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面光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体架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及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增长迅速,尤其是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由于其适用于饮用水库、水电站水库、近海水域及极寒地区等多种场景,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水面光伏漂浮系统是构建水上光伏电站必不可少的结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的纯浮体结构一般是由主浮体和走道浮体拼接而成。其中,主浮体连接于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光伏组件架设于主浮体上,并且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的安装间距需要与光伏组件的宽度尺寸相适配。目前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光伏组件的架设,大都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的主浮体连接相邻两个走道浮体,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光伏组件的架设需求,然而更换新规格的主浮体必然会增加成本。因此,目前急需寻求一种无需更换主浮体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安装间距调节的浮体架构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体架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及光伏电站,以使得浮体架构无需更换主浮体的规格也可实现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安装间距的调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浮体架构,应用于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包括:
4、多个平行布置的走道浮体,所述走道浮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走道浮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浮体连接部,且在所述走道浮体对应光伏铺设区的走道段上,相邻两个所述浮体连接部的间距被构造成按照第一规格间距和第二规格间距依次交替布置,所述第一规格间距与所述第二规格间距不相等,且二者均小于光伏组件的长度规格尺寸;
5、多个等长的主浮体,所述主浮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走道浮体的浮体连接部上;
6、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走道浮体分别定义为第一走道浮体和第二走道浮体,所述第一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与所述第二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或第二规格间距正对。
7、可选地,所述走道浮体包括沿直线依次首尾对拼连接的多个浮体构件,所述浮体构件具有两种长度规格,且分别为第一规格浮体和第二规格浮体,所述第一规格浮体和所述第二规格浮体在所述走道浮体对应光伏铺设区的走道段上依次交替布置;
8、其中,所述第一规格浮体的有效连接长度与所述第一规格间距相等,所述第二规格浮体的有效连接长度与所述第二规格间距相等,且所述浮体连接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对拼位置。
9、可选地,所述浮体连接部被构造成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对拼连接结构。
10、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对拼连接结构被构造成抱耳式连接结构。
11、可选地,所述抱耳式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走道浮体的两侧布置。
12、可选地,所述抱耳式连接结构的顶面和/或底面,与其对应连接的两个所述浮体构件围设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卡合位、第二卡合位和第三卡合位;
13、所述主浮体的端部设置有卡合部,当所述主浮体连接至所述浮体连接部后与所述走道浮体呈垂直布置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位卡合;当所述主浮体连接至所述浮体连接部后与所述走道浮体呈第一预设倾角布置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位卡合;当所述主浮体连接至所述浮体连接部后与所述走道浮体呈第二预设倾角布置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三卡合位卡合。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规格间距为a,所述第二规格间距为b,则a与b满足关系式b=0.6a,或满足关系式a=3b。
15、可选地,所述主浮体被构造成沿直线首尾依次对拼连接的多个子浮体。
16、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浮体架构,应用于水面光伏漂浮系统,该浮体架构具体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走道浮体和多个等长的主浮体,其中,走道浮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沿走道浮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浮体连接部,且在走道浮体对应光伏铺设区的走道段上,相邻两个浮体连接部的间距被构造成按照第一规格间距和第二规格间距依次交替布置,第一规格间距与第二规格间距不相等,且二者均小于光伏组件的长度规格尺寸;主浮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走道浮体的浮体连接部上;相邻两个走道浮体分别定义为第一走道浮体和第二走道浮体,第一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与第二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或第二规格间距正对。该浮体架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走道浮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沿走道浮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浮体连接部,且在走道浮体对应光伏铺设区的走道段上,相邻两个浮体连接部的间距被构造成按照第一规格间距和第二规格间距依次交替布置,第一规格间距与第二规格间距不相等,且二者均小于光伏组件的长度规格尺寸,相邻两个走道浮体分别定义为第一走道浮体和第二走道浮体,当第一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与第二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正对布置时,通将一种规格的主浮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走道浮体的浮体连接部上,可以使得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的间隔尺寸满足一种规格的光伏组件的宽度尺寸安装需求;当第一走道浮体上的第一规格间距与第二走道浮体上的第二规格间距正对布置时,通将同一规格的主浮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走道浮体的浮体连接部上,可以使得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的间隔尺寸满足另一种规格的光伏组件的宽度尺寸安装需求。相比于传统的浮体架构的结构形式,上述浮体架构,可以在不更换主浮体的规格的前提下,仅需调节两个走道浮体对应方式,即可使得相邻两个走道浮体之间的安装间距具有两种不同的间距,从而能够满足两种宽度规格的光伏组件的安装需求,有助于降低成本。
17、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包括浮体架构和安装于所述浮体架构的光伏组件,所述浮体架构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浮体架构。由于上述浮体架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浮体架构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8、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包括水面光伏漂浮系统,所述水面光伏漂浮系统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由于该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水面光伏漂浮系统的光伏电站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一种浮体架构,应用于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浮体(1)包括沿直线依次首尾对拼连接的多个浮体构件,所述浮体构件具有两种长度规格,且分别为第一规格浮体(11)和第二规格浮体(12),所述第一规格浮体(11)和所述第二规格浮体(12)在所述走道浮体(1)对应光伏铺设区(3)的走道段上依次交替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连接部(10)被构造成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对拼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对拼连接结构被构造成抱耳式连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耳式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走道浮体(1)的两侧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耳式连接结构的顶面和/或底面,与其对应连接的两个所述浮体构件围设形成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内设置有第一卡合位(131)、第二卡合位(132)和第三卡合位(13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格间距(101)为a,所述第二规格间距(102)为b,则a与b满足关系式b=0.6a,或满足关系式a=3b。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体(2)被构造成沿直线首尾依次对拼连接的多个子浮体。
9.一种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包括浮体架构和安装于所述浮体架构的光伏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架构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浮体架构。
10.一种光伏电站,包括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光伏漂浮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