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救援连挂机构。
背景技术:
1、在轨道列车中,司机室端通常设置结构复杂的前端牵引梁结构,安装全自动或半自动车钩,实现列车重联和救援。针对高速列车,为满足流线型造型,端部还需设置复杂的开闭机构,实现端部车钩连挂。上述结构导致轨道列车端部较重,尤其针对司机室较长的车体结构,第一个转向架承载工况较为恶劣。
2、伴随着轨道列车种类的增多,上述结构复杂的司机室前端结构可能超出列车的需求,例如,对于仅有救援工况,无重联和碰撞吸能要求的轨道列车,且这些结构导致列车重量较大,影响快速救援的需求的实现。
3、因此,如何实现车辆前端结构的简洁化和轻量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救援连挂机构,有利于实现车辆前端结构的简洁化和轻量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包括前端救援模块,用于设置在第一车辆的前端;所述前端救援模块包括第一车钩和第一车体结构;所述第一车体结构包括头罩和车钩安装座;所述头罩上设置开闭口,所述开闭口上转动连接有开闭罩,以通过翻转开合所述开闭口;当打开所述开闭口后,所述第一车钩可经所述开闭口与其他车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车钩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的前端,且所述第一车钩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长度保持不变。
4、优选地,所述开闭罩关闭所述开闭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车钩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且被所述开闭罩盖住。
5、优选地,所述第一车钩包括第一车钩主体和第一中心柱;所述第一中心柱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车钩安装座;所述第一车钩主体的后端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一中心柱,并可绕所述第一中心柱的轴线进行回转运动。
6、优选地,所述第一车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车体结构还包括均设于所述头罩后侧的骨架结构和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后端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前端,所述车钩安装座固定于两个所述纵梁的前端;两个所述纵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前补强板,所述第一前补强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纵梁,且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的后表面;所述纵梁的上下两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前补强板分别形成螺母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车钩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车钩安装座,并在对应的所述螺母安装空间容纳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母。
8、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车钩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车钩,所述第二车钩用于设置在第二车辆的后端;所述第二车钩的后端具有第一连接套和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侧壁;在所述第一车钩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后,所述锁定结构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并连接以锁定所述第一车钩。
9、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套、锁栓、弹性件和解钩手柄;所述第二连接套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锁栓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套内,所述解钩手柄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栓,所述解钩手柄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连接套并沿第一翻转方向翻转时,可带动所述锁栓脱出所述第一连接套,进而所述第一车钩可与所述第二车钩分离;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解钩手柄和所述锁栓之间,所述弹性件可提供弹力,以使所述锁栓向所述第一连接套中伸入。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侧连接挂钩;所述解钩手柄沿所述第一翻转方向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后,所述挂钩可连接以定位所述解钩手柄,从而定位所述锁栓。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后端设置喇叭状导向口,和/或,所述第一车钩的前端端头为凸锥形导向头;所述第二车钩包括第二车钩主体和第二中心柱,第二中心柱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车钩主体的前端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二中心柱,所述第一连接套设于所述第二车钩主体中。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车钩的前端设置防转槽,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侧面凸出设置防转块,所述第一车钩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的过程中,所述防转槽套住并沿着所述防转块滑动,以避免所述第一车钩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套中转动。
13、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包括前端救援模块,用于设置在第一车辆的前端;前端救援模块包括第一车钩和第一车体结构;第一车体结构包括头罩和车钩安装座;头罩上设置开闭口,开闭口上转动连接有开闭罩,以通过翻转开合开闭口;当打开开闭口后,第一车钩可经开闭口与其他车辆连接,其中,第一车钩连接于车钩安装座的前端,且第一车钩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长度保持不变。
14、该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包括前端救援模块,通过翻转开闭罩即可打开或关闭开闭口,第一车钩连接于车钩安装座,在打开开闭罩时,直接经开闭口连接另一个车辆上的第二车钩,前端救援模块结构简单,可简化其应用的第一车辆的车辆前端结构并减轻重量。另外,前端救援模块适配性连接前方车辆上的第二车钩,可确保车辆之间顺利连挂,无需要求第一车钩具有前后方向的长度调整功能,可实现快速连挂。另外,前端救援模块尤其适用于具有救援工况,无重联和碰撞吸能要求的轨道列车。
1.一种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救援模块(1),用于设置在第一车辆的前端;所述前端救援模块(1)包括第一车钩(2)和第一车体结构(3);所述第一车体结构(3)包括头罩(32)和车钩安装座(31);所述头罩(32)上设置开闭口(321),所述开闭口(321)上转动连接有开闭罩(322),以通过翻转开合所述开闭口(321);当打开所述开闭口(321)后,所述第一车钩(2)可经所述开闭口(321)与其他车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车钩(2)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的前端,且所述第一车钩(2)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长度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罩(322)关闭所述开闭口(321)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车钩(2)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且被所述开闭罩(322)盖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钩(2)包括第一车钩主体(21)和第一中心柱(22);所述第一中心柱(22)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所述第一车钩主体(21)的后端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一中心柱(22),并可绕所述第一中心柱(22)的轴线进行回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钩(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结构(3)还包括均设于所述头罩(32)后侧的骨架结构(33)和两个纵梁(34);两个所述纵梁(34)的后端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33)的前端,所述车钩安装座(31)固定于两个所述纵梁(34)的前端;两个所述纵梁(3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前补强板(361),所述第一前补强板(36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纵梁(34),且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的后表面;所述纵梁(34)的上下两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前补强板(361)分别形成螺母安装空间(37),所述第一车钩(2)通过第一螺栓(23)固定于所述车钩安装座(31),并在对应的所述螺母安装空间(37)容纳与所述第一螺栓(23)配合的第一螺母(2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车钩(2)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车钩(4),所述第二车钩(4)用于设置在第二车辆的后端;所述第二车钩(4)的后端具有第一连接套(46)和锁定结构(42),所述锁定结构(4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套(46)的侧壁;在所述第一车钩(2)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46)后,所述锁定结构(42)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46)并连接以锁定所述第一车钩(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42)包括第二连接套(421)、锁栓(422)、弹性件(424)和解钩手柄(423);所述第二连接套(421)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套(46),所述锁栓(422)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套(421)内,所述解钩手柄(423)通过连接轴(426)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栓(422),所述解钩手柄(423)的一端抵住所述第二连接套(421)并沿第一翻转方向翻转时,可带动所述锁栓(422)脱出所述第一连接套(46),进而所述第一车钩(2)可与所述第二车钩(4)分离;所述弹性件(424)设于所述解钩手柄和所述锁栓(422)之间,所述弹性件(424)可提供弹力,以使所述锁栓(422)向所述第一连接套(46)中伸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421)的外侧连接挂钩(425);所述解钩手柄(423)沿所述第一翻转方向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后,所述挂钩(425)可连接以定位所述解钩手柄(423),从而定位所述锁栓(42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46)的后端设置喇叭状导向口(461),和/或,所述第一车钩(2)的前端端头为凸锥形导向头(211);所述第二车钩(4)包括第二车钩主体(41)和第二中心柱(44),第二中心柱(44)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车钩主体(41)的前端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二中心柱(44),所述第一连接套(46)设于所述第二车钩主体(4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救援连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钩(2)的前端设置防转槽(212),所述第一连接套(46)的内侧面凸出设置防转块(465),所述第一车钩(2)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46)的过程中,所述防转槽(212)套住并沿着所述防转块(465)滑动,以避免所述第一车钩(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套(46)中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