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排痰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1、排痰机是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胸部叩击、震颤、定向挤推进行的体位引流,可将长期滞留于肺部或较深层痰液排出体外,除此以外,还可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淤滞松弛呼吸肌,改善全身肌张力,增强呼吸肌力产生咳嗽反射,有利于机体康复;
2、传统的排痰装置一般采用雾化与负压排痰结合的方式排痰,通过将吸痰管插入呼吸道,然后连接吸痰管与负压装置实现负压吸痰,由于负压吸痰每次的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且负压不宜过大,对于呼吸道内痰液量大、黏度大且分布范围广的情况,很难实现彻底的清肺排痰;
3、授权公告号为cn11204388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该清肺排痰装置通过内管将痰液进行有效卷绕并通过负压将其牢固的黏附在内管外壁,内管上的硅胶螺旋片不仅能够增大痰液与内管的接触连接,且通过内管的旋转使得痰液与气管壁产生剪切力,利于痰液和气管的分离。
4、现有技术通过吸痰管配合内管及外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深层痰液吸出,在吸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软管将排痰机与患者气管或口腔相连接,从而保证痰液的顺利排出,但是现有的排痰装置的气管同时是直接散落在病床上,而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以及患者身体在活动时,很容易触碰到软管导致软管对患者口腔及气管造成拉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甚至造成软管直接从患者口腔或气管中脱落,从而影响患者排痰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可以实现通过设置固定组件,挡盘配合限位杆能够对排痰管进行导向延伸,并且能够在适当位置对排痰管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排痰管在吸痰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排痰管自由散落,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排痰管被意外触碰的几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包括排痰机,所述排痰机后侧设置有排痰组件,所述排痰组件包括与排痰机固定连接的排痰管,所述排痰管后端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两组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排痰机右侧设置有卡合组件;
4、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将排痰机与病床扶手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板位于病床扶手正上方,所述连接板内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至连接板下侧并呈弧形结构,所述滑槽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弧形挡板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销轴二,所述排痰管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二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转动连接有销轴一,所述销轴一、销轴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销轴一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呈弧形结构且位于病床扶手正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排痰管后端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贯穿至罩体后侧并与罩体滑动连接,所述内衬管外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外表面呈椭圆形结构且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罩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排痰管采用透明塑料软管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病床扶手外表面贴合接触的卡块,所述卡块呈弧形结构,所述卡块左侧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外表面中部呈圆柱状,所述顶杆外表面右侧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后端贯穿至卡块内侧并与病床扶手相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顶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盘,所述挡盘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平行分布,两组所述挡盘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环形分布,所述排痰管通过限位杆导向至两组挡盘内侧,所述排痰管位于挡盘内侧呈u型结构,所述排痰管从两组限位杆之间导向延伸至挡盘外侧,所述挡盘内侧设置有缓冲组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在挡盘内表面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套管两侧,所述活动槽呈水平分布,所述活动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滑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呈弧形结构,所述弹性板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弹性板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排痰管正上方,所述托板呈半圆环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套管固定连接的囊体,所述囊体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囊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囊体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13、进一步的,所述囊体远离套管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囊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调节板一端与囊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囊体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调压阀。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5、(1)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挡盘配合限位杆能够对排痰管进行导向延伸,并且能够在适当位置对排痰管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排痰管在吸痰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排痰管自由散落,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排痰管被意外触碰的几率;
16、(2)本方案通过设置缓冲组件,通过弹性板形变的张力以及拉簧形变的弹力能够抵消一部分排痰管所受拉力,从而能够对排痰管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排痰管移动更加平稳,进一步的提高了排痰管意外受力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7、(3)本方案通过设置调节组件,通过调节板位置变化带动弹簧进行移动,通过对弹簧进行拉伸或压缩,对囊体形变所需的阻力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缓冲组件的缓冲效果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吸痰管的缓冲需要,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缓冲组件的使用范围;
18、(4)本方案通过设置排痰组件,通过对罩体与垫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使排痰装置既能够满足不同体形患者的排痰需求,提高了排痰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排痰过程中的舒适度;
19、(5)本方案通过设置卡合组件,通过连接板配合弧形挡板对排痰机起到良好的夹持固定效果,能够大大减少排痰过程中排痰机的移动,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排痰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1.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包括排痰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机(11)后侧设置有排痰组件,所述排痰组件包括与排痰机(11)固定连接的排痰管(31),所述排痰管(31)后端固定连接有罩体(35),所述罩体(35)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防滑槽(34),所述防滑槽(34)的数量为两组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排痰机(11)右侧设置有卡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二(17)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下端转动连接有销轴一(15),所述销轴一(15)、销轴二(17)、支撑杆(16)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销轴一(15)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呈弧形结构且位于病床扶手(1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管(31)后端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衬管(32),所述内衬管(32)贯穿至罩体(35)后侧并与罩体(35)滑动连接,所述内衬管(32)外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垫板(33),所述垫板(33)外表面呈椭圆形结构且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罩体(35)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排痰管(31)采用透明塑料软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病床扶手(12)外表面贴合接触的卡块(21),所述卡块(21)呈弧形结构,所述卡块(21)左侧螺纹连接有顶杆(25),所述顶杆(25)外表面中部呈圆柱状,所述顶杆(25)外表面右侧开设有螺纹,所述顶杆(25)后端贯穿至卡块(21)内侧并与病床扶手(12)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5)左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4),所述顶杆(25)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管(26),所述套管(2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盘(22),所述挡盘(2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平行分布,两组所述挡盘(22)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环形分布,所述排痰管(31)通过限位杆(23)导向至两组挡盘(22)内侧,所述排痰管(31)位于挡盘(22)内侧呈u型结构,所述排痰管(31)从两组限位杆(23)之间导向延伸至挡盘(22)外侧,所述挡盘(22)内侧设置有缓冲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在挡盘(22)内表面的活动槽(41),所述活动槽(41)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套管(26)两侧,所述活动槽(41)呈水平分布,所述活动槽(41)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4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滑动杆(4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板(43),所述弹性板(43)呈弧形结构,所述弹性板(43)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45),所述弹性板(43)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44),所述托板(44)位于排痰管(31)正上方,所述托板(44)呈半圆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6)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套管(26)固定连接的囊体(51),所述囊体(5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所述囊体(5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囊体(51)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外科重症患者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51)远离套管(26)一端与滑动杆(42)固定连接,所述囊体(51)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板(54),所述调节板(5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远离调节板(54)一端与囊体(5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囊体(51)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调压阀(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