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弯伸缩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5  11


本发明属于清洁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弯伸缩管。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清洁技术的发展,对清洁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高效,还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业环境,清洁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清洁效率和效果。伸缩管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已成为清洁器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现有技术的伸缩管多采用内部伸缩,正常使用释放时延长管,但是由于内缩尺寸有限,很难再次延长伸缩管时,场景适应性差,且现有的伸缩管只能进行伸缩,结构比较单一,无法适应不同角度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弯伸缩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不同角度需求场景适应性差,伸缩长度受限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弯伸缩管,所述可折弯伸缩管包括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所述第一基管和所述第二基管中至少一者内缩有伸缩杆,所述第一基管一端用于与第一增长管连接,所述第一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基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增长管连接,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管与所述第二基管之间成第一角度,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管与所述第二基管之间成第二角度,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与所述第二基管相互转动向相同的方向靠拢,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与所述第二基管相互转动向相反的方向分离。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管与所述第二基管之间通过旋转转轴转动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弯伸缩管包括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凸出有第一旋转辅助件,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凸出有第二旋转辅助件,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和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的任意一者开设有通孔,另一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基管的径向或所述第二基管的径向平行。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弯伸缩管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内,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内,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和所述第二基管之间还形成有第三角度,所述软管用于在所述第三角度处支撑限定所述第一基管和所述第二基管在所述第三角度处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基管相互套设,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另一端通过通孔或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管相互套设。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上开设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避让槽,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贯穿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上设置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翼子板,每个所述翼子板上均凸出有一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对应穿设在两个所述通孔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翼子板上的两个转轴向相互背离,两个所述翼子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或,两个所述翼子板上的两个转轴相互靠近,两个所述翼子板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被构造为空心转轴,所述转轴的空心与对应的所述翼子板连通,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卡止件,所述卡止件贯穿所述转轴的空心后,被对应的所述翼子板阻挡。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还包括连接板和盖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翼子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的上方,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管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增长管连接,所述第二基管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增长管连接,所述第一基管和所述第二基管中至少一者内缩有伸缩杆。

12、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之间的转动连接,管道可以在不同角度之间自由转换,提高了管道的灵活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效率。且管道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清洁场景和空间布局,提高了管道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可以使得管道在不使用时占用更少的空间,便于存储和携带;(3)本申请不仅可以基于内缩杆实现伸缩,还可以在两个基管的两端外接增长管道,可以实现双重伸缩功能,且本申请不会对增长管的长度造成限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场景需求;(4)本申请中通过转轴设计,使得管道的转动操作更为直接和简便;(5)本申请的软管可以在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之间形成第三角度时提供支撑,确保管道结构在不同角度下的稳定性;(6)侧板和翼子板的设计分散了管道转动时的应力,减少了磨损,从而提高了管道的耐用性;(7)通过在第一辅助件上设置避让槽,可以在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相互转动时,对第二辅助件进行避让,减少因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之间的相互抵接而造成基管的折弯角度不够的问题,扩大基管的折弯角度;(8)通过设置挡板和盖板,提高了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的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伸缩管包括第一基管(1)和第二基管(2),所述第一基管(1)和所述第二基管(2)中至少一者内缩有伸缩杆(8),所述第一基管(1)一端用于与第一增长管连接,所述第一基管(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管(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基管(2)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增长管连接,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管(1)与所述第二基管(2)之间成第一角度,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管(1)与所述第二基管(2)之间成第二角度,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1)与所述第二基管(2)相互转动向相同的方向靠拢,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1)与所述第二基管(2)相互转动向相反的方向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管(1)与所述第二基管(2)之间通过旋转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伸缩管包括第一连接套筒(5)和第二连接套筒(6),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的外侧壁上凸出有第一旋转辅助件(51),所述第二连接套筒(6)的外侧壁上凸出有第二旋转辅助件(61),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51)和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61)的任意一者开设有通孔,另一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基管(1)的径向或所述第二基管(2)的径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伸缩管还包括软管(7),所述软管(7)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内,所述软管(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6)内,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基管(1)和所述第二基管(2)之间还形成有第三角度,所述软管(7)用于在所述第三角度处支撑限定所述第一基管(1)和所述第二基管(2)在所述第三角度处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一端与所述第一基管(1)相互套设,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的另一端通过通孔(52)或转轴(62)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筒(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筒(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管(2)相互套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51)上开设所述通孔(52),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5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53),以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53)之间的避让槽(56),两个所述侧板(53)上均贯穿有所述通孔(52),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61)上设置所述转轴(62),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6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翼子板(63),每个所述翼子板(63)上均凸出有一个所述转轴(62),两个所述转轴(62)对应穿设在两个所述通孔(5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翼子板(63)上的两个转轴(62)向相互背离,两个所述翼子板(63)位于两个所述侧板(53)之间,或,两个所述翼子板(63)上的两个转轴(62)相互靠近,两个所述翼子板(63)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53)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2)被构造为空心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空心与对应的所述翼子板(63)连通,所述第一旋转辅助件(51)还包括第一挡板(54)和第二挡板(55),所述第一挡板(54)和所述第二挡板(55)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53)的外侧,所述第一挡板(54)上设置有卡止件(541),所述卡止件(541)贯穿所述转轴(62)的空心后,被对应的所述翼子板(63)阻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61)还包括连接板(64)和盖板(65),所述连接板(6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翼子板(63),所述连接板(64)上开设有卡槽(641),所述盖板(65)盖设在所述第二旋转辅助件(61)的上方,所述盖板(65)上设置有卡扣(651),所述卡扣(651)与所述卡槽(641)相互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弯伸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管(1)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增长管连接,所述第二基管(2)通过第二连接件(4)与第二增长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弯伸缩管,包括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第一基管和第二基管中至少一者内缩有伸缩杆,第一基管一端用于与第一增长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管转动连接,第二基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增长管连接,第一状态时,第一基管与第二基管之间成第一角度,第二状态时,第一基管与第二基管之间成第二角度,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时,第一基管与第二基管相互转动向相同的方向靠拢,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时,第一基管与第二基管相互转动向相反的方向分离。本申请的两段基管可以相对折弯,相互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实现不同角度需求场景的适应性,且,本申请可外接增长管,不会对增长管的长度造成限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场景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扈仁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苏佩伦迪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7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