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泡脚属于足浴的一种,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研究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水泡脚时对脚部末梢神经的温热刺激作用,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从而加快入眠,使睡眠加深。
2、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具有保健功效的泡脚包,虽然添加有多味中药,但其功效较差,难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人们知晓不同中药组方具有不同药用功效,想要有针对性地对某种症状起到很好的缓解甚至治愈效果,必须选用特定的中药组方。此外,现有泡脚包一般直接采用多味中药粉碎而成,而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浸出速度相对较慢或者水并不是其良溶剂,导致这些有效成分无法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中药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中药的利用率,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其作用效果,缩短起效时间,从而快速缓解病症。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4、
5、本发明在本领域已知的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七味中药(艾叶、川乌、羌活、威灵仙、五加皮、徐长卿、细辛)基础上加入白蒺藜和疬子草,白蒺藜的已知功效是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疬子草的已知功效是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经试验发现这两味中药的适量添加可以提高泡脚包的使用效果。而白蒺藜和疬子草的已知功效并未给出将这两味中药用于制备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的技术启示,发明人是通过上百个配方的筛选才获得本发明所述配方,且单独添加白蒺藜或疬子草不会实质性改变泡脚包的使用效果。
6、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艾叶、川乌、羌活、白蒺藜、威灵仙、五加皮、疬子草、徐长卿和细辛粉碎后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进行挥发油提取,得到挥发油和残渣i;
8、(2)将残渣i用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固液分离,得到提取液和残渣ii;
9、(3)将残渣ii干燥,粉碎,得到粉体i;
10、(4)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经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柱色谱分离,收集洗脱液;
11、(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粉碎,得到粉体ii;
12、(6)将挥发油、粉体i和粉体ii充分混合后用无纺布包装,得到中药泡脚包。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溶剂提取法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采用提取物和残渣制备泡脚包,并结合泡脚包在使用过程中的热水浸泡,实现中药所含水溶性有效成分和油溶性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利用率,增加泡脚包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改善泡脚包的使用效果。
1.一种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经散寒和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泡脚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co2作为萃取剂,萃取压力为10~30mpa,萃取温度为30~50℃,萃取时间为0.5~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g:(20-100)ml,每次提取时间为0.5~2h,提取次数为1~3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为过滤或离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5~6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色谱分离采用体积浓度为20~60%的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大孔吸附树脂、ab-8大孔吸附树脂、dm130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烘箱干燥或真空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