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2  7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具体为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1、真空增压铸造,是一种在真空浇注后再加压凝固的铸造方法。金属液流动性较高,可浇注薄壁复杂铸件,组织致密,质量高,设备制造费用较反压铸造低,应用较为广泛。

2、如中国专利cn109732060b公开了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包括增压铸造机、机器人、铸件冷却单元、工装库、铸件抓取工装及铸件输送单元;铸件冷却单元包括水箱和安装在水箱上的铸件定位机构;铸件定位机构包括托架导向机构、托架驱动机构以及浸水托架,浸水托架设置在水箱上;托架驱动机构驱动浸水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并浸入到水箱中;工装库内放置有多套铸件抓取工装,铸件抓取工装包括连接臂、托盘、托盘驱动机构、托盘导向机构及夹爪驱动机构;连接臂用于安装在机器人的机械手上,托盘安装在连接臂上;托盘驱动机构驱动托盘在托盘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上运动;夹爪驱动机构安装在托盘的顶面上。

3、上述专利中,虽然通过铸件切边单元和锯切单元解决了铸造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在对工件处理时,冷却、切边和锯断等加工较为独立,在完成其中一个步骤后,需要利用机械臂夹持工件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切换,整体操作较为复杂,工件的往复移动,延长了整体的加工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冷却、切边和锯断等加工较为独立,在完成其中一个步骤后,需要利用机械臂夹持工件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切换,整体操作较为复杂,工件的往复移动,延长了整体的加工耗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通过电信号连接有切割单元一和切割单元二,所述切割单元一包括液压缸一、连接件一和导向架一,所述液压缸一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一,所述固定件一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一一端贯穿固定件一后与导向架一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架一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一,所述切割单元二包括连接件二、导向架二和液压缸三,所述连接件二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二,所述连接件二底部与导向架二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架二一侧与液压缸三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三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二,所述固定件二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

3、所述加工台顶部设置有打磨单元,所述打磨单元包括打磨盘、支撑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顶部与液压缸二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二一端贯穿支撑架后与打磨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打磨单元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防护罩、电机一和皮带轮,所述防护罩一侧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内部安装有皮带本体。

5、优选的,所述皮带本体与两个皮带轮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一侧与加工台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另一个所述皮带轮内部贯穿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件。

7、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外环面通过气囊连接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外环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

8、优选的,所述防滑条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散热鳍片、限位板和液压推杆,所述散热鳍片底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内部贯穿插设有冷却管。

9、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一端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顶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底部固定连通有水箱。

10、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与液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顶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侧与加工台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通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壁与冷却管另一端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加工台顶部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导向条、电机二和清洁条,所述导向条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条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导向条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清洁条之间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清洁条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一侧与导向条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条底部与加工台滑动连接,所述加工台内壁一侧卡合有收集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中,连接件一底部与导向架一固定连接,连接件二底部与导向架二固定连接,利用液压缸一和液压缸三可分别驱动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移动,使切割刀一和切割刀二分别与工件的不同位置接触,实现对工件两端的切边和锯断,利用打磨盘可对工件右侧打磨,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工位切换和工件移动,从而可减少加工耗时,提高工件整体的加工效率。

15、2、本发明中,散热鳍片底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冷却管贯穿插设在散热鳍片内,利用水泵可加速冷却管内部的水流动,从而可对散热鳍片进行降温,加速散热鳍片与工件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对工件的冷却效果,减少工件表面的热量残留,液压推杆可驱动限位板升降,从而在工件安装和拆卸时进行支撑辅助。

16、3、本发明中,导向条底部与加工台固定连接,导向条一侧与清洁条滑动连接,利用导向条和导向杆可为清洁条的移动进行导向,提高清洁条移动的平稳性,利用清洁条可对加工台和限位板顶部进行清扫,从而减少碎屑在加工台和限位板顶部的残留,利用收集筐可对碎屑进行快速收集,便于后续碎屑的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包括加工台(2),所述加工台(2)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4)通过电信号连接有切割单元一(1)和切割单元二(7),所述切割单元一(1)包括液压缸一(11)、连接件一(13)和导向架一(14),所述液压缸一(1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一(12),所述固定件一(12)底部与加工台(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一(11)一端贯穿固定件一(12)后与导向架一(14)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架一(14)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13),所述连接件一(13)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一(15),所述切割单元二(7)包括连接件二(71)、导向架二(73)和液压缸三(74),所述连接件二(7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二(72),所述连接件二(71)底部与导向架二(7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架二(73)一侧与液压缸三(74)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三(7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二(75),所述固定件二(75)底部与加工台(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6)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防护罩(31)、电机一(32)和皮带轮(33),所述防护罩(31)一侧与加工台(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31)内部安装有皮带本体(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34)与两个皮带轮(33)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33)一端与电机一(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32)一侧与加工台(2)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皮带轮(33)内部贯穿插设有连接轴(35),所述连接轴(35)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51)外环面通过气囊连接有弹性限位件(352),所述弹性限位件(352)外环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353)和弧形限位条(3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353)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8),所述冷却机构(8)包括散热鳍片(81)、限位板(83)和液压推杆(85),所述散热鳍片(81)底部与限位板(83)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81)内部贯穿插设有冷却管(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82)一端固定连通有水泵(84),所述水泵(84)顶部与限位板(83)固定连接,所述水泵(84)底部固定连通有水箱(8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顶部与液压推杆(8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85)顶部与限位板(8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一侧与加工台(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86)顶部固定连通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壁与冷却管(82)另一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2)顶部设置有清扫机构(5),所述清扫机构(5)包括导向条(51)、电机二(52)和清洁条(53),所述导向条(51)底部与加工台(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条(51)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扇(21),所述导向条(51)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4),所述导向杆(54)与清洁条(53)之间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条(53)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一端与电机二(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52)一侧与导向条(51)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条(53)底部与加工台(2)滑动连接,所述加工台(2)内壁一侧卡合有收集筐(2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铸造自动化系统,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本发明中,连接件一底部与导向架一固定连接,连接件二底部与导向架二固定连接,利用液压缸一和液压缸三可分别驱动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移动,使切割刀一和切割刀二分别与工件的不同位置接触,实现对工件两端的切边和锯断,利用打磨盘可对工件右侧打磨,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工位切换和工件移动,从而可减少加工耗时,提高加工效率;散热鳍片底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冷却管贯穿插设在散热鳍片内,利用水泵可加速冷却管内部的水流动,从而提高对工件的冷却效果,减少工件表面的热量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柯冬华,俞定来,谢大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华锐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30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