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 :混合动力汽车 (hev) 、纯电 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新能源汽车由于驱动动力的类型不同,相比较普通汽车,会更加依赖充电桩充电。
2、目前的公共充电桩大多需要安装于室外,但室外的充电桩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在温度过高充电桩内部容易因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同时在阴雨天时充电桩的内部容易进水导致其损坏。因此,提出了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在温度过高充电桩内部容易因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同时在阴雨天时充电桩的内部容易进水导致其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体、防护机构、散热机构以及密封机构;
4、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的设置有安装座,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模块,所述主体的前侧壁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左侧边沿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柜门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开关,所述柜门的上部固定的设置有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体的两侧侧壁中部均固定的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外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的外侧边沿固定的设置有把手,所述充电枪的底部输入端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侧壁,所述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充电桩使用时将充电枪由充电接口拔出,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的内部,通过控制屏可以控制充电参数,当需要检修时,可以转动开关将柜门打开,便于对其进行维修,通过两侧的散热机构可以在主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自动进行散热,通过防护机构和密封机构可以在阴雨天时对主体进行防护和密封,避免主体内部进水导致短路。
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与所述主体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台,所述积液槽的顶部固定的设置有滤板,所述积液槽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一对斜坡,一对所述斜坡的连接处凸起于所述积液槽的两侧边沿,所述滤板的截面形状和所述积液槽顶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积液槽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孔。在阴雨天时,雨水进入积液槽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滤板可以使得外界的杂物沿滤板滚落,避免外界的杂物进入积液槽的内部,雨水进入积液槽后沿出液孔排出。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的顶部与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底部与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端的外部,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活动端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活动端的内部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和所述主体的顶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部环绕的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当降雨量较大时,此时积液槽内部的进水量大于排水量,使得积液槽的重力增加,升降台顶部的活动端受到向下的推力开始向下运动,此时升降台内部的第一伸缩杆缩短,其第一复位弹簧压缩,对积液槽产生向上的推力,当降雨量较小时积液槽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7、进一步的,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四周边沿处垂直的设置有若干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穿过所述主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主体的顶部四周边沿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转动的套设有外套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轴外部的所述外套环外侧对称的设置有一对第一侧板,前后两侧所述连接轴外部的所述外套环外侧对称的设置有一对第二侧板,相邻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边沿之间连接有柔性防水帘,所述外套环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竖杆的底部高度与所述外套环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所述外套环的内侧中部之间水平的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积液槽向下运动时同时带动竖杆向下运动,使得竖杆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向下转动,带动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连接的外套环绕连接轴均开始向远离主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主体顶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张开,同时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柔性防水帘张开,对主体进行防护,避免雨水沿主体的外侧壁流入充电接口,导致充电电路短路。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侧壁中部,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所述散热孔的内部固定的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散热孔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充电模块的一端固定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环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架的中心固定的设置有电机。通过散热孔可以对主体进行散热,防尘网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主体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触发钮,所述安装环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的内侧壁垂直设置,所述支架的内端固定的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主体的顶部垂直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内壁滑动的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底部填充有热敏液,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的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触发钮的正下方。当主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时,活塞杆内部的热敏液受热膨胀,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使得推杆对触发钮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电机启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散热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内端外侧壁固定的设置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防尘网的内侧,所述输出轴的外端贯穿所述防尘网延伸至所述散热孔的外侧,所述输出轴的外端侧壁垂直的设置有若干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散热孔的半径,所述清洁杆朝向所述防尘网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若干清洁刷。电机启动后驱动输出轴开始转动,带动叶片开始转动,从而产生向散热孔外部的风力,使得主体内部的热量沿散热孔排出,从而降低主体内部的温度,输出轴转动时同时带动清洁杆开始转动,使得清洁杆外部的清洁刷随之转动,从而对防尘网进行清洁,避免防尘网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一对侧滑板,所述侧滑板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散热孔的底部,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外侧壁与所述侧滑板的两侧边沿连接处开设有侧滑槽,所述侧滑板的长和宽均大于所述散热孔的直径。在阴雨天时,通过侧滑板可以将散热孔密封,避免溅起的水流沿散热孔进入主体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侧滑板的顶部边沿两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底部边沿之间转动的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孔的两侧,所述第三伸缩杆与所述侧滑板的顶部边沿和所述第一侧板底部边沿垂直设置。在第二侧板升起时,带动其底部边沿连接的第三伸缩杆向上运动的同时绕侧滑板的顶部边沿向外转动,此时第三伸缩杆带动侧滑板沿侧滑槽向上滑动,从而将散热孔密封。
13、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底端内侧壁固定的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呈倒“l”型设置,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垂直的连接有横杆,所述推杆的侧壁竖直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所述横杆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滑动连接,所述横杆的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在阴雨天时,散热孔被密封,此时竖杆向下运动,带动传动杆随之向下运动,使得传动杆底部连接的横杆在连接槽内向下运动,直至横杆运动至连接槽的底部,由于此时横杆受到向下的推力远大于推杆受到的向上的推力,使得推杆固定,从而保证散热孔密封时电机处于关闭状态,避免造成能源浪费,节约能源。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有防护装置,使得在阴雨天降雨量较大时,积液槽向下运动,同时带动竖杆向下运动,使得竖杆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向下转动,带动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连接的外套环绕连接轴均开始向远离主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主体顶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张开,同时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柔性防水帘张开,对主体进行防护,避免雨水沿主体的外侧壁流入充电接口,导致充电电路短路。
16、2. 本发明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有散热机构,当主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时,活塞杆内部的热敏液受热膨胀,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使得推杆对触发钮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后驱动输出轴开始转动,带动叶片开始转动,从而产生向散热孔外部的风力,使得主体内部的热量沿散热孔排出,从而降低主体内部的温度,输出轴转动时同时带动清洁杆开始转动,使得清洁杆外部的清洁刷随之转动,从而对防尘网进行清洁,避免防尘网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17、3. 本发明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在第二侧板升起时,带动其底部边沿连接的第三伸缩杆向上运动的同时绕侧滑板的顶部边沿向外转动,此时第三伸缩杆带动侧滑板沿侧滑槽向上滑动,从而将散热孔密封,避免溅起的水流沿散热孔进入主体的内部。
18、4.本发明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有传动杆,使得在阴雨天时,散热孔被密封,此时竖杆向下运动,带动传动杆随之向下运动,使得传动杆底部连接的横杆在连接槽内向下运动,直至横杆运动至连接槽的底部,由于此时横杆受到向下的推力远大于推杆受到的向上的推力,使得推杆固定,从而保证散热孔密封时电机处于关闭状态,避免造成能源浪费,节约能源。
1.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防护机构、散热机构以及密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积液槽(11),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与所述主体(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台(12),所述积液槽(11)的顶部固定的设置有滤板(15),所述积液槽(11)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一对斜坡,一对所述斜坡的连接处凸起于所述积液槽(11)的两侧边沿,所述滤板(15)的截面形状和所述积液槽(11)顶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2)包括固定端(17)与活动端(18),所述活动端(18)的顶部与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17)的底部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端(18)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端(17)的外部,所述固定端(17)和所述活动端(18)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所述固定端(17)和所述活动端(18)的内部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第一伸缩杆(19),所述第一伸缩杆(19)的顶端与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9)的底端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9)与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和所述主体(1)的顶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9)的外部环绕的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槽(11)的底部四周边沿处垂直的设置有若干竖杆(21),所述竖杆(21)的底端穿过所述主体(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顶部四周边沿均设置有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的外部转动的套设有外套环(23),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轴(22)外部的所述外套环(23)外侧对称的设置有一对第一侧板(10),前后两侧所述连接轴(22)外部的所述外套环(23)外侧对称的设置有一对第二侧板(13),相邻所述第一侧板(10)和所述第二侧板(13)的边沿之间连接有柔性防水帘,所述外套环(23)与所述主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24),所述竖杆(21)的底部高度与所述外套环(23)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竖杆(21)的底端与所述外套环(23)的内侧中部之间水平的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孔(28),所述散热孔(28)开设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侧壁中部,所述散热孔(28)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0)的下侧,所述散热孔(28)的内部固定的设置有防尘网(32),所述散热孔(28)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环(31),所述安装环(31)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充电模块(14)的一端固定的设置有安装架(33),所述安装架(33)与所述安装环(31)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架(33)的中心固定的设置有电机(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4)的底部设置有触发钮(46),所述安装环(3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39),所述支架(39)与所述主体(1)的内侧壁垂直设置,所述支架(39)的内端固定的连接有活塞杆(40),所述活塞杆(40)与所述主体(1)的顶部垂直设置,所述活塞杆(4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内壁滑动的连接有活塞(41),所述活塞腔的底部填充有热敏液,所述活塞(41)的顶部固定的连接有推杆(42),所述推杆(42)位于所述触发钮(46)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4)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散热孔(28),所述电机(34)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35),所述输出轴(35)的内端外侧壁固定的设置有若干叶片(36),所述叶片(36)位于所述防尘网(32)的内侧,所述输出轴(35)的外端贯穿所述防尘网(32)延伸至所述散热孔(28)的外侧,所述输出轴(35)的外端侧壁垂直的设置有若干清洁杆(37),所述清洁杆(37)的长度小于所述散热孔(28)的半径,所述清洁杆(37)朝向所述防尘网(32)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若干清洁刷(3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一对侧滑板(29),所述侧滑板(29)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散热孔(28)的底部,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外侧壁与所述侧滑板(29)的两侧边沿连接处开设有侧滑槽(30),所述侧滑板(29)的长和宽均大于所述散热孔(28)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板(29)的顶部边沿两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0)底部边沿之间转动的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7),所述第三伸缩杆(27)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孔(28)的两侧,所述第三伸缩杆(27)与所述侧滑板(29)的顶部边沿和所述第一侧板(10)底部边沿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1)的底端内侧壁固定的连接有传动杆(26),所述传动杆(26)呈倒“l”型设置,所述传动杆(26)的底端垂直的连接有横杆(44),所述推杆(42)的侧壁竖直的开设有连接槽(43),所述横杆(4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槽(43)的内部,所述横杆(44)远离所述传动杆(26)的一端与所述推杆(42)滑动连接,所述横杆(44)的远离所述传动杆(2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4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