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镀金和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1、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是一种工作面呈弧形,一般由超薄贵金属制成的异型电接触材料。这种材料通常由两层或三层材料复合而成,电接触层通常由满足多种性能要求的金、钯等超薄贵金属及其合金构成;中间层一般由银、镍及其合金组成;基体层通常由具有良好焊接和导电性能的银、铜、镍及其合金构成。
2、电接触材料是汽车、通信、工业电子、家用电器等设备中电接触元件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继电器、温控器、通信继电器、键盘、微型开关、电路控制器等对可靠性要求高、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弱电场合,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电流和传输信息。
3、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电接触元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复合电接触材料的消耗也随之增大。同时,公众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要求我们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因此,节约贵金属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电接触元器件的设计者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节约贵金属的使用,同时也要求加工商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使复合丝材的剖面形状尽可能接近设计要求。
4、目前制造超薄型复合线材时,电接触层材料的厚度通常在0.001-0.01mm之间,基体层材料的厚度则更为厚重,一般在0.1-3mm范围内。
5、在电接触层材料厚度方面的控制,如果采用镀金工艺,虽然厚度能精确控制,但产品的两个侧面也会有镀金,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如果镀金时间太长不利用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将电接触层材料通过预处理成矩形薄线;
5、步骤2):将基体层材料通过预处理成矩形线;
6、步骤3):将电接触层材料和基体层材料复合成复合线材;
7、步骤4):将复合线材通过模具连续拉丝成所需的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预处理为:先进行拉丝、轧制,再进行退火、清洗工序的任意组合。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复合方式为热复合或辊焊,使两个独立的线材结合在一起。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复合线材的厚度h5为材料的厚度h2和材料的厚度h4总和的90%。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的连续拉丝具体操作为:先进行退火,再采用模具多次拉丝,使线材逐渐变细,最后进行清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轧制和拉丝工艺,以及适当的退火处理,成型的线材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保证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金、钯等贵金属及其合金作为电接触层,确保了线材具有极低的电阻率,从而提供了优异的导电性能,适用于高性能电子和电气应用。
14、2:本发明通过精确的厚度控制和复合工艺,尤其是在电接触层的使用上,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有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提高了贵金属的利用率。
15、3:本发明确保了线材的圆弧面半径和表面光洁度达到高标准,有助于减少接触电阻,提高接触性能,满足了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场合,制备的线材适用于汽车、通信、工业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对于可靠性要求高、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弱电场合,如汽车继电器、温控器、通讯继电器、键盘、微型开关、电路控制器等。
1.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预处理为:先进行拉丝、轧制,再进行退火、清洗工序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复合方式为热复合或辊焊,使两个独立的线材结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复合线材(5)的厚度(h5)为材料(2)的厚度(h2)和材料(4)的厚度(h4)总和的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面超薄型复合线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连续拉丝具体操作为:先进行退火,再采用模具多次拉丝,使线材逐渐变细,最后进行清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