板、铁垫板、轨下垫板、轨距挡板、绝缘轨距块、弹条和螺旋道钉,使用电动扭矩扳手按照160n·m扭矩拧紧螺旋道钉;

6、s400:将控制框架放在已组装好的轨排上,将激光传感器对准第一根轨枕中心,设置激光传感器到轨枕挡肩的标准值为290mm,启动伺服电机;

7、s500:控制框架在轨排的钢轨上匀速行走,行程开关控制小车准确停在轨枕中心位置,将实测轨枕间距数据反馈至控制器,判断实测轨枕距离与设计轨枕距离的差值,如超限报警,停止行走,作业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如在正常范围内,停留5秒,执行激光测距功能;

8、s600: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激光传感器到轨枕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提前在数据采集系统内设置的判断规则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当测距时激光照射到了地面或者轨排横梁等其他无效位置,数据采集系统经显示屏输出显示无效数据;当扣件安装无误时,数据采集系统经显示屏显示安装正常,等待5秒,移动至下一根轨枕进行检测;

9、s700:当现场扣件安装存在缺少橡胶垫板的扣件缺失情况,显示屏上偏差值显示超限值,并显示缺少垫板,报警提示;当现场扣件安装存在螺栓未打紧、轨底有异物等情况时,显示屏上偏差值显示超限值,并显示扣件未紧,报警提示;同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作业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10、s800:如检测有问题部位扣件确实存在安装不正确情况,通知施工人员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启动伺服电机,重复上述步骤s500~600,直至现场所有扣件检查完成;

11、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中采用的检验装置,包括四轮轨道车结构的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内设有动力传动单元及电控检验单元。

12、优选的,动力传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驱动轴及行走轮,其中伺服电机固设在控制框架内部并为驱动轴提供旋转动力;驱动轴旋转连接在控制框架底部,且驱动轴的两端同轴固设行走轮。

13、优选的,电控检验单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编码器、行程开关,以及带有显示屏且内部搭载有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器;

14、激光测距传感器固设在控制框架底面的两侧,该激光测距传感器垂向检测轨枕顶面距离控制框架底面的垂向距离;

15、编码器固设在旋转的驱动轴上并相对平移行驶的控制框架计量驱动轴转数,以得出行走轮的行驶距离;

16、行程开关径向固设在驱动轴的一端,以行程开关接触扣件顶部为触发条件,以定位控制框架的启停检验位置;

17、控制器接收激光测距传感器、编码器及行程开关检测信号,并反馈控制伺服电机,其检验结果经控制器上的显示屏示出。

18、本发明的优点及技术效果在于:

19、本发明的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能在轨快速移动,组装简单,自重轻巧,智能化、准确率程度高,以轨排钢轨为行走轨道,控制框架可通过伺服电机在钢轨上自由行走,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控制框架横梁两端,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沿横梁方向调整,目的是可以适应所有规格型号的扣件系统,显示器安装在控制框架上表面,可显示左右激光探头至双块式轨枕之间的实时距离,遥控手柄启动伺服电机,可以快速方便的移动,行程开关智能检测轨枕中心位置,控制器上显示两根轨枕中心的实测距离,并与设置好设计轨枕间距进行计算,同时激光传感器开始工作,在光线昏暗条件下可有效、精确检测扣件是否打紧、扣件是否缺失等组装质量问题,代替人工逐根检查轨底扣件的工作,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漏检几率,避免后期因扣件安装不到位导致单根轨枕空吊、凸起等病害,提高了扣件检查的精度和时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中采用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轮轨道车结构的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内设有动力传动单元及电控检验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中采用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驱动轴及行走轮,其中伺服电机固设在控制框架内部并为驱动轴提供旋转动力;所述驱动轴旋转连接在控制框架底部,且驱动轴的两端同轴固设行走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中采用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检验单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编码器、行程开关,以及带有显示屏且内部搭载有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无砟轨道轨枕及扣件的定位检验方法及检测装置,装置包括四轮轨道车结构的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内设有动力传动单元及电控检验单元。动力传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驱动轴及行走轮,其中伺服电机固设在控制框架内部并为驱动轴提供旋转动力;驱动轴旋转连接在控制框架底部,且驱动轴的两端同轴固设行走轮。电控检验单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编码器、行程开关,以及带有显示屏且内部搭载有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器;本发明可代替人工逐根检查轨底扣件的工作,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漏检几率,避免后期因扣件安装不到位导致单根轨枕空吊、凸起等病害,提高了扣件检查的精度和时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杨智勇,赵岩,张开清,李松,侯贺利,邱伟伟,杨连江,胡军,郑晓明,李勇,韩小徽,钟道超,王北伟,闫宁,张亚洲,李代富,李士强,高家伟,刘冬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4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