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尤其涉及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虾青素(astaxanthin,astx)是一种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呈橙红色,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尤其是虾、蟹、鱼等水生动物体内。同时也存在于鸟类羽毛、微生物和某些藻类中。作为一种强效氧化剂,它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同时,它还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此外,它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有预防作用,在人体的多种生理过程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它在功能保健产品、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然而,虾青素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可及性有限,生物利用度差,这给将大量虾青素纳入工业产品应用带来了挑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此外,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共轭双键,其化学稳定性相对不足,特别是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温、强光和强酸、强碱的氧化降解,最终导致生物活性降低。因此,各种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脂质体、纳米颗粒、乳液凝胶和静电纺纳米纤维已被用于递送虾青素,以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利用度。
3、近年来,微胶囊包埋技术已成为解决水溶性差的生物活性物质溶出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的有效途径。生物活性物质-辅料相互作用有效抑制原料药分子的聚集,从而显著提高其溶解度,促进其长期过饱和,最终促进原料药的吸收。微胶囊包埋的基本作用机制涉及将高结晶药物小分子转化为非晶态,这一过程减少了晶格破坏的能量屏障,促进了药物的溶解。然而,无定型药物具有高能量的特点,在高能量下仍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导致体内和体外药物浓度的再结晶和降低,最终导致生物利用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虾青素药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以及稳定性差导致虾青素体内外重结晶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虾青素、多糖、纤维素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混合物,经溶剂法或熔融法得到虾青素微胶囊。
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多糖为海藻酸钠、壳聚糖、β-环糊精、菊粉、麦芽糊精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共聚维酮或聚乙二醇。
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虾青素、多糖、纤维素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2:50~80:20~50:100。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溶剂法的过程为:
10、将混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分散、干燥得到虾青素微胶囊。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物的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055mg:10~15ml;
12、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二氯甲烷;
1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6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6h。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熔融法的过程为:
15、将混合物进行熔融,冷却后得到虾青素微胶囊。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熔融的温度>240℃,熔融的时间为15~20min。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虾青素微胶囊。
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将虾青素包埋于微胶囊,使虾青素保持高度分散状态,且以无定型态、胶体分散态或分子分散态存在,具有很大的分散度,虾青素的溶出速度加快,可以促进对虾青素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20、(2)本发明使用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高度支链结构,为两亲性聚合物,乳化能力和溶解性较强,稳定性高,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领域。
21、(3)本发明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优良的抑制结晶的作用,解决了利用其他载体材料制备微胶囊溶出后又出现结晶析出的问题,而且制备的微胶囊吸湿性比较小,稳定性高。
22、(4)本发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具有优良的增溶效果,使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具有更佳的溶出度,大幅提高虾青素在释放介质中的溶出量,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保证药效。
1.一种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为海藻酸钠、壳聚糖、β-环糊精、菊粉、麦芽糊精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衍生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共聚维酮或聚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青素、多糖、纤维素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2:50~80:20~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法的过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的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0~1055mg:10~15m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法的过程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的温度>240℃,熔融的时间为15~20min。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生物利用度虾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虾青素微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