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梁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动力电池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续航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满足高续航需求,通常将多个电池单体以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以扩大其容量或功率。电池包在反复充电或大功率放电情况下,模组会受热膨胀相互挤压,由此,通常在两个模组之间设置用于抵抗膨胀力的膨胀梁。然而,现有技术的膨胀梁通常是整体铝型材,传热面积大,不利于隔绝膨胀梁两侧的模组的热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梁组件,所述梁组件有效隔绝模组的热量,减少热量在电池包内部的传递,降低热扩散风险,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的梁组件。
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梁组件,用于电池包,包括:梁本体,所述梁本体具有沿所述梁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梁组件,通过梁本体具有沿梁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加强件为多个且位于安装腔内,多个加强件沿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保证梁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使梁组件可以抵抗模组的膨胀力,从而对模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多个加强件沿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减少梁组件的热桥宽度,使得梁组件有效隔绝模组的热量,减少热量在电池包内部的传递,降低热扩散风险,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加强件包括两个第一加强件,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设于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件与同侧的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0mm。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之间的距离为a,与所述第一加强件最近的所述第二加强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的距离为b,其中a<b。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本体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沿所述梁本体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梁位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连接,所述第三梁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梁宽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内弯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梁宽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内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具有多个在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翻边具有多个在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二缺口,多个所述第一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梁本体厚度方向相对设置,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梁本体厚度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壁和多个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壁相抵。
12、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加强件的尺寸。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与所述加强件的尺寸差值为2mm-4mm。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梁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沿所述梁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间隔开,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三梁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所述安装腔的所述第一梁的厚度小于形成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梁的厚度;和/或,形成所述安装腔的所述第二梁的厚度小于形成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二梁的厚度。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所述安装腔的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的厚度至少为2mm;和/或,形成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的厚度至少为3mm。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沿所述梁组件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为沿所述梁组件厚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为沿所述梁组件厚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板与两个所述第一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板和两个所述第二板形成加强通道;包膜,所述包膜用于封堵所述加强通道沿所述梁组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本体部的至少背离彼此的一侧被所述包膜包覆。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膜还包覆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梁组件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还包括: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加强通道内且沿所述梁组件宽度方向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板且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支撑筋为一个或沿所述梁组件厚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三板,沿所述梁组件宽度方向,所述第三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三板为一个或沿所述梁组件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膜与所述本体部粘结连接。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本体为玻璃纤维件。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为陶瓷件。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模组,所述模组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且为间隔开的多个;上述的梁组件,所述梁组件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梁组件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模组。
2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设置梁组件,通过位于安装腔内的多个加强件保证梁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使梁组件可以抵抗模组的膨胀力,从而对模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多个加强件沿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减少传热面积,且加强件之间的间隔打断了热量的直接传递路径,从而减少梁组件的热桥宽度,使得梁组件有效隔绝模组的热量,减少热量在电池包内部的传递,降低热扩散风险,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本体的下表面和所述加强件的下表面平齐且与所述托盘连接。
2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本体与所述托盘粘结连接;和/或,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托盘粘结连接。
2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3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电池包,通过位于安装腔内的多个加强件保证梁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使梁组件可以抵抗模组的膨胀力,从而对模组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同时,在车辆行驶时,电池包会发生振动,通过梁本体能够吸收部分冲击力和震动,以减小模组受到的冲击和震动的频率,从而对模组进行保护,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通过多个加强件沿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减少传热面积,且加强件之间的间隔打断了热量的直接传递路径,从而减少梁组件的热桥宽度,使得梁组件有效隔绝模组的热量,减少热量在电池包内部的传递,降低热扩散风险,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梁组件,用于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件(2)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件(2)包括两个第一加强件(23),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23)分别设于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23)与同侧的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件(2)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件(24),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24)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23)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24)之间的距离为a,与所述第一加强件(23)最近的所述第二加强件(24)与所述第一加强件(23)之间的距离为b,其中a<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1)包括第一梁(11)、第二梁(12)和第三梁(13),所述第一梁(11)和所述第二梁(12)沿所述梁本体(1)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梁(13)位于所述第一梁(11)和所述第二梁(1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梁(11)和所述第二梁(12)连接,所述第三梁(13)沿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梁(11)、所述第二梁(12)和所述第三梁(13)限定出所述安装腔(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1)宽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安装腔(14)内弯折的第一翻边(111),所述第二梁(12)宽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安装腔(14)内弯折的第二翻边(121),所述第一翻边(111)具有多个在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缺口(1111),所述第二翻边(121)具有多个在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二缺口(1211),多个所述第一缺口(1111)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缺口(1211)在所述梁本体(1)厚度方向相对设置,多个所述加强件(2)沿所述梁本体(1)厚度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缺口(1111)的内壁和多个所述第二缺口(1211)的内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缺口(1111)和所述第二缺口(1211)的尺寸均大于所述加强件(2)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缺口(1111)和所述第二缺口(1211)的尺寸与所述加强件(2)的尺寸差值为2mm-4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梁(13)与所述第一梁(11)和所述第二梁(12)沿所述梁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间隔开,所述第一梁(11)、所述第二梁(12)和所述第三梁(13)形成凹槽(15),所述凹槽(15)位于所述第三梁(13)背离所述安装腔(14)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安装腔(14)的所述第一梁(11)的厚度小于形成所述凹槽(15)的所述第一梁(11)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安装腔(14)的所述第一梁(11)和/或所述第二梁(12)的厚度至少为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梁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本体部(21)的至少背离彼此的一侧被所述包膜(22)包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22)还包覆所述本体部(21)沿所述梁组件(100)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22)与所述本体部(21)粘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1)为玻璃纤维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为陶瓷件。
2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1)的下表面和所述加强件(2)的下表面平齐且与所述托盘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1)与所述托盘粘结连接;
2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