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中医学关注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互动关系。在疾病康复过程中,中医凭借其整体观念的理论优势,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人群或不同类型的失眠症状制定相应的中医调理方案。现有的中医调理方案依赖于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和随机应用,导致生成的中医调理方案与患者病情适配度不高。并且,每个设计者的语言描述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调理方案的实施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中医调理方案与患者病情的适配度,降低方案实施的困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第一病例数据;
4、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问卷编写规则构建目标问卷;
5、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所述目标问卷构建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
6、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信息基础分;
7、根据所述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失眠因素判断,得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包括失眠病因判断结果、中医证型判断结果和中医体质判断结果;
8、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和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
9、根据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调节所述中医调理方案,所述效果评价跟踪信息包括所述中医调理方案应用于所述目标对象时产生的效果信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病例数据,包括:
11、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二病例数据;
12、将患有失眠的第二病例数据作为所述第一病例数据,每个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均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患者诊断信息、患者疾病症状表现信息、患者过往疾病信息、患者历史用药信息、患者生化信息、患者体质判定结果、患者中医证候以及患者医疗用药信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问卷编写规则构建目标问卷,包括:
14、对所述第一病例数据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
15、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和所述问卷编写规则构建中西失眠问卷;
16、对所述中西失眠问卷进行填写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17、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对所述中西失眠问卷进行修订,生成所述目标问卷。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所述目标问卷构建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包括:
19、将所述第一病例数据输入所述目标问卷,得到模拟回答问卷信息;
20、获取所述模拟回答问卷信息对应的失眠健康程度专家分值;
21、根据所述失眠健康程度专家分值构建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失眠健康程度专家分值构建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包括:
23、根据所述失眠健康程度专家分值确定第一失眠等级;
24、构建所述第一失眠等级对应的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
25、其中,当所述第一失眠等级为重度失眠、中度失眠或轻度失眠时,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26、
27、当所述第一失眠等级为无睡眠障碍时,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28、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和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包括:
30、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失眠等级;
31、根据所述第二失眠等级和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从预设调理方案知识库中选取至少一个子调理方案;
32、根据所有所述子调理方案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调节所述中医调理方案,包括:
34、根据所述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计算所述目标对象的动态活跃分,所述动态活跃分包括每日活跃分和疗程活跃分;
35、根据所述动态活跃分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体变化信息;
36、根据所述身体变化信息调节所述中医调理方案。
3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8、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病例数据;
39、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问卷编写规则构建目标问卷;
40、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所述目标问卷构建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
41、第四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信息基础分;
42、第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失眠因素判断,得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包括失眠病因判断结果、中医证型判断结果和中医体质判断结果;
43、第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和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
44、第七模块,用于根据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调节所述中医调理方案,所述效果评价跟踪信息包括所述中医调理方案应用于所述目标对象时产生的效果信息。
4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7、本申请提出的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通过获取第一病例数据后,根据第一病例数据和问卷编写规则构建目标问卷,并根据第一病例数据和目标问卷构建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后,根据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计算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的初始信息基础分,同时根据目标问卷收集的目标对象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失眠因素判断后得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然后根据初始信息基础分和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生成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从而可以使生成的中医调理方案的描述语言统一,降低方案实施难度,并根据该中医调理方案应用于目标对象时产生的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调节中医调理方案,进而可以有效提高中医调理方案与患者病情的适配度。
1.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病例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问卷编写规则构建目标问卷,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病例数据和所述目标问卷构建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失眠健康程度专家分值构建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计算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信息基础分和所述失眠因素判断结果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中医调理方案,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效果评价跟踪信息调节所述中医调理方案,包括:
8.一种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医调理方案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