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03-01  110



1.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聚乙烯薄膜是指用聚乙烯颗粒生产的薄膜,具有防潮、透湿性小的特点。聚乙烯薄膜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主要用于糕点、糖果、炒货、蜜饯、食糖、调味品等食品的包装,也用于农业用棚膜或地膜,在工业上的用途也比较广泛。
3.当聚乙烯薄膜用于食品包装时,不仅需要对食品起到包装的作用,而且还要保证食品的安全。目前,在聚乙烯薄膜的使用过程中,当被聚乙烯薄膜包装的食品长时间放置在潮湿或者阴暗的地方时,聚乙烯薄膜上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食品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饭石50-80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15-40份、醋酸溶液30-80份、氧化锌15-25份、氧化银15-25份、硅烷偶联剂2-6份、抗菌液10-25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在保持聚乙烯薄膜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情况下,还提高了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其中,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0.1-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88.4-99.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70.1-89.5%,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1-27.3n/mm,断裂伸长率为853-856%。
7.麦饭石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为稀土物质与甲壳素的复配产物,甲壳素的生物相容性好,自身具有抗菌的作用,是天然的抗菌物质,且甲壳素分子带正电,细菌的细胞壁带负电,当甲壳素分子和细菌细胞壁接触时会通过库仑作用吸附细菌,阻碍细菌的活动,从而影响细菌的繁殖能力;甲壳素中还含有壳糖胺,壳糖胺通过渗透作用能够进入细菌细胞体内,吸收细胞体内带有阴离子的细胞质,并发生絮凝作用,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杀灭细菌,起到抗菌的作用。稀土物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通过与甲壳素之间复配,当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接触到细菌的细胞壁时,稀土离子与细菌之间产生库伦引力,能够被吸附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稀土离子还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菌合成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即,稀土离子能够吸附在甲壳素上,稀土离子也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
8.氧化锌中含有锌离子,锌离子会游离出来,与细菌内部的活性蛋白酶接触,降低细
菌的生理活性,从而杀灭细菌,也能够通过光催化作用杀灭细菌。氧化银中含有银离子,银离子带正电荷,能够依靠库伦引力牢固的吸附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并且能够进一步穿透细胞壁,与细胞膜接触,破坏细胞的成分和酶的活性,使细菌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硅烷偶联剂用于各原料之间的粘结,抗菌液应用到抗菌剂的原料中,能够进一步加强抗菌的作用。
9.作为优选: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饭石55-75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25-35份、醋酸溶液50-70份、氧化锌17-22份、氧化银17-22份、硅烷偶联剂3-5份、抗菌液15-20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麦饭石、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醋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银、硅烷偶联剂、抗菌液的重量配比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
11.作为优选:所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和麦饭石的重量配比为1:(2-4)。
12.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添加量过少,不能起到较优的抗菌作用;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添加量过多,会引起自身团聚,导致在麦饭石上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在抗菌剂中分散不均匀,影响抗菌性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稀土甲壳素复合物与麦饭石的重量配比在上述范围时,能够使抗菌剂表现出较优的抗菌性能,从而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
13.作为优选:所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甲壳素放入醋酸溶液中,混匀,加入硫酸铈,混匀,再加入甲醇溶液回流,过滤,洗涤固体物,烘干固体物,得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
14.进一步的,所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甲壳素放入质量分数为60-80%的醋酸溶液中,搅拌5-10min,加入硫酸铈,搅拌5-10min,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0-90%的甲醇溶液回流2-3h后,过滤,用水洗涤固体物3-5次,将固体物放在60-70℃的温度下干燥30-40min,得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其中,每1kg甲壳素中醋酸溶液、甲醇溶液的添加量分别为4-6l、2-4l。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甲壳素溶解在醋酸溶液中,使甲壳素分散均匀,再加入硫酸铈,经过回流、过滤、洗涤后,制成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利用上述原料对稀土甲壳素复合物进行制备,便于原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便于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16.作为优选:所述硫酸铈与甲壳素的重量配比为1:(4-6)。
17.硫酸铈的添加量过少,会使铈离子较少,与甲壳素复配后,起不到较优的协同作用,不能使聚乙烯薄膜达到较优的抗菌性能;硫酸铈的添加量过多,可能会全部吸附在甲壳素上,对甲壳素进行包覆,影响甲壳素对细菌的吸附,导致甲壳素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达不到较优的抗菌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硫酸铈与甲壳素的重量配比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更好的发挥抗菌作用,便于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
18.作为优选:所述麦饭石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麦饭石放入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抽滤,洗涤固体物,烘干,然后放在450-550℃的温度下静置,再冷却,得到预处理后的麦饭石。
19.进一步的,所述麦饭石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麦饭石放入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中,搅拌1.5-2.5h,抽滤,用水洗涤固体物3-5次,放在100-110℃的温度下干燥30-40min,然后将固体物放在450-550℃的温度下静置2-4h,再冷却至22
±
4℃,得到预处理后的麦饭石,其中,每1kg麦饭石中加入盐酸溶液的重量为9-11l。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用盐酸溶液对麦饭石进行处理,能够去除麦饭石自
身的杂质,增大麦饭石的空隙和比表面积,然后对酸处理过的麦饭石进行热改性处理,使麦饭石结构更加疏松,进一步增大麦饭石的比表面积,增大对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吸附能力,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分散的更加均匀,更好的发挥抗菌作用。
21.作为优选:所述抗菌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粉碎放入水中,混匀,煮沸,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抗菌液。
22.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放入水中,搅拌15-25min,煮沸20-30min,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抗菌液,其中,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的重量配比为1:1:1:1,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总的添加量为水的25-50wt%。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为天然抗菌植物,也均为中草药,将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放入水中煮沸,能够使中草药中的抗菌成分进入水中,经过滤后得到抗菌液,最后抗菌颗粒在抗菌液中浸泡后,制得抗菌剂,从而进一步增强抗菌剂的抗菌作用。
24.作为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硅烷偶联剂进一步限定,便于更好的提高抗菌性。
2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麦饭石粉碎过筛,得到麦饭石粉;s2:将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加入醋酸溶液中,混匀,加入麦饭石粉,混匀,过滤,洗涤固体物,烘干固体物,得到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s3:将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氧化锌、氧化银、硅烷偶联剂混合,离心,取出沉淀物,切粒,得到抗菌颗粒;s4:将抗菌颗粒加入抗菌液中,混匀,静置,然后取出抗菌颗粒,洗涤,烘干,得到抗菌剂。
27.进一步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麦饭石粉碎过50目筛,得到麦饭石粉;s2:将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加入质量分数为60-80%的醋酸溶液中,搅拌20-30min,加入麦饭石粉,搅拌10-15min,过滤,用水洗涤固体物3-5次,然后将固体物放在40-60℃的温度下干燥2-3h,得到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s3:将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氧化锌、氧化银、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离心10-15min,取出沉淀物,切粒,得到抗菌颗粒;s4:将抗菌颗粒加入抗菌液中,搅拌15-25min,静置4-6h,然后取出抗菌颗粒,用水洗涤3-5次,放在130-150℃的温度下干燥20-30min,得到抗菌剂。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麦饭石粉碎过筛,然后将麦饭石粉与稀土甲壳素复合物进行混合,制得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更好的负载在麦饭石粉上,并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得抗菌颗粒,最后用抗菌液浸泡抗菌颗粒,烘干后得到抗菌剂,进一步增强抗菌作用。
29.另外,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聚乙烯薄膜,其添加有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所述抗菌剂的添加量为聚乙烯的3-5wt%。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抗菌剂加入聚乙烯薄膜的原料中,能够增强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由于本技术中采用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稀土物质和甲壳素分别具有抗菌作用,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抗菌性能,可使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达到89.5%,防霉等级达到0级。
32.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天然中草药制作抗菌液,且将抗菌颗粒放入抗菌液中进行浸泡,经洗涤烘干后制得抗菌剂,进一步增强了抗菌剂的抗菌作用,可使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达到89.5%,防霉等级达到0级。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中的如下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均为使本技术的各原料得以公开充分,不应当理解为对原料的来源产生限制作用。
35.麦饭石的平均粒径为5-10mm,且选自灵寿县佳玉矿产品有限公司;甲壳素选自山东正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硫酸铈选自山东德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且选自南京辰工有机硅材料公司;金银花选自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蒲公英选自亳州市亿弘堂药业有限公司;马齿苋选自安徽省刘晴药业有限公司;连翘选自亳州市佰林堂药业有限公司;聚乙烯分子量为900万,且选自苏州夏悠塑化有限公司。
36.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4kg甲壳素放入20l质量分数为70%的醋酸溶液中,搅拌8min,加入1kg硫酸铈,搅拌7min,再加入12l质量分数为85%的甲醇溶液回流2.5h后,过滤,用水洗涤固体物5次,将固体物放在65℃的温度下干燥35min,得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
37.制备例2一种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其和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甲壳素的添加量为5kg,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
38.制备例3一种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其和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甲壳素的添加量为6kg,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
39.制备例4一种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其和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用硫酸镧等量替换硫酸铈,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
40.制备例5一种抗菌液,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2kg金银花、2kg蒲公英、2kg马齿苋、2kg连翘放入22l水中,搅拌20min,煮沸
25min,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抗菌液。实施例
41.实施例1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42.其中,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制备例1制备得到,抗菌液采用制备例5制备得到。
43.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包括如下步骤:s1:将麦饭石粉碎过50目筛,得到麦饭石粉;s2:将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醋酸溶液中,搅拌25min,加入麦饭石粉,搅拌12min,过滤,用水洗涤固体物4次,然后将固体物放在50℃的温度下干燥2.5h,得到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s3:将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氧化锌、氧化银、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离心12min,取出沉淀物,切粒,得到抗菌颗粒;s4:将抗菌颗粒加入抗菌液中,搅拌20min,静置5h,然后取出抗菌颗粒,用水洗涤4次,放在140℃的温度下干燥25min,得到抗菌剂。
44.实施例2-5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45.表1实施例1-5抗菌剂中各原料掺量(单位:kg)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麦饭石5055607580稀土甲壳素复合物2527.53037.540醋酸溶液5050505050氧化锌1515151515氧化银1515151515硅烷偶联剂22222抗菌液1010101010实施例6-9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2所示。
46.表2实施例6-9抗菌剂中各原料掺量(单位:kg)9抗菌剂中各原料掺量(单位:kg)实施例10-13
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见表3所示。
47.表3实施例10-13抗菌剂中各原料掺量(单位:kg)原料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麦饭石60606060稀土甲壳素复合物24242424醋酸溶液60707580氧化锌17202225氧化银17202225硅烷偶联剂3456抗菌液15182025实施例14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3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制备例2制备得到。
48.实施例15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3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制备例3制备得到。
49.实施例16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3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制备例4制备得到。
50.实施例17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4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麦饭石在使用之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麦饭石放入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中,搅拌2h,抽滤,用水洗涤固体物4次,放在105℃的温度下干燥35min,然后将固体物放在500℃的温度下静置3h,再冷却至26℃,得到预处理后的麦饭石,其中,每1kg麦饭石中加入盐酸溶液的重量为10l。
51.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硫酸铈替换稀土甲壳素复合物。
52.对比例2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用等量的甲壳素替换稀土甲壳素复合物。
53.对比例3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未添加稀土甲壳素复合物。
54.对比例4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未添加麦饭石。
55.对比例5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抗菌剂的原料中未添加抗菌液。
56.应用例应用例1一种聚乙烯薄膜,其原料组成为:100kg聚乙烯、4kg实施例1制备的抗菌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聚乙烯和抗菌剂混合,搅拌20min,在120℃的温度下熔融,然后吹塑成厚度为0.01mm的薄膜,冷却至25℃,得到聚乙烯薄膜。
57.应用例2-17应用例2-17的聚乙烯薄膜与应用例1的原料掺量相同,区别在于:抗菌剂分别选自实施例2-17。
58.应用对比例1-5应用对比例1-5的聚乙烯薄膜与应用例1的原料掺量相同,区别在于:抗菌剂分别选自对比例1-5。
59.性能检测试验对应用例1-17和应用对比例1-5的聚乙烯薄膜进行下述性能检测: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依据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对聚乙烯薄膜进行抗菌性能的检测,大肠杆菌的原始菌落总数为1.85
×
106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始菌落总数为1.90
×
106cfu/g,白色链球菌原始菌落总数为1.85
×
106cfu/g,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60.防霉性能:依据gb/t24128-2009《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对聚乙烯薄膜进行防霉性能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61.拉伸强度:依据gb/t1040.4-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对聚乙烯薄膜进行拉伸强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62.断裂伸长率:依据q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对聚乙烯薄膜进行断裂伸长率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表4检测结果
表5检测结果项目防霉等级(级)拉伸强度(n/mm)断裂伸长率(%)应用例1027.1856应用例2027.2853应用例3027.2854应用例4027.2854应用例5027.3853应用例6027.2855应用例7027.3854
应用例8027.2856应用例9027.3855应用例10027.2854应用例11027.3856应用例12027.3855应用例13027.2854应用例14027.2855应用例15027.2856应用例16027.3854应用例17027.3856应用对比例1227.2855应用对比例2227.2854应用对比例3327.1856应用对比例4127.1855应用对比例5427.2854
63.结合应用例1-17和应用对比例1-5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在保持聚乙烯薄膜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情况下,还提高了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其中,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0.1-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8.4-99.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70.1-89.5%,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1-27.3n/mm,断裂伸长率为853-856%。
64.结合应用例1和应用对比例1-3可以看出,应用例1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2.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0.7%,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73.9%,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1n/mm,断裂伸长率为856%,表明抗菌剂的原料中采用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更为合适,通过稀土物质和甲壳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抗菌剂的抗菌作用,从而提高了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
65.结合应用例1和应用对比例4可以看出,应用例1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2.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0.7%,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73.9%,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1n/mm,断裂伸长率为856%,表明将稀土甲壳素负载在麦饭石上更为合适,能够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分散的更加均匀,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
66.结合应用例1和应用对比例5可以看出,应用例1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2.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0.7%,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73.9%,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1n/mm,断裂伸长率为856%,表明抗菌剂的原料中采用抗菌液更为合适,能够使抗菌剂具有防霉的功能,从而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防霉性能。
67.结合应用例1-5可以看出,应用例5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6.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3.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80.2%,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3n/mm,断裂伸长率为853%,优于其他应用例,表明应用例5中的麦饭石和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添加量更为合适,能够使聚乙烯薄膜表现更优的抗菌性能。
68.结合应用例6-9可以看出,应用例8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1%,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抑菌率为96.3%,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85.8%,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2n/mm,断裂伸长率为856%,优于其他应用例,表明应用例8中麦饭石和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重量配比更为合适。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添加量过少,不能起到较优的抗菌作用;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添加量过多,会引起自身团聚,导致在麦饭石上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在抗菌剂中分散不均匀,从而影响抗菌性能,实施例8中的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和麦饭石的重量配比能够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更好的负载在麦饭石上,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菌性能。
69.结合应用例10-13可以看出,除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外的其他原料对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影响不大。
70.结合应用例13和应用例14-16可以看出,应用例14中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6%,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89.7%,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2n/mm,断裂伸长率为855%,优于其他应用例,表明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制备例2制备得到的更为合适,硫酸铈比硫酸镧的抗菌性能更好,能够使聚乙烯薄膜表现出较优的抗菌性能。
71.结合应用例14和应用例17可以看出,应用例17中的的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8%,白色链球菌的抑菌率为90.2%,防霉等级为0级,拉伸强度为27.3n/mm,断裂伸长率为856%,表明麦饭石在使用之前采用盐酸和热处理对其进行预处理更为合适,能够使麦饭石更好的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使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分散的更加均匀,能够使聚乙烯薄膜表现出较优的抗菌性能。
72.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饭石50-80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15-40份、醋酸溶液30-80份、氧化锌15-25份、氧化银15-25份、硅烷偶联剂2-6份、抗菌液1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饭石55-75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25-35份、醋酸溶液50-70份、氧化锌17-22份、氧化银17-22份、硅烷偶联剂3-5份、抗菌液15-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和麦饭石的重量配比为1:(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甲壳素放入醋酸溶液中,混匀,加入硫酸铈,混匀,再加入甲醇溶液回流,过滤,洗涤固体物,烘干固体物,得到稀土甲壳素复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铈与甲壳素的重量配比为1:(4-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饭石在使用前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麦饭石放入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抽滤,洗涤固体物,烘干,然后放在450-550℃的温度下静置,再冷却,得到预处理后的麦饭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连翘粉碎放入水中,混匀,煮沸,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抗菌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麦饭石粉碎过筛,得到麦饭石粉;s2:将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加入醋酸溶液中,混匀,加入麦饭石粉,混匀,过滤,洗涤固体物,烘干固体物,得到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s3:将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氧化锌、氧化银、硅烷偶联剂混合,离心,取出沉淀物,切粒,得到抗菌颗粒;s4:将抗菌颗粒加入抗菌液中,混匀,静置,然后取出抗菌颗粒,洗涤,烘干,得到抗菌剂。10.一种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添加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所述抗菌剂的添加量为聚乙烯的3-5wt%。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塑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饭石50-80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15-40份、醋酸溶液30-80份、氧化锌15-25份、氧化银15-25份、硅烷偶联剂2-6份、抗菌液10-25份;其制备方法为:粉碎麦饭石,将稀土甲壳素复合物加入醋酸溶液中,加入麦饭石粉,混匀,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负载稀土甲壳素复合物的麦饭石粉;再将除抗菌液的其他原料加入,混匀离心,取出沉淀物,切粒得到抗菌颗粒;加入抗菌液,混匀静置,取出抗菌颗粒,洗涤,烘干得到抗菌剂。本申请的抗菌剂,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提高聚乙烯薄膜抗菌性的优点。菌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升 陈炜 刘罡 李玉庆 郭承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集化工助剂(沧州)有限公司 天罡新材料(廊坊)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5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