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7  76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的扩张,高湿度废弃物(如湿垃圾、秸秆等)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传统的处理方法中,这些高湿度废弃物通常被堆积在田间等待自然分解,或直接进行露天焚烧。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露天焚烧不仅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存在火灾隐患。堆积处理则容易导致废弃物的腐败和滋生病菌,对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潜在风险。

2、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公开号为cn10617184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燃烧炉,其在对于处理高湿度废弃物(如湿垃圾、秸秆等)时,会面对以下问题:1.燃烧效率低:这主要是由于高含水量的垃圾或其他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了焚烧炉的整体温度,从而影响了垃圾的燃烧效率。2.焚烧不充分:由于含水量高,垃圾会产生大量烟雾,其中含有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容易直接排放到上端的空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倾斜板和导风叶片,合理引导和分配热气流,提高焚烧炉内部热量分布的均匀性。以及在导风叶片上设置涡流发生器,增加气流的湍流程度,提高热气流的混合和传递效率,增强燃烧效果。通过这种优化的气流设计和热量分布,使焚烧炉能够更高效地处理高湿度垃圾,提升焚烧效率。导风叶片呈流线型设计,含有未完全燃烧颗粒物的烟雾在通过倾斜板和导风叶片时,不会直接向上端排放,而是被重新导向到阶梯状的炉排位置。交错的导风叶片能够打破直线气流路径,使烟雾中的颗粒物与热气流充分混合,增加气流与燃烧垃圾的接触面积。这一过程不仅能使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再次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还能减少有害烟雾的直接排放。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焚烧炉体的左侧设有进料斗,焚烧炉体的内部设有多组炉排机构,炉排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倾斜板,焚烧炉体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旋转焚烧炉,旋转焚烧炉的上端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下端设置有风力导向板,焚烧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炉排机构的下端设置有点火炉。其中焚烧炉体用于支撑其他所有组件。进料斗用于装载垃圾和其他待焚烧物料。炉排机构用于支撑垃圾物料,这些炉排可以移动或固定,允许空气从下方流过以助燃。倾斜板一定角度倾斜,用于引导下端的热气流至进料口的位置,提高上端的温度,使得潮湿垃圾快速脱水燃烧,从而促进更有效的燃烧。旋转焚烧炉用于确保均匀燃烧,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和灰烬排出。鼓风机用于向焚烧炉内部提供适量的空气。风力导向板用于引导由鼓风机吹入的空气流向特定区域,优化空气流动路径,提高热效率,并且确保空气能够流动到炉内需要的部位,从而改善燃烧效果。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将灰烬移出。点火炉用来点燃炉内物料,它在焚烧燃烧过程中用作辅助点火,确保持续和稳定的燃烧过程。

5、优选的,炉排机构包括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活动炉排的下端固定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卡接有推杆,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每组炉排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炉排。其中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用于支撑并保持待燃烧物料的位置。固定炉排位置固定不动,而活动炉排则可以移动,通过连接杆和推杆的机械作用来实现。这种设计允许在燃烧过程中搅动物料,暴露更多新鲜表面以促进更充分的燃烧。连接杆将活动炉排与推杆相连接,而推杆由气缸驱动,使得活动炉排能够来回移动,进而使垃圾等物料能够被翻动,保证均匀燃烧,并减少炉内堵塞和燃烧不充分的可能性。连接炉排用于支持上方炉排机构的热负荷,同时也起到传递热量和均热的作用,有助于整个燃烧过程的温度均衡和一致性。

6、优选的,倾斜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交错设置,导风叶片呈流线型设计,导风叶片的表面设置有涡流发生器。其中导风叶片交错设置,使气流在通过倾斜板时能够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交错的布置方式能够打破直线气流路径,增加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流线型的导风叶片能够减少气流通过时的阻力,保持气流速度和流量。流线型设计使气流方向更加平稳,避免湍流和涡流的突然产生,提高气流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涡流发生器均匀分布在导风叶片,此设计用于在气流中产生小涡流。涡流发生器通过在导风叶片表面产生涡流,增加气流的湍流程度,使气流更加混合和均匀。涡流发生器使热气流和冷气流更好地混合,均匀分布在焚烧炉体内,提高燃烧效率。涡流的产生增加了气流与焚烧物料的接触面积,促进热量传递,提高热利用效率。

7、优选的,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每两个一组呈阶梯状设置。这种结构有助于促进更有效的空气流通和热能利用。热气上升时经过不同层级的炉排,可以更好地对物料进行干燥和预热,从而提高整体的燃烧效率。

8、优选的,固定炉排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刮块,固定炉排的表面设置有贯穿的通风孔。刮块用于清除残留的灰烬和未完全燃烧的物料至下一级炉排,防止残渣积累影响燃烧效率和炉体寿命。

9、优选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体,输送管体的左侧固定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输送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出灰腔。

10、优选的,灰尘收集机构贯穿至输送管体内部。

11、优选的,倾斜板的倾斜角度可以是30°。

12、进一步的,进料斗的上端可设置垃圾粉碎装置,提高燃烧效率。

13、进一步的,进料斗的内部可设置有推缸,辅助垃圾进入燃烧炉体。

14、进一步的,出烟口处可设置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净化排出的废气,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本发明通过导风叶片、倾斜板及整体气路设计的创新,显著提升了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和热利用率。导风叶片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了气流阻力,增加了气流速度,同时表面的涡流发生器通过引入小涡流,增强了气流的湍流程度和混合效果,确保热气流在焚烧炉体内均匀分布。优化的倾斜板角度更好地引导热气流向上,提高对流效率,使热量在炉体内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现象。整体气路设计包括多组炉排机构、鼓风机和风力导向板的组合,保证了气流的稳定和均匀分布,增加了燃烧面积和效率。多组炉排机构实现了垃圾分层燃烧,减少了未燃尽物质的产生,而鼓风机和风力导向板的设计确保了持续的气流供应和优化的气流路径,促进了水分蒸发,加快高湿度垃圾的燃烧过程。最终,本发明通过优化热气流和气路设计,提高了燃烧的均匀性和彻底性,减少了有害气体和未燃尽物质的产生,提升了环保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热利用率,增强了焚烧炉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创新设计,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环保和经济的垃圾焚烧过程,是垃圾处理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1),所述焚烧炉体(1)的左侧设有进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体(1)的内部设有多组炉排机构(3),所述炉排机构(3)的上端设置有倾斜板(4),所述焚烧炉体(1)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旋转焚烧炉(5),所述旋转焚烧炉(5)的上端设置有鼓风机(6),所述鼓风机(6)的下端设置有风力导向板(7),所述焚烧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8),所述炉排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点火炉(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炉排(31)和活动炉排(32)每两个一组呈阶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炉排(31)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刮块(311),所述固定炉排(31)的表面设置有贯穿的通风孔(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发生器(42)为半圆形的凹槽型,所述涡流发生器(42)均匀分布在导风叶片(41)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焚烧炉(5)的右侧设置有残渣收集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机构(3)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灰尘收集机构(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收集机构(11)包括收集斗(111),所述收集斗(111)的下端固定有输送通道(112),所述输送通道(112)的下端设有出灰口(1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体(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出烟口(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构(8)包括输送管体(81),所述输送管体(81)的左侧固定有输送电机(82),所述输送电机(8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83),所述输送管体(81)的底部设置有出灰腔(8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循环对流焚烧炉,旨在解决传统焚烧炉燃烧效率低、热利用率不高以及对高湿度垃圾处理不彻底的问题。该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进料斗、炉排机构、倾斜板、旋转焚烧炉、鼓风机、风力导向板等多个组件。倾斜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交错布置的导风叶片,表面设置涡流发生器,能够显著提高气流的湍流程度和混合效果,优化热气流在炉体内的分布,提升燃烧效率。旋转焚烧炉和鼓风机的结合使用,通过风力导向板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气流路径,确保空气和热量的均匀分布。通过这些创新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对高湿度垃圾的高效燃烧和热能利用,提高了燃烧的均匀性和彻底性,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计根祥,董昀,上官寅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京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4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