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4-09  7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应用,具体为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胃黏膜中,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感染率更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

2、现有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或四联疗法。这些治疗方案虽然在短期内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首先,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使得治疗效果逐年下降。其次,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副作用较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部分患者在完成标准治疗后仍存在复发的风险,需要进行多次治疗,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

3、鉴于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以期能够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为此本发明提出了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治疗方案中存在的耐药性增加、药物副作用大以及不适合特殊人群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配制芪连芩英汤,芪连芩英汤包括黄芪、黄连、黄芩、半夏、厚朴和蒲公英;

4、s2、按照一定重量比例范围配制芪连芩英汤:

5、s3、将各中药饮片切细磨碎,用8-12倍药材体积的水浸泡1-2h,进行三次煎煮,分别煎煮25-35min、25-35min和15-25min,滤出药液合并,常压蒸发浓缩至原药材质量与煎液体积比为1:1;

6、s4、测定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为25-35g/l;

7、s5、将幽门螺旋杆菌稀释至0.4-0.6麦氏比浊单位后按1:5至1:15比例再稀释,制备三种药物浓度培养基,接种培养,35-39℃下分别在0、5-7、23-25小时取样稀释并接种,35-39℃培养22-26小时后计数菌落。

8、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配制芪连芩英汤按以下重量比例配制:黄芪10-20g、黄连10-20g、黄芩10-20g、半夏5-15g、厚朴5-15g、蒲公英10-30g。

9、优选的,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s3.1、浸泡:将各中药饮片切细磨碎,用8-12倍药材体积的水浸泡1-2h;

11、s3.2、第一次煎煮:将浸泡后的药材煎煮25-35min,滤出药液;

12、s3.3、第二次煎煮:加水浸没药材3-4cm,煎煮25-35min,滤出药液;

13、s3.4、第三次煎煮:再加水浸没药材1-1.5cm,煎煮15-25min,滤出药液;

14、s3.5、合并与浓缩:将三次滤液合并,常压蒸发,浓缩至原药材质量与煎液体积比为1:1。

15、优选的,所述s4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s4.1、制备药物琼脂培养基;

17、s4.2、接种菌液:

18、将受试菌稀释成浓度为106-108cfu/ml的菌悬液;

19、用微量移液器吸取0.5-1.5μl接种于含药平板,最终接种菌量约每个接种点含103-105个菌;

20、s4.3、培养与观察:

21、将平板倒置于35℃培养箱内培养16-20h;

22、观察结果,以肉眼未见细菌明显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

23、优选的,所述s4.1步骤中制备药物琼脂培养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4、s4.11、准备培养基:

25、准备若干三角烧瓶,每个烧瓶加入20-30ml融化的肉汤琼脂培养基;

26、s4.12、稀释药液:

27、在第一个烧瓶中加入20-30ml100%中药水煎液,使其浓度为0.4-0.6g/ml;

28、混匀后取出20-30ml,加入第二个烧瓶,依次进行倍比稀释,直至达到所需浓度范围25-35g/l。

29、优选的,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s5.1、制备菌悬液:

31、取适量的幽门螺旋杆菌标准菌株,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其稀释至0.4-0.6麦氏比浊单位,含菌量为1.0-2.0×108cfu/ml;

32、再按1:5至1:15的比例稀释,使其含菌量为1.0-2.0×107cfu/ml备用;

33、s5.2、制备三种不同含药浓度的培养基;

34、s5.3、菌悬液接种与培养:

35、在每个浓度的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菌悬液;

36、置于35-39℃培养箱中培养;

37、s5.4、取样与稀释:

38、分别在0小时、5-7小时、23-25小时取样;

39、对取样进行1:5至1:15的比例稀释;

40、s5.5、稀释后的菌液接种与培养:

41、将稀释后的菌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

42、涂匀,35-39℃培养22-26h;

43、s5.6、菌落计数:

44、培养22-26小时后进行菌落计数。

45、优选的,所述s5.2步骤中三种不同含药浓度的培养基为制备含药浓度为0.4×mic-0.6×mic、0.8×mic-1.2×mic和1.8×mic-2.2×mic的肉汤培养基。

46、本发明提供了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7、1、本发明芪连芩英汤由黄芪、黄连、黄芩、半夏、厚朴和蒲公英组成,各药材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有效阻止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耐药性产生。

48、2、本发明芪连芩英汤属于中药复方,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患者,尤其适合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不适合抗生素治疗的特殊群体,具备较低的副作用风险,并且在长时间使用中未见显著耐药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三联或四联抗生素治疗方案常伴有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技术特征:

1.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配制芪连芩英汤按以下重量比例配制:黄芪10-20g、黄连10-20g、黄芩10-20g、半夏5-15g、厚朴5-15g、蒲公英10-3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步骤中制备药物琼脂培养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2步骤中三种不同含药浓度的培养基为制备含药浓度为0.4×mic-0.6×mic、0.8×mic-1.2×mic和1.8×mic-2.2×mic的肉汤培养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芪连芩英汤,芪连芩英汤包括黄芪、黄连、黄芩、半夏、厚朴和蒲公英;S2、按照一定重量比例范围配制芪连芩英汤:S3、将各中药饮片切细磨碎,用8‑12倍药材体积的水浸泡1‑2h,进行三次煎煮,分别煎煮25‑35mi n、25‑35mi n和15‑25mi n,滤出药液合并,常压蒸发浓缩至原药材质量与煎液体积比为1:1;S4、测定芪连芩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为25‑35g/L。通过制备芪连芩英汤,在其中药药理作用下,经过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有效阻止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耐药性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王小兵,王长城,栗浩哲,吕顶明,陈慧颖,张瑞霞,张德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9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