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风管减振,具体是一种风管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1、为配合中央空调的通风要求,在大楼中往往需要设置一些风管,风管通常采用吊杆吊装在在房顶上。风管在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如在通风过程中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风机工作导致风管发生振动,由于现有的吊杆端部与房顶及风管的连接均为“硬连接”,这种“硬连接”结构很容易将风管的振动传播至楼板,导致在室内产生噪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管减振装置。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管减振装置,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侧端设置有弹性封堵膜,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侧方设置有减振支架,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减振支架包括中心支座,所述中心支座的上下左右四侧均设置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分别与风管本体的上下左右侧相连接,每个所述支杆均包括两个杆体,所述两个杆体之间铰连接,且两个杆体的内侧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封堵膜上设置有空心罩体,所述空心罩体通过传动杆与所述中心支座相连接。
3、优选的,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一v形挡板,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下侧内壁设置有第二v形挡板,所述第一v形挡板与所述第二v形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v形挡板的内角为钝角,所述第二v形挡板的内角为锐角。
4、优选的,所述弹性封堵膜采用高分子弹性模制作。
5、优选的,所述中心支座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6、优选的,所述空心罩体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空心罩体固定在所述弹性封堵膜的中间的外侧端。
7、优选的,所述出风口设置为蜂窝状结构,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风口单元,所述风口单元设置为六边形圆台结构,所述风口单元设置为起点宽,终点窄。
8、优选的,还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杆相连接,所述u形座的封闭端通过连接板和两个螺钉与所述风管本体相连接。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减振装置,能够在减小风管振动的同时,提高风管的送风速度。风管本体在风行进时会产生振动,其末部的振动幅度最大,通过设置的减振支架,一方面能够通过连接件吸收风管本体末部的振动,另一方面与空心罩体配合,将吸收的振动转化为动能带动空心罩体前后运动,连动弹性封堵膜前后移动,增加对于风的推力和吸力,为送风提供加压能量,使风快递流向出风口处,且出风口处的风口单元设置为起点宽,终点窄,通过大风口进、小风口出,实现压缩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加风速,实现强送风的作用。
1.一种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侧端设置有弹性封堵膜,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侧方设置有减振支架,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减振支架包括中心支座,所述中心支座的上下左右四侧均设置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分别与风管本体的上下左右侧相连接,每个所述支杆均包括两个杆体,所述两个杆体之间铰连接,且两个杆体的内侧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封堵膜上设置有空心罩体,所述空心罩体通过传动杆与所述中心支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上侧内壁设置有第一v形挡板,所述风管本体的末部下侧内壁设置有第二v形挡板,所述第一v形挡板与所述第二v形挡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v形挡板的内角为钝角,所述第二v形挡板的内角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膜采用高分子弹性模制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座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罩体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空心罩体固定在所述弹性封堵膜的中间的外侧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为蜂窝状结构,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风口单元,所述风口单元设置为六边形圆台结构,所述风口单元设置为起点宽,终点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杆相连接,所述u形座的封闭端通过连接板和两个螺钉与所述风管本体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