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02-26  163


1.本发明涉及炼钢转炉终点成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冶炼工业的发展,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生产节奏的加快,对转炉钢水成分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通过人工加入的控制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生产及钢水质量和成分的要求,人工经验的加入方式存在差异性、不可靠性。因此自动化控制合金加入,使合金及时、精确地加入钢包内,已成为必然趋势要求,可以有效改变以往依靠人工经验加入方式,减少人为差异性。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通过人工加入的控制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生产及钢水质量和成分的要求,人工经验的加入方式存在差异性和不可靠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
7.s2、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调整合金插板阀的开阀时间节点;
8.s3、开启插板阀后加入合金;
9.s4、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
10.s5、计算是否符合内控标准。
11.优选的,所述s1利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主要是对投料的动作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并且以实现目标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以合金补加成本最低为原则,完成出钢过程的合金加料。
12.优选的,所述s2和s3中本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开阀后启动插板阀2~5秒后自动关闭,第二次开阀后加入剩余部分合金,以实现合金加入自动化控制,提高钢水质量降低成本。
13.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包括以下两个模式:
14.(1)、模式一,第一次开阀节点30秒,第二次开阀节点65秒;
15.(2)、模式二,第一次开阀节点15秒,第二次开阀节点45秒。
16.合金加入量少可选用模式一开阀方式,hrb系列,此类钢种合金量偏大,可以选用模式二,既保证合金加入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合金不化等现象。
17.优选的,所述s4中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主要计算的是碳、硅和锰成分。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
19.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投料的动作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并且以实现目标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以合金补加成本最低为原则,完成出钢过程的合金加料。主要通过摇炉角度及出钢时间、钢种变化对应进行不同自动合金物料加入方式,以实现合金加入自动化控制,提高钢水质量降低成本。以出钢时间、钢种变化,针对不同钢种设置不同合金加入方式。并根据出钢时间长短对自动合金加入模式进行调整,以实现合金自动准确加入,稳定钢水质量。首先可以实现解决因人经验的差异性导致合金加入时机及方式对成分的影响,其次自动控制加入更精准可靠,达到精准稳定配加的目的,有利于钢水成本及质量的控制,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
23.s2、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调整合金插板阀的开阀时间节点;
24.s3、开启插板阀后加入合金;
25.s4、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
26.s5、计算是否符合内控标准。
27.s1利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主要是对投料的动作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并且以实现目标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以合金补加成本最低为原则,完成出钢过程的合金加料。
28.s2和s3中基于出钢时间、钢种变化对应进行不同自动合金物料加入方式,调节人机界面加料参数,调整合金插板阀的开阀时间节点,本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开阀后启动插板阀2~5秒后自动关闭,第二次开阀后加入剩余部分合金,以实现合金加入自动化控制,提高钢水质量降低成本。
29.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包括以下两个模式:
30.(1)、模式一,第一次开阀节点30秒,第二次开阀节点65秒;
31.(2)、模式二,第一次开阀节点15秒,第二次开阀节点45秒。
32.合金加入量少可选用模式一开阀方式,hrb系列,此类钢种合金量偏大,可以选用模式二,既保证合金加入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合金不化等现象。
33.自动控制开阀节点可以通过人机操作界面调整,根据出钢时间长短进行优化,使自动控制实用性、适应性都更强,满足各种钢种的需求。
34.同时通过自动加合金解决人工加合金对成分质量的影响,同时减少人工劳动力,根据冶炼钢种变化及合金特点,选用不同参数加合金方式,同时开阀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增强了特殊情况下的实用性、适应性,使合金加入更精准可靠,达到精准稳定配加的目的,更有利于钢水成本及质量的控制,对钢水成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5.s4中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主要计算的是碳、硅和锰成分。
36.通过实验,本发明具有以下实施例:
37.实施例1:1211036炉次,钢种hrb400e-3,采用模式二合金加入方式,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出钢15秒后系统第一次开启插板阀加入合金,5秒后关闭,出钢至45秒后第二次打开插板阀加入剩余部分合金,进cas成分碳: 0.22%,硅:0.37%,锰:1.30%,符合内控标准。
38.实施例2:21111201炉次,钢种hrb400e-3,采用模式二合金加入方式,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出钢15秒后系统第一次开启插板阀加入合金,5秒后关闭,关闭阀后,剩余合金操作人员采取人工加入方式加入,进cas成分碳: 0.20%,硅:0.37%,锰:1.26%,少量合金未化,不符合内控标准。
39.实施例3:21111301炉次,钢种非hrb系列,采用模式一合金加入方式,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出钢15秒后系统第一次开启插板阀加入合金,5 秒后关闭,关闭阀后,剩余合金操作人员采取人工加入方式加入,进cas成分碳:0.19%,硅:0.37%,锰:1.25%,少量合金未化,不符合内控标准。
40.实施例4:21111301炉次,钢种非hrb系列,采用模式一合金加入方式,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出钢15秒后系统第一次开启插板阀加入合金,5 秒后关闭,出钢至45秒后第二次打开插板阀加入剩余部分合金,进cas成分碳: 0.22%,硅:0.37%,锰:1.31%,少量合金未化,符合内控标准。
41.综上所述:根据出钢时间长短对自动合金加入模式进行调整,以实现合金自动准确加入,稳定钢水质量,其次自动控制加入更精准可靠,达到精准稳定配加的目的,有利于钢水成本及质量的控制,对钢水成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4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s2、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调整合金插板阀的开阀时间节点;s3、开启插板阀后加入合金;s4、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s5、计算是否符合内控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利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主要是对投料的动作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并且以实现目标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以合金补加成本最低为原则,完成出钢过程的合金加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和s3中本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开阀后启动插板阀2~5秒后自动关闭,第二次开阀后加入剩余部分合金,以实现合金加入自动化控制,提高钢水质量降低成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分两个阶段加入合金包括以下两个模式:(1)、模式一,第一次开阀节点30秒,第二次开阀节点65秒;(2)、模式二,第一次开阀节点15秒,第二次开阀节点45秒。合金加入量少可选用模式一开阀方式,hrb系列,此类钢种合金量偏大,可以选用模式二,既保证合金加入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合金不化等现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主要计算的是碳、硅和锰成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S2、出钢前操作人员按启动按钮,调整合金插板阀的开阀时间节点;S3、开启插板阀后加入合金;S4、计算转炉中CAS的含量;S5、计算是否符合内控标。该转炉出钢自动加合金的方法,用PLC设备及人机界面操作进行配料、投料的动作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并且以实现目标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以合金补加成本最低为原则,完成出钢过程的合金加料,首先可以实现解决因人经验的差异性导致合金加入时机及方式对成分的影响,其次自动控制加入更精准可靠,达到精准稳定配加的目的,有利于钢水成本及质量的控制,对钢水成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钢水成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赵龙 肖毅鹏 潘佳 王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