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罩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5  4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机罩,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罩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汽车发动机通常安装于汽车车身的前部,并配备有汽车发动机机罩。

2、对于越野车,其处于恶劣工况下发动机舱内的热量聚集,传统机罩的封闭结构无法实现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越野车发动机机舱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机罩及车辆。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机罩,包括:

3、内板,设有凸框,所述凸框的内框口贯通所述内板,所述凸框的侧框壁设有与所述内框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

4、外板,连接于所述内板,以使所述外板、所述内板的本体以及所述凸框的侧框壁合围成供介质流通的介质通道,所述外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介质通道以及所述第一开口依次连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对应的弱化区。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弱化区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板的本体的厚度。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板为碳纤维内板,所述弱化区的碳纤维布铺层层数小于所述内板其他区域的碳纤维布铺层层数。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板还包括第一加强区和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所述弱化区以及所述第二加强区沿车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弱化区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加强区以及第二加强区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板设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至少绕设于所述凸框的设有第一开口的侧框壁,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阶梯面靠近于所述凸框,所述阶梯结构形成所述介质通道的壁面。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沿、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阶梯面以及所述内板本体的高度依次降低。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板设有连通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靠近于所述发动机机罩的头部,所述第二开口靠近于所述发动机机罩的尾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介质通道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介质通道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

13、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的发动机机罩。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罩,包括内板以及外板,内板设有凸框,凸框可以形成外板的支撑结构,凸框的内框口贯通内板,可以对发动机机罩减重,凸框的侧框壁设有与内框口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外板连接于内板,以使外板、内板的本体以及凸框的侧框壁合围成供介质流通的介质通道,外板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介质通道以及第一开口依次连通。

15、第一开口位于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开口连通于内框口,可降低内板在该位置处的强度,在车辆碰撞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预设的区域变形吸能,保护行人安全;还可避免机罩后移侵入驾驶室。第一开口、介质通道以及第二开口连通,因此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可顺着第一开口、介质通道扩散,再由外板的第二开口顺畅排出,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16、由此可知,本申请设有供热空气流通的介质通道,机舱内的热空气可通过内板的第一开口、介质通道以及外板的第二开口运动至车外,提高发动机机舱的散热效果。第一开口既作为发动机机罩的弱化结构,又作为散热通道的入口,简化了发动机机罩的结构,提高了集成度,节省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对应的弱化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板的本体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为碳纤维内板,所述弱化区的碳纤维布铺层层数小于所述内板其他区域的碳纤维布铺层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还包括第一加强区和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所述弱化区以及所述第二加强区沿车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弱化区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加强区以及第二加强区与车身长度方向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设有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至少绕设于所述凸框的设有第一开口的侧框壁,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阶梯面靠近于所述凸框,所述阶梯结构形成所述介质通道的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沿、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阶梯面以及所述内板本体的高度依次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设有连通于所述介质通道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靠近于所述发动机机罩的头部,所述第二开口靠近于所述发动机机罩的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介质通道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介质通道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罩。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罩,解决现有技术越野车发动机舱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动机机罩包括:内板,设有凸框,所述凸框的内框口贯通所述内板,所述凸框的侧框壁设有与所述内框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凸框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外板,连接于所述内板,以使所述外板、所述内板的本体以及所述凸框的侧框壁合围成供介质流通的介质通道,所述外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介质通道以及所述第一开口依次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机罩设有供热空气流通的介质通道,机舱内的热空气可通过内板的第一开口、介质通道以及外板的第二开口运动至车外,提高发动机机舱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31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