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6  79


本发明涉及消融导管,具体为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1、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之一。该手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2、现有专利cn201410209079.9一种能够形成连续消融灶的导管消融装置及其射频消融导管。该射频消融导管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主体、延伸段及环状段;以及设置于该环状段上的环状电极,该环状电极具有一消融部,该消融部连续地形成在该环状段上。本发明的射频消融导管具有连续的环形电极,可以显著降低的消融次数形成连续的环形消融灶。

3、然而在使用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时,其需要通过射频加热实现对病灶位置进行干燥、坏死,而现有的加热多为直接通过加热块进行加热,且导管的端部直接包裹加热块,从而导致加热温度难以精确控制,极容易造成粘连,且对于坏死位置需要全部加热,而导管的端部较细,接触的面积小,操作其进行圆周角度的干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手柄,导管设置有填充树脂,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块和接触套,所述导管中设置有对加热块加热的射频线缆,导管中设置有对加热块进行测温的探测杆,导管中设置有调节加热组件弯曲角度的调节组件,导管中设置有导气管,加热块的外侧套接有隔热层,加热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环,导热环的上端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相互贴合的传热弧板,接触套包裹在多组传热弧板的外侧,导热环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气板,所述支撑气板的内腔连接导气管,支撑气板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在传热弧板弧形内壁上的折叠气管,所述折叠气管的下端连通支撑气板的内腔,控制手柄中设置有控制导气管内气流的气泵。

4、优选的,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所述传热弧板组成的空心半球中间设置有中管,所述中管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的弧槽,中管的内腔中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下端连通支撑气板,气囊压合在弧槽上。

5、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折叠环,折叠环连通气囊的内腔,弧槽的内壁中对称设置有一对导热弧片,相邻一对所述导热弧片之间通过多组松紧带连接,折叠环压合在导热弧片的弧形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探测杆的中间段贯穿填充树脂,探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固定在加热块的内腔中,第二检测器的检测端与传热弧板、导热弧片贴合。

7、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远离接触套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变形环,填充树脂的上端设置有间隔槽,所述螺旋变形环支撑在填充树脂的间隔槽中,间隔槽的中间设置有软管,螺旋变形环套接在软管外侧,螺旋变形环的上线两端固定压合在填充树脂上。

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牵引件,导管的内腔外缘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牵引件,牵引件固定在填充树脂中,牵引件的内腔中设置有两组弹性拉绳,导管与控制手柄之间设置有底板,牵引件延伸至底板的外侧,底板上设置有连接控制手柄的连杆,连杆上套接有压环,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弹性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压环上,多组弹性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间隔槽,牵引件中的一对弹性拉绳的端部分别固定在螺旋变形环和软管上。

9、优选的,所述压环的内径小于连杆的外径,压环的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连杆的外侧,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压环的下端面,弹簧的下端压合在控制手柄的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环,所述调节转环的下端设置有压合在压环上端的压球,控制手柄的外壁上设置有正对调节转环的开口槽,调节转环的上端延伸至开口槽的外侧,压球的高度大于压环与调节转环之间的高度差。

11、优选的,所述射频线缆的一端延伸至加热块的内腔,射频线缆的中间段固定在填充树脂中,射频线缆、探测杆和气泵的一端均电性连接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

12、优选的,所述接触套为弹性薄膜材料制成,接触套固定在导管的端部,接触套的内侧贴合传热弧板的弧形外壁,传热弧板的侧壁均圆角处理,隔热层螺钉固定在填充树脂的端部,调节转环轴承转到安装在底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导管中加入气管和传热弧板,利用气管实现膨胀,进而是的圆周阵列分布的传热弧板向外侧扩张,从而在接触层位置形成间隔,从而在进行圆周接触加热干燥时实现间歇式加热,同时利用隔热层包裹加热块降低导管的传导温度,避免直接接触造成过度加热,配合导热环的热传递,实现对温度的精确、便捷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技术特征:

1.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手柄(2),导管(1)设置有填充树脂(5),导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块(16)和接触套(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中设置有对加热块(16)加热的射频线缆(8),导管(1)中设置有对加热块(16)进行测温的探测杆(7),导管(1)中设置有调节加热组件弯曲角度的调节组件,导管(1)中设置有导气管(9),加热块(16)的外侧套接有隔热层(17),加热块(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环(28),导热环(28)的上端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相互贴合的传热弧板(27),接触套(11)包裹在多组传热弧板(27)的外侧,导热环(28)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气板(14),所述支撑气板(14)的内腔连接导气管(9),支撑气板(14)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在传热弧板(27)弧形内壁上的折叠气管(15),所述折叠气管(15)的下端连通支撑气板(14)的内腔,控制手柄(2)中设置有控制导气管(9)内气流的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所述传热弧板(27)组成的空心半球中间设置有中管(29),所述中管(29)的弧形内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的弧槽(23),中管(29)的内腔中设置有气囊(22),气囊(22)的下端连通支撑气板(14),气囊(22)压合在弧槽(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2)的外侧设置有折叠环(26),折叠环(26)连通气囊(22)的内腔,弧槽(23)的内壁中对称设置有一对导热弧片(24),相邻一对所述导热弧片(24)之间通过多组松紧带(25)连接,折叠环(26)压合在导热弧片(24)的弧形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7)的中间段贯穿填充树脂(5),探测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器(21)和第二检测器(30),所述第一检测器(21)固定在加热块(16)的内腔中,第二检测器(30)的检测端与传热弧板(27)、导热弧片(24)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远离接触套(11)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变形环(13),填充树脂(5)的上端设置有间隔槽,所述螺旋变形环(13)支撑在填充树脂(5)的间隔槽中,间隔槽的中间设置有软管(31),螺旋变形环(13)套接在软管(31)外侧,螺旋变形环(13)的上线两端固定压合在填充树脂(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牵引件(6),导管(1)的内腔外缘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牵引件(6),牵引件(6)固定在填充树脂(5)中,牵引件(6)的内腔中设置有两组弹性拉绳(10),导管(1)与控制手柄(2)之间设置有底板(19),牵引件(6)延伸至底板(19)的外侧,底板(19)上设置有连接控制手柄(2)的连杆,连杆上套接有压环(18),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弹性拉绳(10)的一端固定在压环(18)上,多组弹性拉绳(10)的另一端延伸至间隔槽,牵引件(6)中的一对弹性拉绳(10)的端部分别固定在螺旋变形环(13)和软管(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8)的内径小于连杆的外径,压环(18)的下端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套接在连杆的外侧,弹簧(12)的上端固定在压环(18)的下端面,弹簧(12)的下端压合在控制手柄(2)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调节转环(4),所述调节转环(4)的下端设置有压合在压环(18)上端的压球(20),控制手柄(2)的外壁上设置有正对调节转环(4)的开口槽,调节转环(4)的上端延伸至开口槽的外侧,压球(20)的高度大于压环(18)与调节转环(4)之间的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缆(8)的一端延伸至加热块(16)的内腔,射频线缆(8)的中间段固定在填充树脂(5)中,射频线缆(8)、探测杆(7)和气泵的一端均电性连接控制手柄(2),控制手柄(2)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11)为弹性薄膜材料制成,接触套(11)固定在导管(1)的端部,接触套(11)的内侧贴合传热弧板(27)的弧形外壁,传热弧板(27)的侧壁均圆角处理,隔热层(17)螺钉固定在填充树脂(5)的端部,调节转环(4)轴承转到安装在底板(19)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消融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内镜胰腺射频消融导管,支撑气板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在传热弧板弧形内壁上的折叠气管,所述折叠气管的下端连通支撑气板的内腔,控制手柄中设置有控制导气管内气流的气泵,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现有的导管中加入气管和传热弧板,利用气管实现膨胀,进而是的圆周阵列分布的传热弧板向外侧扩张,从而在接触层位置形成间隔,从而在进行圆周接触加热干燥时实现间歇式加热,同时利用隔热层包裹加热块降低导管的传导温度,避免直接接触造成过度加热,配合导热环的热传递,实现对温度的精确、便捷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伟,张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宜思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47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