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2.本技术主张基于2020年3月1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技术第2020―045286号的优先权,并援引记载于所述日本技术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多纤芯光纤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方法,在将多纤芯光纤配置于设于连接器插芯(ferrule)的v形槽之后,调整多纤芯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即,对多纤芯光纤进行旋转调芯)。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51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8.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一个或多个光纤的工序,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搭载工序,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光纤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旋转调芯工序,调整一个或多个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第一粘接工序,使用第一粘接剂来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第二搭载工序,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第二粘接工序,使用第二粘接剂来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及对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成为齐平的工序。
9.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光纤连接部件具备:一个或多个光纤,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方式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以及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与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齐平。
附图说明
10.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11.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中所包括的玻璃纤维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12.图3是用于对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13.图4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一搭载工序中多个光纤搭载于第一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14.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v―v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15.图6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一搭载工序中各玻璃纤维由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的立体图。
16.图7a是表示各玻璃纤维通过第一粘接剂粘接于第一基板和第一盖部的状态的、沿着图6所示的viia―viia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17.图7b是沿着图7a所示的viib-viib线剖切后的玻璃纤维、第一基板以及第一盖部的剖视图。
18.图8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二搭载工序中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的各玻璃纤维搭载于第二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19.图9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中的第二粘接工序中各玻璃纤维由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的立体图。
20.图10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中的玻璃纤维、第二基板以及第二盖部的剖视图。
21.图11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22.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23.图13a是表示变形例的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的图。
24.图13b是表示变形例的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图。
25.图14是表示保偏光纤的玻璃纤维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26.图15是表示间歇粘接型光纤带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公开所要解决的问题]
[0028]
在具备多纤芯光纤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在对多纤芯光纤进行旋转调芯之后,通过粘接剂来固定多纤芯光纤和连接器插芯。之后,对从连接器插芯突出的多纤芯光纤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多纤芯光纤的端面与连接器插芯的端面成为齐平。
[0029]
再者,多纤芯光纤的纤芯的位置大多沿着多纤芯光纤的长尺寸方向变动。在该情况下,多纤芯光纤的研磨工序后的多纤芯光纤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有时会与多纤芯光纤的端面的研磨量相应地从在旋转调芯工序中观察到的多纤芯光纤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变动。因此,制造出的光连接器中的多纤芯光纤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恐怕会偏离在旋转调芯工序中调整到的所期望的位置,光连接器与光波导回路等外部光学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恐怕会增大。如此,存在改进具备多纤芯光纤的光连接器的光学特性的余地。
[0030]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内容来进行说明。
[0031]
(1)一种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一个或多个光纤的工序,所述一个
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搭载工序,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光纤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旋转调芯工序,调整一个或多个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第一粘接工序,使用第一粘接剂来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第二搭载工序,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第二粘接工序,使用第二粘接剂来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及对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成为齐平的工序。
[0032]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减少各玻璃纤维的端面的研磨量。因此,即使在玻璃纤维的纤芯的位置沿着玻璃纤维的长尺寸方向变动的情况下,玻璃纤维的端面的研磨结束的时间点的玻璃纤维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也不会从在光纤的旋转调芯工序紧后观察到的玻璃纤维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大幅变动。因此,能防止光纤连接部件与外部光学部件(例如,光波导回路)之间的耦合损耗增大这样的状况。
[0033]
(2)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保持构件粘接工序,将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相互粘接。
[0034]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相互固定,因此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强度。
[0035]
(3)根据项目(1)或项目(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基板,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以及第一盖部,隔着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基板,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以及第二盖部,隔着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第一搭载工序包括: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分别被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并且从第一基板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光纤搭载于第一基板,第一粘接工序包括:将第一粘接剂设于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内,使得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被粘接于第一基板和第一盖部,第二搭载工序包括:以从第一基板突出至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分别被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所述第二基板,第二粘接工序包括:将第二粘接剂设于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内,使得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被粘接于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盖部,进行研磨的工序包括:对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第二基板的端面以及第二盖部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与第二基板的端面和第二盖部的端面成为齐平。
[0036]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容易地将光纤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上,并且能使光纤在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上高精度地排列。
[0037]
(4)根据项目(3)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二盖部与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置,在第二粘接工序中,第二粘接剂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盖部之间,使得第二基板介由第二盖部被固定于第一基板。
[0038]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不设置通过粘接剂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直接地粘接的工序,而是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互间接地固定。
[0039]
(5)根据项目(1)或项目(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一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二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
[0040]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减少部件数量,能减少组装的工时。
[0041]
(6)根据项目(1)至项目(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是间歇粘接型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个光纤。
[0042]
根据上述,通过将间歇粘接型光纤带中的光纤未一体化的部位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能省略使各光纤分离的工序。
[0043]
(7)根据项目(1)至项目(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是未相互粘接的多个单芯光纤。
[0044]
根据上述,能省略使各光纤分离的工序。
[0045]
(8)根据项目(1)至项目(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分别是具有多个纤芯的多纤芯光纤。
[0046]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制造能以低损耗连接一个或多个多纤芯光纤的光纤连接部件。
[0047]
(9)根据项目(1)至项目(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分别是保偏光纤。
[0048]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制造能以低串扰(cross talk)连接一个或多个保偏光纤的光纤连接部件。
[0049]
(10)一种光纤连接部件,具备:一个或多个光纤,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以及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与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齐平。
[0050]
根据上述构成,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被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保持,因此能减少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各玻璃纤维的端面的研磨量。因此,能防止制造出的光纤连接部件的玻璃纤维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偏离在旋转调芯工序中调整到的所期望的位置这样的状况,因此能防止光纤连接部件与外部光学部件(例如,光波导回路)之间的耦合损耗增大这样的状况。如此,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
[0051]
(11)根据项目(10)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第一光纤保持构件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
[0052]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光纤保持构件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因此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强度。
[0053]
(12)根据项目(10)或项目(1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
件具备:第一基板,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以及第一盖部,隔着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基板,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以及第二盖部,隔着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
[0054]
根据上述构成,能通过第一基板和第一盖部以使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玻璃纤维,并且能通过第二基板和第二盖部以使从第一基板突出的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该从第一基板突出的玻璃纤维。
[0055]
(13)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是多个光纤,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在所述多个光纤各自的端部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一槽部,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二槽部。
[0056]
根据上述构成,能通过多个第一槽部使多个光纤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能通过多个第二槽部使多个光纤在第一方向排列。
[0057]
(14)根据项目(12)或项目(13)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置,第二基板介由所述第二盖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
[0058]
根据上述构成,第二基板通过第二粘接剂和第二盖部被固定于第一基板,因此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强度。
[0059]
(15)根据项目(10)或项目(1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一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二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
[0060]
根据上述构成,能通过第一孔洞毛细管以使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该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玻璃纤维,并且能通过第二孔洞毛细管以使从第一孔洞毛细管突出的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该从第一孔洞毛细管突出的玻璃纤维。
[0061]
(16)根据项目(15)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一个或多个光纤是多个光纤,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在多个光纤各自的端部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一孔部,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二孔部。
[0062]
根据上述构成,能通过多个第一孔部使多个光纤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能通过多个第二孔部使多个光纤在第一方向排列。
[0063]
〔本公开的效果〕
[0064]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并且能提供一种光学特性得到提高的光纤连接部件。
[0065]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66]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各附图所示的各构件的尺寸有时与实际的各构件的尺寸不同。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提及了沿着被光纤保持构件保持的光纤的中心轴的z轴、与z轴垂直且沿着多个光纤的排列方向的x轴、与z轴
和x轴垂直的y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部件1作为包括多个光纤2的光纤阵列发挥功能。在光纤连接部件1的光纤与其他光纤光学连接的情况下,光纤连接部件1作为光连接器发挥功能。
[0067]
(第一实施方式)
[0068]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立体图。光纤连接部件1具备:多个光纤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12根光纤2),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排列;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保持多个光纤2;以及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保持多个光纤2的玻璃纤维20。
[0069]
各光纤2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在x轴方向排列。如图2所示,各光纤2具有在与沿光纤2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中心轴(未图示)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该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因此,需要对各光纤2进行旋转调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光纤2是具有多个纤芯24的多纤芯光纤。各光纤2具有玻璃纤维20和覆盖玻璃纤维20的树脂被覆部21。
[0070]
玻璃纤维20具有:多个纤芯24,供信号光传播;标记25;以及包层23,覆盖多个纤芯24和标记25。各纤芯24的折射率比包层23的折射率大。标记25的折射率与包层23的折射率不同。标记25在后述的光纤2的旋转调芯工序中被使用。
[0071]
如图1所示,在各光纤2中,玻璃纤维20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以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20在x轴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多个玻璃纤维20。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具有:第一基板4;以及第一盖部5,隔着多个玻璃纤维20与第一基板4对置。第一基板4具有:保持区域43,保持树脂被覆部21;以及保持区域44,保持从树脂被覆部露出的各玻璃纤维20。在保持区域44设有分别保持对应的玻璃纤维20中的一个的、截面为v字形的多个第一槽部46(参照图4)。
[0072]
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以在z轴方向上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出的多个玻璃纤维20在x轴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多个玻璃纤维20。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具有:第二基板7;以及第二盖部8,隔着多个玻璃纤维20与第二基板7对置。在第二基板7设有分别保持对应的玻璃纤维20中的一个的、截面为v字形的多个第二槽部76(参照图8)。
[0073]
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特别是,第二基板7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第一基板4,并且第二盖部8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第一盖部5。此外,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的端面与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成为齐平。特别是,第二基板7的端面72和第二盖部8的端面82与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成为齐平。
[0074]
图3是用于对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准备工序s1中,准备玻璃纤维20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的多个光纤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光纤2未相互粘接,因此无需另行设置使各光纤2分离的工序。而且,通过使用规定的工具,能使各玻璃纤维20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
[0075]
接着,在第一搭载工序s2中,将多个光纤2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如图4所示,以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的各玻璃纤维20在x轴方向排列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第一基板4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各光纤2搭载于第一基板4。此外,树脂被覆部21被保持于第一基板4的保持区域43,并且从树脂被覆部21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20分别被位于第一基板4的保持区域44的多个第一槽部46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参照图5)。
[0076]
接着,在旋转调芯工序s3中,调整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的方位(旋转位置)(就是说,进行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例如,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摄像机来拍摄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
出的各玻璃纤维20的表面。之后,可以由未图示的旋转调芯装置基于由摄像机获取到的示出玻璃纤维20的表面的拍摄图像来自动地调整各玻璃纤维20的旋转位置。在这一点上,可以以玻璃纤维20的标记25(参照图2)的旋转位置与规定的旋转位置一致的方式调整玻璃纤维20的旋转位置。如此,通过光纤2的旋转调芯工序,多个纤芯24的旋转位置被调整到所期望的旋转位置。
[0077]
接着,在第一粘接工序s4中,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第一粘接剂的一个例子)来将多个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具体而言,在旋转调芯工序s3中执行了光纤2的旋转调芯之后,将第一盖部5隔着各玻璃纤维20配置于第一基板4的保持区域44上(参照图6)。接着,在各玻璃纤维20被第一盖部5和第一基板4的第一槽部46固定的状态下,将紫外线固化树脂导入第一槽部46和第一基板4与第一盖部5之间的间隙(参照图7a、图7b)。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以从保持区域43侧流入第一盖部5与第一基板4之间的间隙。之后,通过对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如此,各玻璃纤维20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粘接于第一基板4和第一盖部5。
[0078]
接着,在第二搭载工序s5中,将在z轴方向上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出至外部的多个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如图8所示,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出的各玻璃纤维20在x轴方向排列的方式,将各光纤2搭载于第二基板7。特别是,多个玻璃纤维20分别被位于第二基板7的多个第二槽部76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在该状态下,各玻璃纤维20的顶端在z轴方向上从第二基板7的端面72稍微突出。此外,在本工序中,第二基板7通过粘接剂被粘接于第一基板4。
[0079]
接着,在第二粘接工序s6中,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第二粘接剂的一个例子)来将多个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将第二盖部8隔着各玻璃纤维20配置于第二基板7上。接着,在各玻璃纤维20被第二盖部8和第二基板7的第二槽部76固定的状态下,将紫外线固化树脂导入第二槽部76和第二基板7与第二盖部8之间的间隙。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以从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侧流入第二盖部8与第二基板7之间的间隙。之后,通过对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如此,各玻璃纤维20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粘接于第二基板7和第二盖部8。此外,在本工序中,第二盖部8通过粘接剂被粘接于第一盖部5。
[0080]
接着,在研磨工序s7中,对多个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的端面进行研磨。具体而言,对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第二基板7的端面72以及第二盖部8的端面82进行研磨,使得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第二基板7的端面72以及第二盖部8的端面82成为齐平。例如,如图10所示,在z轴方向上的从第二基板7的端面72和第二盖部8的端面82突出的玻璃纤维20的突出量为d2(mm)的情况下,玻璃纤维20的研磨量成为d2以上。如此,通过研磨工序s7,制造出如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部件1。
[0081]
与如图6所示的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出的各玻璃纤维20的突出量d1(mm)相比较,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突出的各玻璃纤维20的突出量d2变短,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减少整个研磨工序中的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的研磨量。如此,即使在玻璃纤维20的纤芯24的位置沿着玻璃纤维20的长尺寸方向变动的情况下,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的研磨结束的时间点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上的纤芯24的旋转位置也不会从在光纤2的旋转调芯时观察到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上的纤芯24的旋转位置大幅变动。
[0082]
因此,能防止通过玻璃纤维20的研磨工序制造出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上的纤芯24的旋转位置偏离在旋转调芯工序中调整到的所期望的位置这样的状况。因此,能防止光纤连接部件1与外部光学部件(光波导回路、其他光纤)之间的耦合损耗增大这样的状况。如此,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制造方法,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1的光学特性。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通过粘接剂相互固定,因此能确保光纤连接部件1的强度。
[0083]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粘接剂的一个例子,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来将各玻璃纤维20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粘接,并且将各玻璃纤维20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粘接,但第一实施方式不应限定于此。例如,作为粘接剂的另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热固性树脂来代替紫外线固化树脂。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部件1具备12根光纤2,但搭载于光纤连接部件1的光纤2的根数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搭载于光纤连接部件1的光纤2的根数也可以是一根。
[0084]
(第二实施方式)
[0085]
接着,以下主要参照图3、图11以及图12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1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表示光纤连接部件1a的立体图。
[0086]
如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在第一盖部5a和第二盖部8a的外形尺寸不同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叙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对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参考编号的构成要素重复进行说明。
[0087]
如图12所示,光纤连接部件1a具备多个光纤2、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以及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具有:第一基板4;以及第一盖部5a,隔着各玻璃纤维20与第一基板4对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上的第一盖部5a的外形尺寸比z轴方向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盖部5的外形尺寸小。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具有:第二基板7;以及第二盖部8a,隔着各玻璃纤维20与第一基板4和第二基板7对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上的第二盖部8a的外形尺寸比z轴方向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盖部8的外形尺寸大。
[0088]
第二盖部8a的一部分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粘接于各玻璃纤维20和第一基板4,并且第二盖部8a的另一部分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粘接于各玻璃纤维20和第二基板7。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中,第二基板7介由第二盖部8a被固定于第一基板4,因此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1a的强度。
[0089]
接着,以下通过参照图3来对光纤连接部件1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执行了准备工序s1~旋转调芯工序s3之后,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来将各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第一粘接工序s4)。更详细而言,将第一盖部5a隔着各玻璃纤维20配置于第一基板4的保持区域44上(参照图11)。接着,在各玻璃纤维20被第一盖部5a和第一基板4的第一槽部46固定的状态下,将紫外线固化树脂导入第一槽部46和第一基板4与第一盖部5a之间的间隙。之后,通过对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如此,各玻璃纤维20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粘接于第一基板4和第一盖部5a。
[0090]
接着,在第二搭载工序s5中,将在z轴方向上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突出至外部的
多个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之后,在第二粘接工序s6中,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来将多个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如图12所示,将第二盖部8a的一部分隔着各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一基板4上,并且将第二盖部8a的剩余一部分隔着各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二基板7上。接着,在各玻璃纤维20被第二盖部8a和第二基板7固定的状态下,将紫外线固化树脂导入第二基板7与第二盖部8a之间的间隙和第一基板4与第二盖部8a之间的间隙。
[0091]
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以从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侧流入第二盖部8a与第二基板7之间的间隙和第二盖部8a与第一基板4之间的间隙。之后,通过对紫外线固化树脂照射紫外线来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如此,各玻璃纤维20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分别粘接于第二基板7、第二盖部8a以及第一基板4。
[0092]
之后,在研磨工序s7中,对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的端面进行研磨。在这一点上,对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第二基板7的端面72以及第二盖部8a的端面82a进行研磨,使得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第二基板7的端面72以及第二盖部8a的端面82a成为齐平。
[0093]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部件1a的制造方法中,第二基板7介由第二盖部8a被固定于第一基板4,因此,能不设置将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直接地粘接的工序,而是将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a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a相互间接地固定。
[0094]
(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变形例)
[0095]
图13a是表示变形例的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的图。图13b是表示变形例的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的图。
[0096]
也可以将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是具有在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孔部3b的第一孔洞毛细管(hole capillary)。多个玻璃纤维20分别被插入多个第一孔部3b中的对应的一个。如此,多个第一孔部3b分别保持多个玻璃纤维20中的对应的一个。
[0097]
此外,也可以将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是具有在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孔部6b的第二孔洞毛细管。在z轴方向上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突出的多个玻璃纤维20分别被插入多个第二孔部6b中的对应的一个。如此,多个第二孔部6b分别保持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突出的多个玻璃纤维20中的对应的一个。
[0098]
接着,以下参照图3对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被应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的情况下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制造方法简洁地进行说明。
[0099]
在第一搭载工序s2中,将各玻璃纤维20插入多个第一孔部3b中的对应的一个,由此将各光纤2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接着,在执行了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之后,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将各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第一粘接工序s4)。
[0100]
在第二搭载工序s5中,将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b突出的各玻璃纤维20插入多个第二孔部6b中的对应的一个,由此将各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接着,在第二粘接工序s6中,在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将各玻璃纤维20粘接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之后,对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b的端面和各玻璃纤维20的端面22进行研磨。
[0101]
在本变形例中也同样能减少各玻璃纤维20的研磨量,因此能防止通过玻璃纤维20
的研磨工序制造出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纤芯的旋转位置偏离在旋转调芯工序中调整到的所期望的旋转位置的状况。如此,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1的光学特性的光纤连接部件1的制造方法。
[0102]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被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性地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方式只是一个例子,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的变更。如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基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同的范围来确定。
[0103]
在本公开中,光纤是具有多个纤芯的多纤芯光纤,但光纤不被限定于多纤芯光纤。在这一点上,只要光纤的玻璃纤维具有相对于其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即可,光纤的构造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保偏光纤2a应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来代替光纤2。在这一点上,保偏光纤2a具有玻璃纤维20a和覆盖玻璃纤维20a的树脂被覆部(未图示)。玻璃纤维20a可以具有:一对应力赋予部26a;纤芯24a,配置于一对应力赋予部26a之间,供信号光传播;以及包层23a,覆盖一对应力赋予部26a和纤芯24a。在将保偏光纤2a应用于光纤连接部件来代替光纤2的情况下,能提供一种能以低串扰连接保偏光纤的光纤连接部件。
[0104]
此外,在本公开中,多个光纤是未相互粘接的多个单芯光纤,但本发明不被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间歇粘接型光纤带120中所包括的多个光纤2b应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来代替光纤2。在间歇粘接型光纤带120中,沿着z轴方向间歇地设有作为邻接的光纤2b未粘接的区域的非粘接区域122。通过将间歇粘接型光纤带120中所包括的各光纤2b应用于光纤连接部件1,能在将各光纤2b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之前容易地将各光纤2b分离。
[0105]
此外,间歇粘接型光纤带也可以是在z轴方向(长尺寸方向)上交替地设有各光纤相互完全分离的完全分离区域和各光纤相互粘接的粘接区域的间歇粘接型光纤带。在该情况下,无需在将各光纤搭载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的工序之前另行设置将各光纤分离的工序。
[0106]
此外,在本公开的说明中,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能保持光纤即可,其构造不被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和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也可以是圆筒状插芯或mt(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插芯。
[0107]
附图标记说明
[0108]
1、1a:光纤连接部件
[0109]
2、2a、2b:光纤
[0110]
3、3a、3b:第一光纤保持构件
[0111]
3b:第一孔部
[0112]
4:第一基板
[0113]
5、5a:第一盖部
[0114]
6、6a、6b:第二光纤保持构件
[0115]
6b:第二孔部
[0116]
7:第二基板
[0117]
8、8a:第二盖部
[0118]
20、20a:玻璃纤维
[0119]
21:树脂被覆部
[0120]
22:端面
[0121]
23、23a:包层
[0122]
24、24a:纤芯
[0123]
25:标记
[0124]
26a:应力赋予部
[0125]
43、44:保持区域
[0126]
46:第一槽部
[0127]
76:第二槽部
[0128]
120:间歇粘接型光纤带
[0129]
122:非粘接区域。
技术特征:1.一种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一个或多个光纤的工序,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所述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所述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所述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所述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搭载工序,以从所述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并且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搭载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旋转调芯工序,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第一粘接工序,使用第一粘接剂来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第二搭载工序,以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第二粘接工序,使用第二粘接剂来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粘接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及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成为齐平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保持构件粘接工序,将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相互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基板,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以及第一盖部,隔着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基板,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以及第二盖部,隔着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所述第一搭载工序包括:以从所述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分别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并且从所述第一基板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搭载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粘接工序包括:将所述第一粘接剂设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内,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被粘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盖部,所述第二搭载工序包括:以从所述第一基板突出至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分别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中的对应的一个保持的方式,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粘接工序包括:
将所述第二粘接剂设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内,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被粘接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盖部,所述进行研磨的工序包括: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所述第二基板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盖部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盖部的端面成为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置,在所述第二粘接工序中,所述第二粘接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盖部之间,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介由所述第二盖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一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二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是间歇粘接型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个光纤。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是未相互粘接的多个单芯光纤。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分别是具有多个纤芯的多纤芯光纤。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分别是保偏光纤。10.一种光纤连接部件,具备:一个或多个光纤,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具有玻璃纤维和覆盖所述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所述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所述树脂被覆部露出,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且具有在与所述玻璃纤维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不是轴对称的构造;第一光纤保持构件,以从所述树脂被覆部露出的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以及第二光纤保持构件,以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面齐平。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基板,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
槽部;以及第一盖部,隔着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基板,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以及第二盖部,隔着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是多个光纤,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槽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在所述多个光纤各自的端部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一槽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槽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二槽部。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置,所述第二基板介由所述第二盖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一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一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具备第二孔洞毛细管,所述第二孔洞毛细管具有分别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纤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纤是多个光纤,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在所述多个光纤各自的端部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一孔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是相互平行地排列并且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玻璃纤维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多个第二孔部。
技术总结本发明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光纤(2)的工序,所述光纤(2)具有玻璃纤维(20)和覆盖所述玻璃纤维的树脂被覆部(21);以从第一光纤保持构件突出至外部的方式,将光纤搭载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的工序;旋转调芯工序,调整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使用第一粘接剂来将玻璃纤维(20)粘接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的工序;以从所述第一光纤保持构件(3)突出至外部的玻璃纤维(20)在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将所述玻璃纤维(20)搭载于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的工序;使用第二粘接剂来将所述玻璃纤维(20)粘接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6)的工序;以及对所述玻璃纤维的端面(22)和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72)进行研磨,使得所述玻璃纤维的端面(22)与所述第二光纤保持构件的端面(72)成为齐平的工序。持构件的端面(72)成为齐平的工序。持构件的端面(72)成为齐平的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森岛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