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硫化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2.橡胶成型的过程主要为三个步骤:1、把橡胶料填入模腔;2、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时间下完成硫化;3、打开模具取出产品。原有工艺设备大都是一个工位一副模具进行硫化生产,当模具在开模取产品时,设备合模加热区只能等待产品取出,模具再入出时才能工作,如此,浪费了加热能耗和时间,其次,在硫化过程中,需要先模具内注入橡胶,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只能等,导致硫化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硫化效率高、能耗低以及并能实现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
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包括:
5.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接模机构,所述接模机构用于盛接模具、将模具抬升以及开启模具;
6.上合模机构,设于底座上,当接模机构距离底座的高度高于上合模机构的底部时,上合模机构将接模机构上的模具转移至上合模机构的内部;
7.下合模机构,活动设于上合模机构与底座之间,所述下合模机构与上合模机构可将两个模具锁紧,所述下合模机构可将两个模具分离,并可将其中一个模具推送至接模机构上。
8.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上合模机构包括固定台以及上移模架,所述固定台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导柱连接,所述固定台与上移模架连接,所述上移模架内还滑动设有接引框,所述接引框可穿出上移模架。
9.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接引框上设有接引块,所述上移模架内设有上导柱,所述上导柱穿过接引块,所述上移模架上设有上缸体,所述上缸体上设有与接引块连接的上缸杆,所述接引框上设有定位销。
10.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下合模机构包括活动台以及设于活动台上的下移模件,所述活动台上设有将叠放在下移模件上的两个模具分离的分离件,所述第一导柱活动穿过活动台,所述下移模件可相对分离件移动。
11.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下移模件包括设于活动台上的一对勾板以及用于承载模具的下移板,所述下移板位于两个勾板之间,所述下移板与勾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台上设有用于带动下移板移动的下缸体。
12.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分离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下移模件的两侧,每个所述分离件均包括位于活动台上方的分离架,所述分离架两端
的下方设有分离杆,所述活动台的侧边设有分离套,所述分离杆活动穿过分离套。
13.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每个所述分离架上均设有分离缸体,所述分离缸体上活动设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销。
14.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分离杆数量相同的分离柱,所述分离柱位于对应分离杆的正下方。
15.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接模机构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接模架,所述接模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抬升模具的抬升件,所述接模架内设有将模具开启的分模机构。
16.在上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中,所述抬升件包括与接模架连接的接模缸体,所述接模缸体上设有接模杆,所述接模杆上设有接模块,所述接模块上设置具有防脱压板的防脱缸体,所述接模块上开设有接模槽,所述接模块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活动穿过接模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的硫化装置可对三幅模具进行循环硫化成型,有效提高该硫化装置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对设备的投资成本,并降低了厂房场地的使用成本。
19.2、本发明的硫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人们将第一模具内取成品时,抬升缸体推动抬升柱上升,使得抬升柱推动下合模机构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向上合模机构压制,使得第二模具与上合模机构的底部分离,此时,便可实现第二模具处于硫化状态,第三模具处于成型状态,如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每个模具的加热能耗。
20.3、在硫化过程中,第二模具处于上合模机构内时,会被第一次压制,当第二模具被转移至下合模机构后,会被第二次压制,如此,便可进一步的提高该硫化装置的成品率。
21.4、通过分模机构与接模机构的配合使用,便可将模盖从模体上分离,以方便人们将第一模具内的成品取出。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上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下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接模机构与分模机构的组合图。
27.图6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9.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包括底座100、接模机构200、上合模机构300以及下合模机构400。
30.在本发明中,在初始状态下,将位于接模机构200上的模具称为第一模具,将位于
上合模机构300内的模具称为第二模具,将位于下合模机构400内的模具称为第三模具。
31.在本发明中,每个模具形状结构以及规格均相同,每个模具包括均模体610与模盖620,所述模盖620与模体610的一侧铰接,所述模体610两侧均设有延伸耳612,所述模盖620上设有注料孔621,所述模体610的侧面上设有用于穿杆540穿过的穿槽611,在延伸耳612上开设有接引孔612a。
32.底座100上设有接模机构200,所述接模机构200用于盛接模具、将模具抬升以及开启模具,上合模机构300设于底座100上,当接模机构200距离底座100的高度高于上合模机构300的底部时,上合模机构300将接模机构200上的模具转移至上合模机构300的内部,下合模机构400活动设于上合模机构300与底座100之间,所述下合模机构与上合模机构可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锁紧,所述下合模机构400可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分离,并可将其中一个模具推送至接模机构200上,所述底座100上设有抬升缸体130,所述抬升缸体130上活动设有抬升柱131,所述抬升柱131位于下合模机构400的正下方,在工作过程中,当人们将第一模具内成品拿走时,抬升缸体130推动抬升柱131上升,使得抬升柱131推动下合模机构400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向上压制,使得第二模具与上合模机构300的底部分离,同时,盛接机构将第一模具抬升,当接模机构200距离底座的高度高于上合模机构300的底部时,上合模机构300伸出并盛接住第一模具,当压制完成后,抬升缸体130带动抬升柱131下降,接模机构200也下降复位至初始状态,此时,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随下合模机构400下降,且当下合模机构400下降至一定位移时,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分离,此时,第二模具静止不动,第三模具随下合模机构400继续下降,当下合模机构400下降至最低端时,下合模机构400将第三模具推送至接模机构200上,与此同时,上合模机构300带动第一模具缩回至下合模机构400的正上方,此后,接模机构200带动第三模具上升至一段高度后,下合模机构400缩回至上合模机构300的正下方,如此,人们便可将第三模具上的成品顺利取出,重复上述操作,便可实现该硫化装置对三个模具的循环制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对设备的投资成本。
33.如图1—图3所示,上合模机构300包括固定台310以及上移模架320,所述固定台310与底座100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导柱110连接,所述固定台310与上移模架320连接,所述上移模架320内还滑动设有接引框330,所述接引框330可穿出上移模架320,接引框330上设有接引块331,所述上移模架320内设有上导柱321,所述上导柱321穿过接引块331,所述上移模架320上设有上缸体322,所述上缸体322上设有与接引块331连接的上缸杆322a,所述接引框330上设有定位销332,当上合模机构300接引第一模具时,上缸体322将上缸杆322a推出,因上缸杆322a与接引框330连接,使得接引框330与接引块331沿着上导柱321的轨迹定向移动,直至接引框330从上移模架320内伸出并移动至第一模具的正下方,以使得定位销332恰好位于接引孔612a的正下方,当接模机构200复位至初始位置后,接引框330接住第一模具,并且接引框330上的定位销332插进对应的接引孔612a内,此后,当下合模机构400将第三模具推出时,上缸体322便会同时带动上缸杆322a做复位运动,直至第一模具恰好位于固定台310的正下方,当要对第二模具进行硫化处理时,人们需要将抬升缸体130再次推动抬升杆与下合模机构400上升,直至第三模具推动第二模具向上移动,直至第二模具的上端面抵住固定台310并且第二模具与接引框330上的定位销332分离,如此,不仅能使固定台310内的物料通过注料孔621注入至模体610与模盖620之间,还能避免接引框330在伸出上
移模架320时,接引框330不与上移模架320接触,具体的,接引框330以及接引框330上的接引块331均不会与第二模具上的延伸耳612接触,从而确保接引框330能够顺利盛接第一模板。
34.如图1—图4所示,下合模机构400包括活动台410以及设于活动台410上的下移模件420,所述活动台410上设有将叠放在下移模件420上的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分离的分离件430,所述第一导柱110活动穿过活动台410,所述下移模件420可相对分离件430移动,其中,抬升柱131与活动台410连接,当接引框330伸出上移模架320,并且抬升柱131带动活动台410下降时,分离件430由于重力会贴设在活动台410上,使得分离件430、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会同时随活动台410的下降而下降,且当活动台410下降至移动距离后,分离件430便会停止下降,此后,抬升柱131与活动台410的下降速度会变慢,当活动台410继续下降一定距离后,即,分离件430的顶部与第三模具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后,分离件430的顶部向内合拢,如此,当活动台410继续下降至一定距离后,两个分离件430的顶部便会支撑住第二模具,如此,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便会分离,之后,当活动台410下降至最低端时,下移模件420便会带动第三模具移动,并且不会与第二模具以及分离件430接触。
35.下移模件420包括设于活动台410上的一对勾板421以及用于承载模具的下移板422,所述下移板422位于两个勾板421之间,所述下移板422与勾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台410上设有用于带动下移板422移动的下缸体423,当活动台410下降至最低端时,下缸体423便会推动下移板422沿着两个勾板421的轨迹定向移动,如此,便可将位于下移板422上的第三模具移送至接模机构200处。
36.分离件43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下移模件420的两侧,每个所述分离件430均包括位于活动台410上方的分离架431,所述分离架431两端的下方设有分离杆432,所述活动台410的侧边设有分离套411,所述分离杆432活动穿过分离套411,底座100上设有与分离杆432数量相同的分离柱120,所述分离柱120位于对应分离杆432的正下方,每个所述分离架431上均设有卡位缸体431a,所述卡位缸体431a上活动设有分离板431b,所述分离板431b上设有至少两个卡销431c。
37.在进行硫化过程中,当下移板422被下缸体423带回至初始位置后,抬升柱131推动活动台410上升,而下移板422会优先接触到第三模具,并推动第三模具上升,直至分离板431b上的卡销431c与接引孔612a分离,即,第三模具上的延伸耳612与分离板431b分离,且当活动台410继续带动下移板422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分离架431便会重新贴住活动台410,如此,活动台410便会继续带动整个分离件430同步上升,且当第三模板向上穿过接引框330的内部时,卡位缸体431a带动分离板431b缩回,使得分离板431b与对应延伸耳612的正下方相互错开,并使得分离板431b不与下移板422接触。
38.当要实现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的分离时,人们需先控制活动台410下降,因分离架431受重力作用,使得分离架431贴设在活动台410上,如此,整个分离件430、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都会随活动台410下降,此后,当分离杆432抵住分离柱120时,因分离杆432活动穿过分离套411,分离杆432与分离架431连接,分离套411与活动台410固连,如此,分离杆432便会相对底座100静止不动,分离套411随活动台410相对分离杆432向下移动,即,实现分离架431与活动台410的分离,并使得此时的分离架431不会在相对底座100错位移动,且当分离架431与第三模具分离时,位于分离架431上的卡位缸体431a将分离板431b推出,直至位于
分离板431b上的卡销431c位于第二模具对应的接引孔612a的正下方,而在过程中,活动台410继续带动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缓慢下降,且分离板431b上的卡销431c插入对应的接引孔612a内时,分离板431b支撑住第二模具两侧的延伸耳612,如此,当第三模具继续下降时,第二模具便会与第三模具分离,以使得下移板422抵达最低端时,下移板422能够顺利带动第三模具移动。
39.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接模机构200包括与底座100连接的接模架210,所述接模架210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抬升模具的抬升件220,所述接模架210内设有将模具开启的分模机构500,具体的,抬升件220包括与接模架210连接的接模缸体221,所述接模缸体221上设有接模杆222,所述接模杆222上设有接模块223,所述接模块223上设置具有防脱压板225的防脱缸体224,所述接模块223上开设有接模槽223b,所述接模块223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柱223a,所述第二导柱223a活动穿过接模架210,当第三模具位于最低端时,接模缸体221将接模杆222完全缩回,使得第三模具上的延伸耳612所在的平面恰好高于接模块223所在的平面,使得当下移板422被推出至指定位置时,第三模具上的延伸耳612便可顺利到达对应接模块223的正上方,因两个延伸耳612与模体610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要小于两个接模槽223b之间的距离,两个延伸耳612的边沿处之间距离恰好等于两个接模槽223b之间的距离,使得当接模缸体221将接模杆222推出时,两个延伸耳612便会顺利卡进对应的接模槽223b内,此时的第三模具便会转变成第一模具,以进行下一个循环,之后,接模缸体221继续将接模杆222与接模块223抬升一定高度,以使得第一模具与下移板422分离,当分离完成时,下移板422复位,此后,防脱缸体224将防脱压板225推出,从而将第一模具上的延伸耳612压制在对应的接模槽223b内,之后,分模机构500便会将模体610与模盖620进行分离,以方便人们将第一模具内硫化后的成品取出,然后,接模缸体221继续将接模杆222推出,直至第一模具的底面高于接引框330所在的平面,当接引框330能够顺利盛接第一模具后,接模缸体221再次将接模杆222完全缩回,并重复下一个循环。
40.分模机构500包括设于接模架210下方的分模缸体510,所述分模缸体510上设有分模杆520,所述分模杆520上设有分模板530,所述分模板530上设有至少一个穿杆540,所述分模板530的下方设有第三导柱550,所述第三导柱550活动穿过接模架210,当第一模具被防脱压板225与接模块223夹持后,分模缸体510将分模杆520推出,使得分模板530与穿杆540同时竖直向上移动,而此时第一模具上的模体610的各个穿孔恰好位于对应穿杆540的正上方,如此,穿杆540便会顺利穿过穿孔,并推动模盖620开启,以方便人们拿去第一模具内成品,当人们收集完成后,分模缸体510带动分模杆520复位,以使得模盖620重新盖在模体610上。
41.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2.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4.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接模机构,所述接模机构用于盛接模具、将模具抬升以及开启模具;上合模机构,设于底座上,当接模机构距离底座的高度高于上合模机构的底部时,上合模机构将接模机构上的模具转移至上合模机构的内部;下合模机构,活动设于上合模机构与底座之间,所述下合模机构与上合模机构可将两个模具锁紧,所述下合模机构可将两个模具分离,并可将其中一个模具推送至接模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模机构包括固定台以及上移模架,所述固定台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导柱连接,所述固定台与上移模架连接,所述上移模架内还滑动设有接引框,所述接引框可穿出上移模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引框上设有接引块,所述上移模架内设有上导柱,所述上导柱穿过接引块,所述上移模架上设有上缸体,所述上缸体上设有与接引块连接的上缸杆,所述接引框上设有定位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合模机构包括活动台以及设于活动台上的下移模件,所述活动台上设有将叠放在下移模件上的两个模具分离的分离件,所述第一导柱活动穿过活动台,所述下移模件可相对分离件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移模件包括设于活动台上的一对勾板以及用于承载模具的下移板,所述下移板位于两个勾板之间,所述下移板与勾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台上设有用于带动下移板移动的下缸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下移模件的两侧,每个所述分离件均包括位于活动台上方的分离架,所述分离架两端的下方设有分离杆,所述活动台的侧边设有分离套,所述分离杆活动穿过分离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离架上均设有分离缸体,所述分离缸体上活动设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销。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分离杆数量相同的分离柱,所述分离柱位于对应分离杆的正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模机构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接模架,所述接模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抬升模具的抬升件,所述接模架内设有将模具开启的分模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件包括与接模架连接的接模缸体,所述接模缸体上设有接模杆,所述接模杆上设有接模块,所述接模块上设置具有防脱压板的防脱缸体,所述接模块上开设有接模槽,所述接模块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活动穿过接模架。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模具循环运功的硫化装置,属于硫化系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硫化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硫化装置可对三幅模具进行循环硫化,有效提高该硫化装置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对设备的投资成本,其次,本发明的硫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人们将第一模具内成品拿走时,抬升缸体推动抬升柱上升,使得抬升柱推动下合模机构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向上压制,使得第二模具与上合模机构分离,如此,便不会浪费固定台的加热能耗。浪费固定台的加热能耗。浪费固定台的加热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 李若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剑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