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把手,特别涉及一种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旋转式把手的摆臂通过执行器推动致动,这就需要将执行器的推动转换成摆臂的摆动,旋转执行器直接驱动把手腿,但执行器功率小,以及传递到把手的有效力矩也较小,无法满足破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旋转式把手破冰能力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旋转式把手破冰能力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包括:
4、基座,
5、把手,所述的把手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的把手具有支腿,
6、第一摆臂,所述的第一摆臂设置在支腿的第一侧并与支腿传动连接,
7、第二摆臂,所述的第二摆臂设置在支腿的第二侧并与支腿传动连接,
8、执行器,所述的执行器安装在基座上,
9、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连接在执行器的转动输出端,驱动件的转轴平行于把手的厚度方向,驱动件的侧面与第一摆臂接触,用于驱动第一摆臂转动,从而至少驱动把手从初始闭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摆臂位于支腿上方,所述的第二摆臂上端连接有拉索,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第一信号开关,第一信号开关通过第二摆臂触发,所述的第一信号开关位于基座的上端。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第二信号开关,第二信号开关通过第一摆臂的上端触发。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摆臂上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上设有惯性锁,惯性锁转动后对第二摆臂进行遮挡,以防止第二摆臂拉动拉索而对车门解锁。
14、进一步的,所述的执行器包括三级传动机构,第一级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第二级和第三级传动机构为直齿轮传动机构。
15、进一步的,所述的执行器为分体式壳体,直齿轮全部定位在其中一个分体壳体上。只靠一侧壳体固定齿轮传动中心距,受制造精度影响较小,定位精度高,传动噪音较小。
16、进一步的,驱动件的侧面包括凸轮面和与驱动件转动中心同圆心的弧面,把手从初始闭合位置至展开位置过程中,凸轮面与第一摆臂接触从而驱动第一摆臂摆动;把手位于展开位置之后,驱动件的弧面与第一摆臂接触,弧面以驱动件的转动中心为圆心,从而第一摆臂无法被弧面驱动。
17、进一步的,驱动件的弧面与第一摆臂接触时,第一摆臂对驱动件的施力方向穿过驱动件的转轴。
18、进一步的,所述的执行器或基座上设有用于限制驱动件沿驱动第一摆臂方向的转动极限位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用于限制驱动件回位极限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且把手展开过程中,驱动件的弧面开始与第一摆臂接触时,驱动件位于展开设计位置,且展开设计位置与转动极限位置之间具有第一过行程区间,所述的把手展开后,驱动件停在第一过行程区间;把手回位过程中,把手回到初始闭合位置时,驱动件对应回到初始设计位置,且初始设计位置与回位极限位置之间设有第二过行程区间,且把手回位后,驱动件停在第二过行程区间。
19、有益效果:
20、(1)执行器的转动输出端与驱动件连接,实现把手的驱动,传动效率高,然后通过第一摆臂传递到支腿末端,由于第一摆臂位于支腿的一侧,执行器对第一摆臂的动力垂直于把手的厚度方向,从而在不占用把手厚度方向的空间,可调整驱动件和摆臂轮廓,来极大的增大传动力臂,从而极大的提高把手的破冰力,提高把手的适应能力,比如可适用于越野车等对环境要求高的车型;
21、(2)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分开设置在把手的两侧,这样当为增加力臂而调整第一摆臂的轮廓(比如长度或者转动中心位置)时,不受限制,调整灵活性好;
22、(3)现有传动机构由于便于增加传动力臂,因此对执行器的扭矩要求小,如果需要提高破冰力,可以通过提高执行器性能实现,提升空间大;
23、(4)当把手处于展开位置时,从车外误操作时,外界向内施力(如>500n),由于把手通过支腿与同时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连接,因此支腿体积较大,把手主体会比较强壮,把手握手部分和支腿均不会容易损坏,同时第一摆臂与驱动件的弧面接触,第一摆臂对驱动件的施力方向穿过驱动件的转动中心,即驱动件位于死点位置,因此驱动件也可以通过驱动件分担一部分力,第一摆臂和驱动件也不容易损坏;综上,把手的整体结构强度高,更加耐用,不容易损坏,性能较好;
24、(5)拉索和开关都放在上侧,避免有水残留,防止拉索结冰或者开关结冰导致失效;
25、(6)通过在驱动件上设有弧面,把手展开过程中,当把手主体展开到指定角度后,驱动件继续转动,但是第一摆臂位置不变,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摆臂的展开位置,另一方面,驱动件可以继续转动一定行程后停止在第一过行程区间内,而不是立即停止,因此保证执行器在把手展开过程中不堵转;驱动件在回位过程中具有第二过行程区间,驱动件可以越过初始设计位置继续转动一定的行程后停止在第二过行程区间内,而不是立即停止,从而保证执行器在把手复位过程中不堵转;
26、(7)执行器第一级传动为蜗轮蜗杆传动,第二级和第三级传动为直齿轮传动,进一步提升传动效率。
1.一种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摆臂(4)位于支腿(21)上方,所述的第二摆臂(4)上端连接有拉索(8),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第一信号开关(7),第一信号开关(7)通过第二摆臂(4)触发,所述的第一信号开关(7)位于基座(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第二信号开关(9),第二信号开关(9)通过第一摆臂(3)的上端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摆臂(4)上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惯性锁(10),惯性锁(10)转动后对第二摆臂(4)进行遮挡,以防止第二摆臂(4)拉动拉索(8)而对车门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器(5)包括三级传动机构,第一级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第二级和第三级传动机构为直齿轮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器(5)为分体式壳体,直齿轮全部定位在其中一个分体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驱动件(6)的侧面包括凸轮面(61)和与驱动件(6)转动中心同圆心的弧面(62),把手(2)从初始闭合位置至展开位置过程中,凸轮面(61)与第一摆臂(3)接触从而驱动第一摆臂(3)摆动;把手(2)位于展开位置之后,驱动件(6)的弧面(62)与第一摆臂(3)接触,弧面(62)以驱动件(6)的转动中心为圆心,从而第一摆臂(3)无法被弧面(62)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驱动件(6)的弧面(62)与第一摆臂(3)接触时,第一摆臂(3)对驱动件(6)的施力方向穿过驱动件(6)的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摆臂车门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器(5)或基座(1)上设有用于限制驱动件(6)沿驱动第一摆臂(3)方向的转动极限位置的第一限位部(11)和用于限制驱动件(6)回位极限位置的第二限位部(12),且把手(2)展开过程中,驱动件(6)的弧面(62)开始与第一摆臂(3)接触时,驱动件(6)位于展开设计位置,且展开设计位置与转动极限位置之间具有第一过行程区间(a),所述的把手(2)展开后,驱动件(6)停在第一过行程区间(a);把手(2)回位过程中,把手(2)回到初始闭合位置时,驱动件(6)对应回到初始设计位置,且初始设计位置与回位极限位置之间设有第二过行程区间(b),且把手(2)回位后,驱动件(6)停在第二过行程区间(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