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2.据调查统计,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5亿吨/年,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年增长率在8%左右。由于垃圾产量的快速增长,给人民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带来危害。
3.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仅占垃圾生存总量的45%,有近一半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处理而随意堆置,从而造成细菌繁衍,老鼠横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同时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3hm2,远远低于世界人均0.31hm2的水平,可全国由于未及时处理而发生堆积的垃圾达60亿吨,占用土地约为50万hm2,堆积的垃圾在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对土壤产生污染,有资料表明,一节一号电池可使1m2的土地失去其使用价值;而在水资源方面,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困水国之一,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而历年堆放垃圾中的重金属以及在垃圾腐烂过程中产生的病原微生物,使一些城市的水源遭到污染。
4.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结构的改变,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中供应热合煤气的广泛应用,使垃圾成分中煤灰的比例大为减少,而食物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大,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50%,并成上升趋势。在上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为1.3万吨,其中70%为生活垃圾,每年处理的总量约为300万吨。在北京,每天产生的剩饭、剩菜就达1600吨,每月回收馒头约为20吨左右,相当于140人一年的口粮,而春节期间至少增长50%以上,在我国,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技术,但填埋技术在耗费大量财力的同时容易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填埋技术在耗费大量财力的同时容易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
8.包括处理箱以及设置在处理箱内的破碎装置、输送装置、脱水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
9.所述处理箱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上方设置有连通外部大气与空腔的进料口,所述破碎装置设置在处理箱进料口的下方,且破碎装置的进料口与处理箱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脱水装置设置在破碎装置下方,且脱水装置的进料口与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一侧,且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输送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生化处理
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一侧,且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料口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下方,且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脱水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10.所述破碎装置用于将厨余垃圾粉碎,增加物料表面积,在生化处理装置内与酶制剂充分接触,实现快速生物降解,脱水装置用于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脱水处理,使得厨余垃圾达到酶制剂要求的湿度要求,输送装置用于将脱水后的厨余垃圾输送到生化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用于对脱水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生物酶降解处理,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对脱水装置处理产生的液体进行处理,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破碎装置、冲洗装置、输送装置、脱水装置、生化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整个过程实现微生物生化处理实现数字化智能控制。
11.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三个处理仓以及设置在每个处理仓内的搅拌组件、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12.第一个所述处理仓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处理仓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第三个处理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第三个处理仓出料口与外部大气连通;
13.所述处理仓的下端为空心半圆柱体;三个所述处理仓的空心半圆柱体的直径从左往右依次增大;
14.第一个所述处理仓与第二个处理仓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料缺口,所述第一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一个所述处理仓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一个所述处理仓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第二个所述处理仓与第三个处理仓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料缺口,所述第二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二个所述处理仓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二个所述处理仓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
15.第一过料缺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料缺口的位置;
16.所述搅拌组件转动轴线的高度大于等于空心半圆柱体轴线的高度,小于贯通棱柱的高度。
1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搅拌架;
18.所述搅拌架安装在处理仓内,搅拌架的旋转轴线的高度大于等于空心半圆柱体轴线的高度,且小于贯通棱柱的高度,搅拌架一端穿过所述处理仓后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处理仓的外壁上;
19.所述搅拌架的最大直径与空心半圆柱体的直径相适配。
20.进一步地,所述破碎装置包括接料漏斗、破碎箱、两个破碎齿以及第一动力件;
21.所述破碎箱上下贯通,且上端与接料漏斗的下端连通,接料漏斗位于处理箱的进料口下方;脱水装置的进料口位于破碎箱的下端;
22.两个所述破碎齿啮合安装在所述破碎箱内,且两端贯穿所述破碎箱后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破碎齿旋转。
23.进一步地,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接料箱、过滤箱、出料箱、第一绞龙、固定杆、过滤筒、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绞龙旋转的第二动力件;
24.所述接料箱、过滤箱、出料箱依次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上,接料箱与过滤箱的连接处、过滤箱与出料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贯穿孔;
25.所述过滤筒安装在所述过滤箱内,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出料箱内,所述弹性件
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部,弹性件远离贯穿孔一端安装在出料箱上,靠近贯穿孔一端的弹性件沿所述固定杆滑动;
26.所述第一绞龙一端穿过接料箱后,与第二动力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贯穿孔后,与固定杆同轴连接,所述过滤筒套设在第一绞龙外部;
27.所述接料箱上端开口设置且位于破碎箱下方,所述过滤箱下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液口上方,所述出料箱下端开口设置,且位于输送装置的进料口上端。
28.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进料斗、第二绞龙、壳体以及安装在处理箱上的第三动力件;
29.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处理箱内,所述第二绞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后与所述第三动力件连接,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斗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进料口处,且位于出料箱的下端,所述壳体的出料口与第一个所述处理仓的进料口连通;
30.所述壳体的内径与绞龙的最大直径相适配。
31.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箱、进料格栅以及设置在污水箱内部的两个固定板和多个第一缓流板与多个第二缓流板;
32.所述污水箱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料格栅安装在所述进液口处,且位于过滤箱下端;右侧的固定板安装在污水箱内部上表面,左侧的固定板安装在污水箱内部的下表面,两个固定板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右侧的固定板下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的固定板上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右侧固定板与污水箱的右侧壁、两个固定板、以及左侧固定板与污水箱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
33.多个第一缓流板与多个第二缓流板均安装在污水箱上,且位于左侧固定板的左侧,多个第一缓流板与多个第二缓流板相互平行且从右向左依次交错设置,其缓流面朝向右侧,第一缓流板下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左侧固定板上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缓流板下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固定板上端与污水箱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34.所述污水箱任一侧面上端设置有出油口、下端侧面设置有出水口,且同一侧面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的最上端位于出油口与出水口之间,进料格栅为上下贯通的方盒,第一缓流板与第二缓流板为斜向排布的隔板,实现对污水降低流速,加长水流行程。
35.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固体餐厨垃圾中的盐含量,还包括设置在处理箱内的冲洗装置;
36.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水管、水泵以及设置在水管上的至少一个喷头;
37.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污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水管一端连通,水管另一端封堵,所述喷头设置在接料漏斗上方。
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件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绞龙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接料箱外部;
39.所述第一动力件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动皮带以及两个传动齿轮;第一皮带轮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同轴安装在任一破碎齿上,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递动力,两个传动齿轮分别同轴安装在两个破碎齿上,
且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4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以及推送板;
41.所述推送板与弹簧从左往右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部,弹簧靠近贯穿孔一端与推送板连接,远离贯穿孔一端与出料箱内壁连接;
42.当弹簧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推送板与出料箱的左侧面贴合。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4.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破碎装置、输送装置、脱水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将食物垃圾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用来焚烧发电,可有效的缓解能源危机,具有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5.2、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将三个不同大小处理仓设置为不同的温湿度条件,在不同仓内添加不同量,不同数量的微生物酶制剂,通过监控各仓内温湿度的变化及重量的变化,调整各仓内换风次数,实现让微生物在高效情况下对餐厨垃圾进行微生物降解,同时过程中产生的酶制剂释放大量热量,为微生物的生化过程提供不同的能量,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降解。
46.3、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冲洗装置,实现对厨余垃圾的冲洗,使得产出的有机物质含盐量较低。
47.4、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弹性件,在第一绞龙推进过程中挤压去掉餐厨垃圾中的水分。
48.5、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生化处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仍然留在处理箱内,可以实现热量的二次利用,无需二次增加辅热装置。
附图说明
4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破碎装置、输送装置、脱水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5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化处理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5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破碎装置与脱水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5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破碎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5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5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58.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59.图中,1、破碎装置;11、接料漏斗;12、破碎箱;13、破碎齿;14、第一动力件;141、第一皮带轮;142、第二皮带轮;143、传动齿轮;2、输送装置;21、第一进料斗;22、第二绞龙;23、壳体;24、第三动力件;3、脱水装置;31、接料箱;32、过滤箱;33、出料箱;34、第一绞龙;35、固定杆;36、过滤筒;37、弹性件;371、推送板;372、弹簧;38、第二动力件;4、生化处理装置;41、处理仓;42、搅拌组件;421、第一电机;422、搅拌架;5、污水处理装置;51、污水箱;52、进料格栅;53、固定板;54、第一缓流板;55、第二缓流板;6、冲洗装置;61、水管;62、水泵;7、处理箱。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6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处理箱7以及设置在处理箱7内的破碎装置1、输送装置2、脱水装置3、生化处理装置4、污水处理装置5以及控制系统;
62.处理箱7设置有进料口。
63.各部件的具体功能如下:
64.破碎装置1用于将厨余垃圾粉碎,增加物料表面积,在生化处理装置4内与酶制剂充分接触,快速实现生物降解,脱水装置3用于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脱水处理,使得厨余垃圾达到酶制剂的湿度要求,输送装置2用于将脱水后的厨余垃圾输送到生化处理装置4,生化处理装置4用于对脱水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生物酶降解处理,污水处理装置5用于对脱水装置3处理产生的液体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冲洗装置6用于对厨余垃圾进行冲洗,降低厨余垃圾内的含盐量,控制系统控制破碎装置1、冲洗装置6、输送装置2、脱水装置3、生化处理装置4、污水处理装置5运行,整个过程实现微生物生化处理实现数字化智能控制。
65.各装置的具体组成以及连接方式如下:
66.如图9与图10所示,污水处理装置5包括污水箱51、进料格栅52以及设置在污水箱51内部的两个固定板53和两个第一缓流板54与两个第二缓流板55。
67.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68.污水箱51上端设置有进液口,进料格栅52安装在进液口处,两个固定板53平行且交错安装在污水箱51内部,左侧的固定板53安装在污水箱51内部下表面,右侧的固定板53安装在污水箱51内部上表面,右侧的固定板53下端到污水箱51内部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的固定板53上端到污水箱51内部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两个固定板53在右侧固定板53与污水箱51的右侧壁之间、两个固定板53之间、以及左侧固定板53与污水箱5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
69.两个第一缓流板54与两个第二缓流板55均安装在污水箱51内,且位于左侧的固定板53左侧,两个第一缓流板54与两个第二缓流板55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靠近左侧固定板53的为第一缓流板54,第一缓流板54下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左侧固定板53上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缓流板55下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固定板53上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缓流板54与第二缓流板55的缓流面均朝向固定板53设置。
70.污水箱51任一侧面上端设置有出油口、下端侧面设置有出水口,且同一侧面上设置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的最上端位于出油口与出水口之间;
71.出油口与废油收集设备连通,进行废油的收集,出水口与水收集设备连通,可视窗的作用在于观察污水箱51内的油水分离的情况。
72.如图6所示,脱水装置3包括接料箱31、过滤箱32、出料箱33、第一绞龙34、固定杆35、过滤筒36、弹性件37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绞龙34旋转的第二动力件38;弹性件37包括弹簧372以及推送板371、台阶圆柱以及固定销;
73.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74.接料箱31、过滤箱32、出料箱33从左往右依次连接,且接料箱31与过滤箱32安装在污水箱51上端面,接料箱31上端开口设置,过滤箱32与出料箱33下端开口设置,接料箱31与过滤箱32的连接处,过滤箱32与出料箱33的连接处均设置贯穿孔。
75.过滤筒36安装在过滤箱32内,固定杆35安装在出料箱33内,且固定杆35与过滤筒36同轴,弹簧372一端与推送板37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台阶圆柱,弹簧372、推送板371以及台阶圆柱均套设在固定杆35上,且推送板371设置在靠近过滤板一侧,台阶圆柱与固定杆35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固定杆35的轴线垂直,固定销一端插入通孔内,实现台阶圆柱与固定杆35的固定连接,完成弹簧372的固定,在常态下,推送板371与出料箱33靠近过滤箱32一侧的内壁贴合。
76.第一绞龙34一端穿过接料箱31后,与第二动力件38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贯穿孔后,与固定杆35同轴连接,过滤筒36套设在第一绞龙34外部,通过设置的弹簧372与推送板371,在第一绞龙34推进过程中挤压去掉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实现过滤功能。
77.如图3、图6与图7所示,破碎装置1包括接料漏斗11、破碎箱12、两个破碎齿13以及第一动力件14;
78.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79.破碎箱12上下贯通,上端安装接料漏斗11,下端安装在接料箱31上方,接料漏斗11设置在处理箱7的进料口下方,处理箱7的进料口与接料漏斗11连通,接料漏斗11与破碎箱12连通,破碎箱12与接料箱31连通。
80.两个破碎齿13啮合安装在破碎箱12内,且两端贯穿破碎箱12后与第一动力件14连接。
81.如图8所示,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进料斗21、第二绞龙22、壳体23以及安装在处理箱7上的第三动力件24;
82.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83.壳体23安装在处理箱7内,第二绞龙22设置在壳体23内,且一端穿过壳体23后与第三动力件24连接,壳体23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上端设置有出料口,第一进料斗21安装在壳体23的进料口处,且位于出料箱33的下端,壳体23的出料口与生化处理装置4的进料口连通;
84.壳体23的内径与绞龙的最大直径相适配,第三动力件24为第三电机。
85.如图1、图2、图4与图5所示,生化处理装置4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三个处理仓41以及设置在每个处理仓41内的搅拌组件42、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未示出;搅拌组件42包括第一电机421以及搅拌架422;
86.第一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与第二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料缺口,第一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一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一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第二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与第三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料缺口,第二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二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二个处理仓41下表面下表面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第一过料缺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料缺口的位置,第三个处理仓的缺口处高度小于缺口相对的侧壁的高度;
87.搅拌架422安装在处理仓41内,搅拌架422的旋转轴线的高度大于等于空心半圆柱
体轴心的高度,且小于贯通棱柱的高度,搅拌架422一端穿过处理仓41后与第一电机421连接,第一电机421安装在处理仓41的外壁;
88.搅拌架422的最大直径与空心半圆柱体的直径相同。
89.三个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与水平面的夹角各不相同。
90.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内的含盐量,还设置冲洗装置6;
91.冲洗装置6包括水管61、水泵62以及设置在水管61上的多个喷头,水泵62的进水口与污水箱51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水管61一端连通,水管61另一端封堵或安装有一个喷头,喷头设置在接料漏斗11上方。
92.第三个处理仓41通过第一气管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一个处理仓41与第二个处理仓41上端通过第二气管连通。
93.为了便于控制,以及减少电器设备,第一动力件14与第二动机件采用同一个电机控制,具体如下:
94.第二动力件38为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绞龙34同轴连接,第二电机安装在接料箱31外部;
95.第一动力件14包括第一皮带轮141、第二皮带轮142、传动皮带以及两个传动齿轮143;第一皮带轮141同轴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142同轴安装在任一破碎齿13上,第一皮带轮141与第二皮带轮142通过传动皮带传递动力,两个传动齿轮143分别同轴安装在两个破碎齿13上,且两个传动齿轮143相互啮合。
96.处理仓41在处理过程中,若需要大气,则增加管道与外部大气连通。
97.第一电机421、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9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99.厨余垃圾通过提升组件从外部送入到接料漏斗11内,经过破碎齿13破碎后,进入到脱水装置3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入到污水箱51内进行处理,固体通过输送装置2进入到第一个处理仓41内,在第一个处理仓41内进行快速一次生化后,生化后产生的热量进入第二个处理仓41,在第一个处理仓41内生化一段时间,第一电机421反转,将生化后的产物转至第二个处理仓41内,在第二个处理仓41内对餐厨垃圾进行二次较长时间的生化处理,处理2-4小时后转入第三个处理仓41内,在第三个处理仓41内完成最后的生化处理,之后生化后剩余的残渣由第三个处理仓41设置的出料口排出,整体过程无需外部辅助加热,无废气排出,无水源消耗。
100.其中,处理仓41内放置有酶制剂,酶制剂为超敏蛋白复合酶。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7)以及设置在处理箱(7)内的破碎装置(1)、输送装置(2)、脱水装置(3)、生化处理装置(4)以及污水处理装置(5);所述处理箱(7)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上方设置有连通外部大气与空腔的进料口,所述破碎装置(1)设置在处理箱(7)进料口的下方,且破碎装置(1)的进料口与处理箱(7)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脱水装置(3)设置在破碎装置(1)下方,且脱水装置(3)的进料口与破碎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在脱水装置(3)一侧,且脱水装置(3)的出料口与输送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生化处理装置(4)设置在输送装置(2)一侧,且输送装置(2)的出料口与生化处理装置(4)的进料口连通,生化处理装置(4)的出料口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设置在脱水装置(3)下方,且污水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与脱水装置(3)的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4)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三个处理仓(41)以及设置在每个处理仓(41)内的搅拌组件(42)、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第一个所述处理仓(41)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处理仓(41)的进料口与输送装置(2)的出料口连通,第三个处理仓(4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第三个处理仓(41)出料口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处理仓(41)的下端为空心半圆柱体;三个所述处理仓(41)的空心半圆柱体的直径从左往右依次增大;第一个所述处理仓(41)与第二个处理仓(41)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料缺口,所述第一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一个所述处理仓(41)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一个所述处理仓(41)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第二个所述处理仓(41)与第三个处理仓(41)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料缺口,所述第二过料缺口的底部到第二个所述处理仓(41)的空心半圆柱体底部的高度与第二个所述处理仓(41)空心半圆柱体的半径相同;第一过料缺口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料缺口的位置;所述搅拌组件(42)转动轴线的高度大于等于空心半圆柱体轴线的高度,小于贯通棱柱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2)包括第一电机(421)以及搅拌架(422);所述搅拌架(422)安装在处理仓(41)内,搅拌架(422)的旋转轴线的高度大于等于空心半圆柱体轴线的高度,且小于贯通棱柱的高度,搅拌架(422)一端穿过所述处理仓(41)后与第一电机(42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21)安装在所述处理仓(41)的外壁上;所述搅拌架(422)的最大直径与空心半圆柱体的直径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1)包括接料漏斗(11)、破碎箱(12)、两个破碎齿(13)以及第一动力件(14);所述破碎箱(12)上下贯通,且上端与接料漏斗(11)的下端连通,接料漏斗(11)位于处理箱(7)的进料口下方;脱水装置(3)的进料口位于破碎箱(12)的下端;两个所述破碎齿(13)啮合安装在所述破碎箱(12)内,且两端贯穿所述破碎箱(12)后与
所述第一动力件(14)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14)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破碎齿(13)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3)包括接料箱(31)、过滤箱(32)、出料箱(33)、第一绞龙(34)、固定杆(35)、过滤筒(36)、弹性件(37)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绞龙(34)旋转的第二动力件(38);所述接料箱(31)、过滤箱(32)、出料箱(33)依次安装在所述处理箱(7)上,接料箱(31)与过滤箱(32)的连接处、过滤箱(32)与出料箱(3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过滤筒(36)安装在所述过滤箱(32)内,所述固定杆(35)安装在所述出料箱(33)内,所述弹性件(37)套设在所述固定杆(35)外部,弹性件(37)远离贯穿孔一端安装在出料箱(33)上,靠近贯穿孔一端的弹性件(37)沿所述固定杆(35)滑动;所述第一绞龙(34)一端穿过接料箱(31)后,与第二动力件(38)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贯穿孔后,与固定杆(35)同轴连接,所述过滤筒(36)套设在第一绞龙(34)外部;所述接料箱(31)上端开口设置且位于破碎箱(12)下方,所述过滤箱(32)下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污水处理装置(5)的进液口上方,所述出料箱(33)下端开口设置,且位于输送装置(2)的进料口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进料斗(21)、第二绞龙(22)、壳体(23)以及安装在处理箱(7)上的第三动力件(24);所述壳体(23)安装在所述处理箱(7)内,所述第二绞龙(22)设置在所述壳体(23)内,且一端穿过所述壳体(23)后与所述第三动力件(24)连接,所述壳体(23)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斗(21)安装在所述壳体(23)的进料口处,且位于出料箱(33)的下端,所述壳体(23)的出料口与第一个所述处理仓(4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壳体(23)的内径与绞龙的最大直径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包括污水箱(51)、进料格栅(52)以及设置在污水箱(51)内部的两个固定板(53)和多个第一缓流板(54)与多个第二缓流板(55);所述污水箱(51)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料格栅(52)安装在所述进液口处,且位于过滤箱(32)下端;右侧的固定板(53)安装在污水箱(51)内部上表面,左侧的固定板(53)安装在污水箱(51)内部的下表面,两个固定板(53)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右侧的固定板(53)下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的固定板(53)上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右侧固定板(53)与污水箱(51)的右侧壁、两个固定板(53)、以及左侧固定板(53)与污水箱(51)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多个第一缓流板(54)与多个第二缓流板(55)均安装在污水箱(51)上,且位于左侧固定板(53)的左侧,多个第一缓流板(54)与多个第二缓流板(55)相互平行且从右向左依次交错设置,其缓流面朝向右侧,第一缓流板(54)下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左侧固定板(53)上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缓流板(55)下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固定板(53)上端与污水箱(51)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污水箱(51)任一侧面上端设置有出油口、下端侧面设置有出水口,且同一侧面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的最上端位于出油口与出水口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处理箱(7)内的冲洗装置(6);所述冲洗装置(6)包括水管(61)、水泵(62)以及设置在水管(61)上的至少一个喷头;所述水泵(62)的进水口与污水箱(51)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水管(61)一端连通,水管(61)另一端封堵,所述喷头设置在接料漏斗(11)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件(38)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绞龙(34)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接料箱(31)外部;所述第一动力件(14)包括第一皮带轮(141)、第二皮带轮(142)、传动皮带以及两个传动齿轮(143);第一皮带轮(141)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142)同轴安装在任一破碎齿(13)上,第一皮带轮(141)与第二皮带轮(142)通过传动皮带传递动力,两个传动齿轮(143)分别同轴安装在两个破碎齿(13)上,且两个传动齿轮(143)相互啮合。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7)包括弹簧(372)以及推送板(371);所述推送板(371)与弹簧(372)从左往右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杆(35)外部,弹簧(372)靠近贯穿孔一端与推送板(371)连接,远离贯穿孔一端与出料箱(33)内壁连接;当弹簧(372)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推送板(371)与出料箱(33)的左侧面贴合。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降解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填埋技术在耗费大量财力的同时容易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的问题;包括处理箱以及设置在处理箱内的破碎装置、输送装置、脱水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箱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上方设置有连通外部大气与空腔的进料口,破碎装置的进料口与处理箱的进料口连通;脱水装置的进料口与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且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输送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且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料口与外部大气连通,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下方,且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脱水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口连通。口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冯亚岗 王晨 段捷 王东东 王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