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

专利2025-06-24  32


本发明属于电离层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地球高层大气吸收太阳极紫外线和x射线而发生部分电离,在地面以上约60~1000公里之间形成电离层。电离层电子密度典型值比中性大气密度小三个数量级,但由于足以影响射电天文、雷达、卫星导航与通信、短波通讯等系统涉及的无线电波传播,电离层是空间(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天气的重要预报对象。

2、电离层具有区域特征、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和波动结构,主要受太阳、地磁场、中性大气等诸多因素影响所致,也因此存在复杂的电离层扰动,这些扰动会影响信号穿越电离层或被电离层反射的地、空无线电系统的性能。开展电离层监测,进而实施空间天气预警和预报至关重要。

3、对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电离层是最大的误差源。利用电离层对于gnss测量的影响,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可以构建电离层修正模型,应用于gnss进而提高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利用gnss接收机观测,开展全天时全天候广域的电离层tec监测,已成为研究电离层、开展电离层扰动预警和预报的重要手段。

4、通常利用gnss双频信号测量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可以开展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电离层观测和研究,但是目前一般都是对gnss双频信号测量数据以天为单位,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后处理,无法实现电离层实时监测。

5、对于电离层tec监测常见的是组网监测和单站监测两种方式。对于电离层活跃地区或电离层异常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海洋等地区,由于地域限制和数据传输限制,通常需要开展电离层单站实时监测。单站监测是一种灵活方便的手段,对于组网困难地区,单站监测是唯一选择。但是,无论与其他地区测站数据联合求解还是单站求解,电离层tec监测对算法依赖性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事后处理,通过前一天的测量数据计算gnss卫星的硬件偏差,这样需要的数据量大,并且实时性不够。对于网络带宽有限的场景,例如海上测站,把接收到的几十颗卫星数据实时传回,数据量非常庞大。如果一个时刻测站上空tec数据按一份计,对应的导航星历、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数据量则是两百倍之多。对于单站监测,迫切需要开发一种gnss电离层tec准实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基于部署在电离层监测站的gnss双频接收机持续进行,包括:

3、步骤1)根据时间窗设定的时长接收gnss双频伪距观测量、载波相位观测量、接收机位置信息、卫星俯仰角、方位角和卫星星历数据;

4、步骤2)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卫星接收机视线方向上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斜向tec;

5、步骤3)建立电离层监测站正上方垂直tec的非线性模型;

6、步骤4)根据每颗卫星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斜向tec值,通过时间窗滑动的方式,采用kalman滤波迭代求解,得到测站上方垂直tec的非线性模型系数以及接收机和卫星的硬件偏差,进而实现测站上方垂直tec值的准实时监测。

7、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

8、根据时间窗设定的时长接收多颗gnss卫星的双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测距信息,并解码;

9、接收每颗卫星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信息;

10、将每颗卫星的编号、观测时间、俯仰角、方位角、gnss双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测距信息分别进行缓存。

11、优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

12、步骤2-1)根据缓存的时间窗设定时长内的数据得到基于双频伪距观测量的第j号卫星的斜向tec值和基于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的第j号卫星的斜向tec值

13、

14、其中,f1、f2分别为gnss卫星信号的两个频率,分别为在两个频率f1、f2上第j号卫星的码伪距观测量,分别为两个频率f1、f2上第j号卫星的载波相位观测量,λ1、λ2分别为两个频率f1、f2对应的波长;

15、步骤2-2)根据下式计算第j号卫星的和之间的基线值

16、

17、其中,i表示时间窗设定时长接收的数据中第i个数据测量时刻,num表示时间窗设定时长数据对应的总时刻数;表示第i个数据测量时刻第j号卫星相对于接收机的仰角;

18、步骤2-3)根据下式计算第j号卫星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后的斜向tec值tecs,sysj:

19、

20、其中,下标s表示卫星,下标sys表示gnss卫星系统,其中sys=1为gps系统信号,sys=2为北斗系统信号;

21、步骤2-4)根据下式计算电离层监测站正上方的垂直tec值tec:

22、

23、其中,br,sys为对应gnss各卫星系统的接收机硬件偏差,为第j号卫星的卫星硬件偏差;χj为第j号卫星与接收机视线路径在电离层穿刺点的天顶角。

24、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非线性模型为球谐函数模型,满足下式:

25、

26、其中,tec表示电离层监测站正上方的垂直tec值,m,n分别表示球谐函数的阶数和级数,m和n分别表示第m阶和第n级,θj为第j号卫星信号与电离层的穿刺点处的地理纬度,φj为第j号卫星信号穿刺点的太阳时角,为归一化的勒让德函数,anm和bnm为待求的球谐系数。

27、优选的,所述步骤4)包括:

28、步骤4-1)构建kalman滤波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

29、步骤4-2)计算第j号卫星信号在电离层的穿刺点处的天顶角χj、纬度θj和经度φj;

30、步骤4-3)判断是否为第一次kalman滤波计算,判断为是,对待估参数x0赋初值0,对待估参数的互协方差p0赋初值;判断为否,继承前一次的待估参数xk-1和待估参数的互协方差pk-1;

31、步骤4-4)计算待估参数的估计值和协方差矩阵pk;

32、步骤4-5)缓存待估参数的估计值和协方差矩阵pk;和pk中若第j号卫星的硬件偏差相对和pk-1中有变化,则更新;若第j号卫星第一次出现,则在和pk中增加第j号卫星的硬件偏差变量;

33、步骤4-6)时间滑动窗向后滑动固定长度,根据下一组预处理后的观测量重新进入步骤4-2)开始下一轮的kalman滤波迭代。

34、优选的,所述步骤4-1)中kalman滤波的状态方程为:

35、xk=φk,k-1xk-1+wk

36、其中,φk,k-1为第k-1时刻到第k时刻的状态转移矩阵,wk为k时刻的系统噪声矩阵,xk为第k时刻的待估参数矢量,满足下式:

37、

38、其中,下标k代表时刻;a00,k,a10,k,…a33,k,b33,k为待计算的第k时刻3阶球谐系数;br,1,k为第k时刻gps信号对应的接收机硬件偏差;br,2,k为第k时刻北斗系统信号对应的接收机硬件偏差;表示第k时刻编号为1,2,…,j的卫星硬件偏差,矩阵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

39、优选的,所述步骤4-1)中kalman滤波的量测方程为:

40、zk=hkxk+vk

41、其中,zk为k时刻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后的斜向tec测量值的集合,j∈[1,j],

42、

43、hk为量测矩阵,满足下式:

44、

45、vk为k时刻各颗卫星的的量测噪声。

46、优选的,所述步骤4-4)包括:

47、步骤4-4-1)融合k时刻的预测值和量测值zk,得到k时刻待估参量的结果

48、

49、其中,为利用状态方程预测参数矢量在k时刻的估计量,满足下式:

50、

51、其中,为k-1时刻待估参数矢量的kalman滤波输出结果;

52、kk为k时刻的卡尔曼增益,满足下式:

53、

54、rk=cov(vk)

55、

56、其中,rk为量测噪声vk的协方差矩阵,为估计的k时刻待估参量的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pk-1为k-1时刻待估参量的误差协方差矩阵,qk为k时刻系统噪声wk的协方差矩阵,满足下式:

57、qk=cov(wk)

58、步骤4-4-2)根据下式,更新k时刻误差协方差矩阵pk,用于k+1时刻待估参量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的估计:

59、

60、其中,i为单位矩阵。

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62、1、本发明提出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基于部署在电离层监测站的gnss双频接收机持续进行,解决组网困难、数据传输亦困难地区的电离层监测问题;

63、2、本发明的方法由于采用了滑动时间窗数据预处理方法,对于数据量的需求极大减小,很好的解决了设备开发环境和计算资源受限的问题;

64、3、本发明提出的非线性建模并通过klaman滤波单站准实时tec反演算法,使得在较小数据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测站上空垂直tec的监测,并达到监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基于部署在电离层监测站的gnss双频接收机持续进行,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非线性模型为球谐函数模型,满足下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kalman滤波的状态方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kalman滤波的量测方程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4)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离层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站电离层TEC的准实时监测方法,基于部署在电离层监测站的GNSS双频接收机持续进行,包括:根据时间窗设定的时长接收GNSS双频伪距观测量、载波相位观测量、接收机位置信息、卫星俯仰角、方位角和卫星星历数据;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卫星接收机视线方向上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斜向TEC;建立电离层监测站正上方垂直TEC的非线性模型;根据每颗卫星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斜向TEC值,通过时间窗滑动的方式,采用Kalman滤波迭代求解,得到测站上方垂直TEC的非线性模型系数以及接收机和卫星的硬件偏差,进而实现测站上方垂直TEC值的准实时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马冠一,万庆涛,李婧华,范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