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驱动系统及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功能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喷雾机器作为智能控制技术的潮流发展趋势,使用场景较多,如公共场所消毒、果园的农药喷洒以及食品加工厂的药剂喷洒等,但是,针对较大场景,单个喷雾机器往往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多喷雾机器进行调度控制,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器人的电量以及工作区域的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经常导致多喷雾机器调度效率差,因此,如何针对多喷雾机器进行有效调度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592173b公布了一种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的多个消毒机器人调度系统及方法,包括消毒机器人工作站,消毒机器人和后台调度系统;消毒机器人工作站包括多个充电桩和消毒液补充装置,实现消毒机器人自动充电和自动加液;同一工作站包含多个消毒机器人,每个消毒机器人均包含避障导航系统、喷雾系统和充电装置,可实现不同场景的自主避障,路径规划和自动加液;后台调度系统统计待消毒区域的空间面积和状态信息,收集消毒机器人的状态信息,依据下达的任务信息,调度最优消毒机器人执行任务。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根据各消毒机器人的电量进行充电的调度,单一的确定充电的模式,会导致用户需要机器人进行消毒工作时机器人的数量无法有效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驱动系统及喷雾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消毒机器人充电模式单一,导致用户需要机器人进行消毒工作时机器人的数量无法有效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驱动系统,包括:
3、数据分析单元,用以根据各电量值以及电量损耗参考值确定各目标装置分别为一类装置或二类装置,以及根据电量分布状态确定充电调度指令;
4、调度单元,用以执行所述充电调度指令,包括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或,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5、中央控制单元,用以根据可使用装置状态确定目标确定方式,以及,根据区域喷雾间隔参考值以及可使用装置状态确定喷雾参数调节方式,以及,根据目标待工作区域的生产统一度以及设备生产使用时长确定可控制目标对应的移动间隔;
6、数据储存单元,用以储存历史使用数据,历史使用数据包括目标待工作区域历史喷雾次数以及各历史喷雾工作对应的喷雾时间;
7、显示单元,用以远程显示目标装置的位置以及喷雾参数。
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预设有装置划分策略,包括根据各目标装置的电量值以及电量损耗参考值确定目标装置为一类装置或二类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预设有与不同的电量分布状态单独对应的充电调度指令,充电调度指令包括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或,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10、其中,所述电量分布状态与一类装置的数量相关。
11、进一步地,所述调度单元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12、所述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与所述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为负相关关系;
13、其中,调度单元响应于电量分布状态处于第一预设电量分布状态,所述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与各一类装置当前电量值有关。
14、进一步地,所述调度单元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15、所述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与所述环境扰动系数为正相关关系;
16、其中,调度单元响应于电量分布状态处于第二预设电量分布状态,所述环境扰动系数与目标待工作区域的风速、移动人员数量以及环境温度有关。
17、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可使用装置状态对应设置有不同的目标确定方式,包括根据电量补偿值选择一类装置与二类装置组合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并将未组合成功的一类装置同样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或,将各一类装置均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
18、其中,所述可使用装置状态与一类装置以及二类装置的数量有关。
19、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区域喷雾间隔参考值以及可使用装置状态确定喷雾参数调节方式,包括针对一类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行减小调节,或,针对一类装置的水泵压力进行增大调节并对二类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行减小调节。
20、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目标待工作区域的生产统一度以及设备生产使用时长确定可控制目标对应的待喷雾参考系数;
21、所述待喷雾参考系数与所述移动间隔为正相关关系。
22、进一步地,所述可控制目标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若可移动目标包括一类装置和二类装置,则一类装置的喷射角度以及水泵压力均大于二类装置的喷射角度以及水泵压力。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喷雾驱动系统的喷雾装置,包括:
24、壳体;
25、移动模块,其包括一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以为喷雾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池以及设置于壳体底部并与供电电池相连的滑轮;
26、红外检测模块,其设置于壳体侧壁,用以检测障碍物位置;
27、喷射模块,其位于壳体顶部,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以储存药液的储药箱、设置于壳体顶部用以进行喷雾的喷头以及分别与储药箱以及所述喷头相连的输液管道;
28、通信模块,其与所述移动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以及所述喷射模块相连,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以进行远程通信。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各目标装置的电量值以及电量损耗参考值确定目标装置为一类装置或二类装置,通过电量值以及电量损耗参考值对目标装置的可使用性能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使得装置划分更加准确,并且,针对数据分析单元预设有与不同的电量分布状态单独对应的充电调度指令,通过电量分布状态反映当前全部装置的可使用的能力,从而使得对应选择的充电调度指令更加符合实际工作场景,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喷雾装置的调度使用效率。
30、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调度单元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避免一类装置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从而导致调度效率差的问题,使得充电比例的确定更加准确。
31、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时,考虑到了目标待工作区域的风速、移动人员数量以及环境温度有关对于喷雾装置工作效率的影响,进而对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进行确定,避免一类装置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从而导致调度效率差的问题。
32、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目标待工作区域的生产统一度以及设备生产使用时长确定可控制目标对应的待喷雾参考系数,通过生产统一度以及设备生产使用时长反映目标待工作区域中蚊蝇等害虫的出现概率,进而对应确定待喷雾参考系数,从而使得移动间隔的确定更加准确,其中,移动间隔越小,对于喷雾装置的集中喷雾灭虫效果越好。
33、进一步地,显示单元能够实时检测目标装置的位置以记录目标装置的行走路径,用户能够通过将多个目标装置的喷雾路径进行统一显示以监控判断是否进行目标待工作区域的全覆盖的喷洒。
1.一种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预设有装置划分策略,包括根据各目标装置的电量值以及电量损耗参考值确定目标装置为一类装置或二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预设有与不同的电量分布状态单独对应的充电调度指令,充电调度指令包括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或,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根据一类装置的性能评估参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根据环境扰动系数确定二类装置的充电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可使用装置状态对应设置有不同的目标确定方式,包括根据电量补偿值选择一类装置与二类装置组合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并将未组合成功的一类装置同样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或,将各一类装置均记为一个可控制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区域喷雾间隔参考值以及可使用装置状态确定喷雾参数调节方式,包括针对一类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行减小调节,或,针对一类装置的水泵压力进行增大调节并对二类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行减小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目标待工作区域的生产统一度以及设备生产使用时长确定可控制目标对应的待喷雾参考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目标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若可移动目标包括一类装置和二类装置,则可移动目标中一类装置的喷射角度大于二类装置的喷射角度,一类装置的水泵压力大于二类装置的水泵压力。
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喷雾驱动系统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