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3-02-28  92


1.本发明涉及功能纤维素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再生纤维素膜,具有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
3.以再生纤维素膜为基膜,通过浸涂或刮涂溶剂型涂料等方式进行涂布,制得具备热封、阻隔性能的纤维素膜,能满足非承重、热封强度要求不高于350g/37mm的应用场景。
4.随着禁塑令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推出,跨领域应用的再生纤维素功能膜,成为包装行业需求热点,但原有热封强度使其在很多用途上受限,如不能满足承重包装袋制作、不能替代淋膜热熔胶塑料膜完成纸膜复合包装产品的需求等类似高粘合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纸的粘合强度以及阻隔热封纤维素膜自身粘合强度高,满足使用要求;应用水性乳液涂层,生产过程环境友好。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
8.所述阻隔层由阻隔涂料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括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
9.所述粘合层由粘合涂料形成,所述粘合涂料包括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所述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
10.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阻隔层和粘合层的质量比为77~87:4~8:9~15。
11.优选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含水率为5~6%。
12.优选的,所述阻隔涂料中聚偏二氯乙烯乳液和第一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3。
13.优选的,所述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和第二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
14.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30~60g/m2。
15.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利用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在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对面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分别形成阻隔层和粘合层,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
17.优选的,所述同时双面涂布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气动隔膜泵将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分别泵至第一涂布槽和第二涂布槽内,采用网纹辊涂布对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同时双面涂布。
18.优选的,所述网纹辊涂布的运行车速为70~95m/min;
19.所述阻隔涂料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250目;所述阻隔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3~5g/m2;
20.所述粘合乳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180目;所述粘合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4~7g/m2。
2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所述阻隔层由阻隔涂料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括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所述粘合层由粘合涂料形成,所述粘合涂料包括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所述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同时具有高粘合力和阻隔性,可以直接与纸制品热压合,且与纸制品的粘贴强度以及力学强度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淋膜纸的粘结强度使用要求;阻湿性高、阻氧性高,具有优异的保香、保鲜性和防潮性;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自身粘贴高,能够自身热压合制包装袋,且包装袋的封边强度高,作为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实施例测试结果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定量为40~60g/m2,纵向抗张强度>36n/15mm,纵向伸长率>18%,粘合层跟纸制品粘贴强度>6n/15mm,粘合层的自身粘贴强度>7n/15mm,氧气透过率≤5ml/(m2·
24h),水汽渗透性≤12g/(m2·
24h);阻隔层的表面张力≥42达因,含水率≤5.5wt%。
23.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原料来源广且成本低,适宜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
25.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层由阻隔涂料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括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优选购买于美国苏威。在本发明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的固含量优选为30~45%,更优选为35~40%。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抗粘剂优选包括蜡抗粘剂和二氧化硅粉状抗粘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蜡抗粘剂优选为poligen we-1(巴斯夫蜡乳液);所述第一抗粘剂的粒径优选为100~300nm,更优选为150~200nm。在本发明中,所述水优选包括软化水。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涂料中聚偏二氯乙烯乳液和第一抗粘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00:1~3,更优选为100:1.5~2.5,进一步优选为100:2。
26.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涂料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混合,得到阻隔涂料。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顺序优选为将第一抗粘剂与水预混合,将所得第一抗粘剂液与pvdc乳液混合;所述预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预混合的速度优选为500~1000r/min,更优选为700~800r/min,所述预混合的时间优选为5~15min,更优选为10min,所述预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混合的速度优选为60~120r/min,更优选为80~100r/min,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15~25min,更优选为20min;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优选为2~7μm,更优选为3~6μm,进一步优选为4~5μm。
27.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层由粘合涂料形成,所述粘合涂料包括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所述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抗粘剂的可选种类和粒径优选与所述第一抗粘剂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优选为帝斯曼水性丙烯酸乳液。在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的固含量优选为30~45%,更优选为35~40%。在本发明中,所述水优选包括软化水。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和第二抗粘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00:0.5~1.5,更优选为100:0.8~1.2,进一步优选为100:1。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涂料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烯酸酯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混合,得到粘合涂料。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顺序优选为将第二抗粘剂与水预混合,将所得第二抗粘剂液与丙烯酸酯乳液混合;所述预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预混合的速度速度优选为500~1000r/min,更优选为700~800r/min,所述预混合的时间优选为5~15min,更优选为10min,所述预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混合的速度优选为60~120r/min,更优选为80~100r/min,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15~25min,更优选为20min;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室温。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4~7μm,更优选为4.5~6.5μm,进一步优选为5~6μm。
28.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优选为30~60g/m2,更优选为35~55g/m2,进一步优选为40~50g/m2;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厚度优选为20~40μm,更优选为27~35μm。
29.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中再生纤维素基膜、阻隔层和粘合层的质量比优选为77~87:4~8:9~15,更优选为80~85:5~7:10~14,进一步优选为82~83:6~6.5:12~13。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含水率优选为5~6%,更优选为5.2~5.8%,进一步优选为5.4~5.5%。
30.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利用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在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对面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分别形成阻隔层和粘合层,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
32.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33.本发明对于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即可,具体如二硫化碳粘胶法、文献(贾向娟.nmmo/h2o溶液法制备高吸附再生纤维素材料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中公开的再生纤维素膜制备方法或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中国科学院与山东恒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通过离子液体直接溶解纤维素并进行再生纤维素膜生产方法。
[0034]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纤维素优选采用二硫化碳粘胶法生产,具体步骤如下:将纤维素原料进行碱化后黄化,得到纤维素黄酸酯即粘胶原液;将所述粘胶原液进行喷膜,然后置于酸凝固再生浴中进行酸凝固再生,得到再生纤维素膜。在本发明中,所述纤维原料优选包括棉浆粕、针叶或阔叶木浆粕。在本发明中,所述碱化用碱液,所述碱液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液的浓度优选为17.5~18.5wt%,更优选为18wt%;所述碱化的温度优选为45~65℃,更优选为50~60℃,所述碱化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更优选为15~25min;所述碱化过程中纤维素与氢氧化钠生成碱纤维素。在本发明中,所述黄化用黄化试剂优选为cs2;所述碱纤维素与黄化试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0.25~0.32(以20℃下的
用量为准),更优选为1:0.3;所述黄化的初始温度优选为20~30℃,更优选为25℃;所述黄化的时间优选30~60min,更优选为40~5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酸凝固再生浴优选包括稀硫酸或稀硫酸-硫酸钠混合溶液;所述稀硫酸的浓度优选为10~18wt%,更优选为12~15wt%,所述稀硫酸-硫酸钠混合溶液中,稀硫酸的浓度(即h2so4/h2o)优选为10~18wt%,更优选为12~15wt%,硫酸钠的浓度优选230~260g/l,更优选为245~255g/l。在本发明中,所述纤维粘胶原液优选通过喷缝式成型器进入酸凝固再生浴中进行酸凝固再生。
[0035]
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抗粘处理前优选还包括将再生纤维素膜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优选包括:将再生纤维素膜依次进行第一水洗、脱硫、第二水洗、漂白、脱氯和第三水洗,得到湿再生纤维素膜。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水洗、第二水洗和第三水洗的次数独立地优选为1~6次,更优选为2~4次。在本发明中,所述脱硫优选利用碱液进行,所述碱液的浓度优选为1.5~3.5g/l,更优选为2~3g/l;所述碱液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漂白用漂白剂优选包括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或臭氧,更优选为次氯酸钠,浓度优选为1~4g/l,更优选为1.5~2.5g/l。在本发明中,所述脱氯优选包括软化水洗涤。
[0036]
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剂-抗粘剂水分散液包括软化剂、抗粘剂和水;所述软化剂优选包括多元醇,更优选包括三甘醇或甘油;所述抗粘剂优选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抗粘剂的粒径优选为5~600nm,更优选为80~100nm。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剂与抗粘剂的质量比优选为30~50:1.5~5,更优选为35~45:2~4.5,进一步优选为40~45:3~4。在本发明中,所述水优选为软化水。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剂-抗粘剂水分散液中软化剂的浓度优选为30~50g/l,更优选为35~45g/l,进一步优选为40~45g/l。本发明对于所述软化剂-抗粘剂水分散液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定,能够将所述湿再生纤维素膜浸没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抗粘处理的温度优选为30~70℃,更优选为45~55℃;所述软化抗粘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0~20s,更优选为12~16s。
[0037]
所述软化抗粘处理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软化抗粘处理后的再生纤维素膜进行干燥和收卷,得到再生纤维素基膜。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20~14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20~80s,更优选为40~50s。本发明对于所述收卷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收卷操作即可。
[0038]
得到再生纤维素基膜后,本发明利用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在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对面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分别形成阻隔层和粘合层,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
[0039]
在本发明中,所述同时双面涂布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气动隔膜泵将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分别泵至第一涂布槽和第二涂布槽内,采用网纹辊涂布对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在本发明中,所述网纹辊涂布的运行车速优选为70~95m/min,更优选为75~90m/min,进一步优选为80~85m/min。在本发明中,所述阻隔涂料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优选为100~250目,更优选为150~200目;所述阻隔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优选为3~5g/m2,更优选为3.5~4.5g/m2,进一步优选为4g/m2。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涂料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优选为100~180目,更优选为130~150目;所述粘合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优选为4~7g/m2,更优选为4.5~6.5g/m2,进一步优选为5~6g/m2。
[0040]
所述同时双面涂布完成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所得湿阻隔热封纤维素膜进行干燥后冷却收卷,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包括依次进行预干燥和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干燥优选包括红外线干燥;所述预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0~80℃,
更优选为70℃,所述预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2~1.8s,更优选为1.4~1.5s。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0~120℃,更优选为85~120℃。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包括卧式干燥;所述卧式干燥分为八区,依次记为一区~八区。在本发明中,所述一区的温度优选为85~95℃,更优选为90℃,所述一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二区的的温度优选为95~105℃,更优选为100℃,所述二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三区的的温度优选为105~115℃,更优选为110℃,所述三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四区的的温度优选为105~120℃,更优选为110~115℃,所述四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五区的的温度优选为95~105℃,更优选为100℃,所述五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六区的温度优选为85~100℃,更优选为90~95℃,所述六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七区的温度优选为80~98℃,更优选为90~95℃,所述七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八区的温度优选为85~95℃,更优选为88~93℃,所述八区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7~3.2s,更优选为2.8~3.0s。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过程中,湿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阻隔热封面在下,所述粘合层面在上。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过程中,由于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面涂布的乳液性质及干态涂布量不同,再生纤维素基膜干燥过程中会向一面卷曲,导致涂布过程无法正常进行,本发明采用预干燥和卧式干燥方式,通过控制八区的温度及车速,使得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双面应力达到平衡,收卷平整。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收卷的冷却贴合辊温度优选20~25℃,更优选为22~23℃。
[0041]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可以直接与纸制品热压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淋膜纸粘合强度使用要求;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阻湿阻氧性高,具有良好的的保香、保鲜性和防潮性;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还可以自身热压合,制袋封边强度高,作为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4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3]
实施例1
[0044]
(1)将质量比为1:3的棉浆泊和木浆粕混合均匀,将所得混合浆泊与浓度为17.5wt%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2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45℃条件下碱化30min,将所得成碱纤维素与cs2按照质量比为1:0.28的比例混合均匀,在20℃条件下黄化60min,得到纤维粘胶原液;将所述纤维粘胶原液通过喷缝式成型器进入稀硫酸(浓度为12wt%)中,在50℃条件下进行酸凝固,得到再生纤维素。将所述再生纤维素依次进行水洗、在80℃、浓度为1.5g/l的碱液中脱硫,水洗,在ph值为9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漂白,在室温条件下置于软化水中脱氯,水洗,然后置于浸入软化浴槽子中,在三甘醇-纳米级二氧化硅水分散液中50℃条件下软化处理8s,然后在130℃条件下干燥,调湿收卷,得到含水率为6.0%、定量为30g/m2的再生纤维素基膜;其中,三甘醇-纳米级二氧化硅水分散液中三甘醇的浓度为30g/l,纳
米级二氧化硅的粒径为80nm,浓度为1.5g/l。
[0045]
(2)将软化水与蜡抗粘剂(巴斯夫蜡乳液,poligenwe-1)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在10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将所得蜡抗粘剂液与帝斯曼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在2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粘合涂料,在200r/min条件下储存备用;其中,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0.5,粘合涂料的固含量为42%,搅拌均匀后按照200r/min速度搅拌储存、备用。
[0046]
(3)将软化水与蜡抗粘剂(巴斯夫蜡乳液,poligenwe-1)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在在10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将所得蜡抗粘剂液与pvdc乳液(购买于美国苏威)与抗粘剂在2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阻隔涂料,在200r/min条件下储存备用,其中,阻隔涂料中pvdc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5,阻隔涂料的固含量为40%。
[0047]
(4)同时双面涂布:利用气动隔膜泵将所述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分别泵至第一涂布槽和第二涂布槽内,采用网纹辊涂布对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得到湿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中,运行车速为90m/min,阻隔涂料的涂布所用涂布网纹辊目数为250目,干态涂布量2.5g/m2;粘合涂料的涂布所用网纹辊目数为150目,干态涂布量6g/m2。
[0048]
(5)将所述湿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60℃条件下红外线干燥1.3s,然后置于烘道中,采用热风加热的卧式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在冷却贴合辊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冷却收卷,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
[0049]
其中,卧式干燥条件如表1所示:
[0050]
表1干燥条件
[005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温度/℃90100110110105959088时间/s2.72.72.72.82.82.82.72.7
[0052]
根据gb/t24695-2009测试方法,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性能测试结果:定量为40g/m2;纵向抗张强度为36.85n/15mm;纵向伸长率为18.36%;粘合层跟纸制品粘贴强度为6.58n/15mm;粘合层自身粘贴强度为7.3n/15mm;氧气透过率为5ml/(m2·
24h);水汽渗透性为12g/(m2·
24h);阻隔层的表面张力为42达因;含水率为5.2wt%。
[0053]
实施例2
[005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55]
步骤(1)中,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40g/m2,三甘醇的浓度为40g/l,纳米级二氧化硅的浓度为3g/l;
[0056]
步骤(2)中,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粘合涂料的固含量为42%;
[0057]
步骤(3)中,阻隔涂料中pvdc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阻隔涂料的固含量为40%;
[0058]
步骤(4)中,运行车速为80m/min,阻隔涂料的涂布所用涂布网纹辊目数为200目,干态涂布量3g/m2;粘合涂料的涂布所用网纹辊目数为100目,干态涂布量6.5g/m2;
[0059]
步骤(5)中,红外线干燥的温度为70℃,时间为1.5s;冷却贴合辊温度为23℃。
[0060]
根据gb/t24695-2009测试方法,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性能测试结果:定量为50g/m2;纵向抗张强度为52.63n/15mm;纵向伸长率为22.34%;粘合层跟纸制品粘贴强度为
7.21n/15mm;粘合层自身粘贴强度为7.8n/15mm;氧气透过率为3.8ml/(m2·
24h);水汽渗透性为9g/(m2·
24h);阻隔层的表面张力为42达因;含水率为5.5wt%。
[0061]
实施例3
[006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63]
步骤(1)中,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50g/m2,三甘醇的浓度为50g/l,纳米级二氧化硅的浓度为5g/l;
[0064]
步骤(2)中,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5,粘合涂料的固含量为42%;
[0065]
步骤(3)中,阻隔涂料中pvdc乳液与蜡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2,阻隔涂料的固含量为40%;
[0066]
步骤(4)中,运行车速为75m/min,阻隔涂料的涂布所用涂布网纹辊目数为150目,干态涂布量4g/m2;粘合涂料的涂布所用网纹辊目数为50目,干态涂布量6g/m2;
[0067]
步骤(5)中,红外线干燥的温度为70℃,时间为1.6s;冷却贴合辊温度为25℃;卧式干燥的条件如表2所示:
[0068]
表2卧式干燥条件
[0069]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温度/℃951051151201101009593时间/s3.23.23.23.33.33.33.23.2
[0070]
根据gb/t24695-2009测试方法,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性能测试结果:定量为60g/m2;纵向抗张强度为73.26n/15mm;纵向伸长率为43.65%;粘合层跟纸制品粘贴强度为7.83n/15mm;粘合层自身粘贴强度为8.31n/15mm;氧气透过率为2.8ml/(m2·
24h);水汽渗透性为7g/(m2·
24h);阻隔层的表面张力为42达因;含水率为5.4wt%。
[0071]
对比例1
[0072]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73]
步骤(1)中,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50g/m2,三甘醇的浓度为50g/l,纳米级二氧化硅的浓度为5g/l;
[0074]
步骤(2)中粘合涂料替换为步骤(3)中的阻隔涂料;
[0075]
步骤(4)中,双面涂布阻隔涂料,所用涂布网纹辊目数为200目,两面的干态涂布量均为2.5g/m2;
[0076]
步骤(5)中,红外线干燥的温度为80℃,时间为1.6s。
[0077]
根据gb/t24695-2009测试方法,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性能测试结果:定量为60g/m2;纵向抗张强度为70.26n/15mm;纵向伸长率为41.65%;粘合层跟纸制品粘贴强度为0n/15mm;阻隔层自身粘贴强度为1.9n/15mm;氧气透过率为6ml/(m2·
24h);水汽渗透性为25g/(m2·
24h);两层阻隔层的表面张力均42达因;含水率为5.4wt%。
[0078]
通过比较实施例3和对比例1可知,对比本发明技术,对比例1制备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纸制品粘贴强度以及自身粘贴强度都没有达到淋膜纸复合制品的要求,不适合特殊应用场景使用。
[007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所述阻隔层由阻隔涂料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括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所述粘合层由粘合涂料形成,所述粘合涂料包括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所述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阻隔层和粘合层的质量比为77~87:4~8:9~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含水率为5~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涂料中聚偏二氯乙烯乳液和第一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和第二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30~60g/m2。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在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对面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分别形成阻隔层和粘合层,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双面涂布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气动隔膜泵将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分别泵至第一涂布槽和第二涂布槽内,采用网纹辊对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同时双面涂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涂布的运行车速为70~95m/min;所述阻隔涂料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250目;所述阻隔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3~5g/m2;所述粘合乳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180目;所述粘合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4~7g/m2。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功能纤维素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阻隔层由阻隔涂料(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形成,粘合层由粘合涂料(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形成。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具有高粘合力和阻隔性,可直接与纸制品热压合,且与纸制品的粘贴强度高,达到淋膜纸的粘结强度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阻湿性高、阻氧性高,具有优异的保香、保鲜性和防潮性;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自身热封强度高,能够自身热压合制成包装袋,且包装袋的封边强度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璇 王新 邱金江 王超 江修才 李萌 陈玉苹 石拓 刘敏 李连波 刘法光 姚瑞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4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