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2023-02-23  93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3.

背景技术:

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麻醉,吸入式麻醉已经是国际上主流的动物麻醉方式,相较于传统麻醉,吸入式麻醉具有诱导苏醒迅速、麻醉浓度可控性强、体内代谢率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因而在动物实验或者手术操作中易于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动物的死亡率。
5.在医疗室内进行医护麻醉的过程中,麻醉的面罩部分与患者的面部之间接触难以实现完全密封,麻醉气体易发生部分泄露,在泄露时,需要对麻醉气体进行尾气的净化处理。
6.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直接设置独立的净化设备,不方便配合麻醉面罩进行使用,在引流的过程中,尾气吸收不完全,麻醉气体吸收的充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解决了麻醉气体的引流时吸收稳定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传输管;麻醉面罩,所述麻醉面罩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净化罩,所述净化罩套设安装于所述传输管上,所述净化罩上安装有至少两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开设有至少五组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分布在所述麻醉面罩的侧面,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净化罩内连通;至少两组风机,所述风机镶嵌安装于所述净化罩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固定安装于所述净化罩内。
11.优选的,所述抽气管为l型结构,所述抽气管为医用塑料管。
12.优选的,所述抽气孔的输入端朝向所述麻醉面罩,所述抽气孔的直径为15mm。
13.优选的,所述风机的输入端朝向所述净化罩内,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净化罩外。
14.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由两层不锈钢网架、两层隔离布网和一层活性炭层组成,所述活性炭层被两层隔离布网包裹,两层不锈钢网架套设安装于两层隔离布网外。
15.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厚度为25mm。
16.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丝轴和移动板,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抽气管上,所述调节电机的轴端贯穿所述抽气管,所述调节电机的轴端固定安装有丝轴,所述丝轴的轴端与所述净化罩转动连接,所述丝轴上螺纹安装有移动板;调节滑板,所述调节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调节滑板的表面滑动安装于所述净化罩内,所述调节滑板的顶端贯穿所述净化罩,所述调节滑板的尺寸与所述抽气孔相适配。
17.优选的,所述抽气管内部的宽度为40mm,所述调节滑板的宽度为20mm。
18.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板为橡胶板,紧贴在所述净化罩内。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麻醉面罩安装在患者面部,进行正常的呼吸麻醉医疗;s2伴随着医疗的进行,将净化罩移动至靠近麻醉面罩的位置,净化罩带动两侧的抽气管分布在麻醉面罩的边缘,对麻醉面罩边缘的气体进行抽取;s3抽取的气体通过过滤层的过滤和净化后,吸附空气中的麻醉气体,使得净化后的气体正常的排放至净化罩的外部,维持医疗环境的稳定性。
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通过在传输管上活动安装有净化罩,净化罩通过风机提供抽吸动力来源,通过抽气孔方便对麻醉面罩安装使用时的边缘提供吸气引流的作用,吸气引流后的气体通过抽气管传输至净化罩内,净化罩通过内部的过滤层对吸引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正常的向外排放,维持麻醉面罩安装使用阶段气体正常排放和传输的稳定性,避免麻醉气体外泄后影响医疗的环境。
21.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净化罩部分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优化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缓冲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传输管;2、麻醉面罩;3、净化罩,31、抽气管,311、抽气孔;
4、风机;5、过滤层;6、调节机构,61、调节电机,62、丝轴,63、移动板;7、调节滑板;8、缓冲罩,801、连接管,802、排气孔,81、缓冲斜板;9、加热装置。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净化罩部分的剖视图。
27.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传输管1;麻醉面罩2,所述麻醉面罩2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传输管1的输出端;净化罩3,所述净化罩3套设安装于所述传输管1上,所述净化罩3上安装有至少两组抽气管31,所述抽气管31上开设有至少五组抽气孔311,所述抽气孔311分布在所述麻醉面罩2的侧面,所述抽气管31与所述净化罩3内连通;至少两组风机4,所述风机4镶嵌安装于所述净化罩3上;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固定安装于所述净化罩3内。
28.通过在传输管1上活动安装有净化罩3,净化罩3通过风机4提供抽吸动力来源,通过抽气孔311方便对麻醉面罩2安装使用时的边缘提供吸气引流的作用,吸气引流后的气体通过抽气管31传输至净化罩3内,净化罩3通过内部的过滤层5对吸引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正常的向外排放,维持麻醉面罩2安装使用阶段气体正常排放和传输的稳定性,避免麻醉气体外泄后影响医疗的环境。
29.所述抽气管31为l型结构,所述抽气管31为医用塑料管。
30.抽气管31方便安装在麻醉面罩2的侧面。
31.所述抽气孔311的输入端朝向所述麻醉面罩2,所述抽气孔311的直径为15mm。
32.抽气孔311使用时能够对麻醉面罩2边缘的空气进行抽取,即便出现麻醉气体的泄露,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引流和传输,传输至净化罩3的内部后进行净化。
33.所述风机4的输入端朝向所述净化罩3内,所述风机4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净化罩3外。
34.风机4使用时连接外界的电源,为抽气引流提供动力的来源。
35.所述过滤层5由两层不锈钢网架、两层隔离布网和一层活性炭层组成,所述活性炭层被两层隔离布网包裹,两层不锈钢网架套设安装于两层隔离布网外。
36.所述过滤层5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厚度为25mm。
37.波浪形结构的过滤层5增加气体传输和净化时的稳定性,使得空气流通和分布更加均匀。
3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麻醉科用
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麻醉面罩2安装在患者面部,进行正常的呼吸麻醉医疗;s2伴随着医疗的进行,将净化罩3移动至靠近麻醉面罩2的位置,净化罩3带动两侧的抽气管31分布在麻醉面罩2的边缘,对麻醉面罩2边缘的气体进行抽取;s3抽取的气体通过过滤层5的过滤和净化后,吸附空气中的麻醉气体,使得净化后的气体正常的排放至净化罩3的外部,维持医疗环境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优先将麻醉面罩2安装在患者面部,进行正常的呼吸麻醉医疗;伴随着医疗的进行,将净化罩3移动至靠近麻醉面罩2的位置,净化罩3带动两侧的抽气管31分布在麻醉面罩2的边缘,对麻醉面罩2边缘的气体进行抽取;抽取的气体通过过滤层5的过滤和净化后,吸附空气中的麻醉气体,使得净化后的气体正常的排放至净化罩3的外部,维持医疗环境的稳定性。
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传输管1上活动安装有净化罩3,净化罩3通过风机4提供抽吸动力来源,通过抽气孔311方便对麻醉面罩2安装使用时的边缘提供吸气引流的作用,吸气引流后的气体通过抽气管31传输至净化罩3内,净化罩3通过内部的过滤层5对吸引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正常的向外排放,维持麻醉面罩2安装使用阶段气体正常排放和传输的稳定性,避免麻醉气体外泄后影响医疗的环境。
40.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3和图4,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电机61、丝轴62和移动板63,所述调节电机61固定安装在所述抽气管31上,所述调节电机61的轴端贯穿所述抽气管31,所述调节电机61的轴端固定安装有丝轴62,所述丝轴62的轴端与所述净化罩3转动连接,所述丝轴62上螺纹安装有移动板63;调节滑板7,所述调节滑板7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板63上,所述调节滑板7的表面滑动安装于所述净化罩3内,所述调节滑板7的顶端贯穿所述净化罩3,所述调节滑板7的尺寸与所述抽气孔311相适配。
41.调节电机61采用步进电机,使用时连接外界的电源,为丝轴62的转动调节提供动力来源;丝轴62正转时,移动板63向上移动,调节滑板7向上移动且打开抽气孔311;丝轴62反转时,移动板63向下移动,调节滑板7向下复位且关闭抽气孔311.通过在抽气管31内安装有调节滑板7,调节滑板7用于控制抽气孔311的开启和关闭,调节滑板7通过调节机构6方便升降调节,调节滑板7向上移动时,抽气孔311的开启数量不断的增加,从而增加抽气的风量,满足不同安装使用环境的需求。
42.所述抽气管31内部的宽度为40mm,所述调节滑板7的宽度为20mm。
43.所述调节滑板7为橡胶板,紧贴在所述净化罩3内。
44.调节滑板7能够稳定的在净化罩3上进行升降调节,且保持滑动密封的状态。
45.调节滑板7与抽气管31内表面之间预留有10mm的间隙,调节滑板7安装使用时不会影响抽气管31内部正常的气体传输,维持气体传输的稳定性。
46.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关闭抽气孔311时,启动调节电机61,调节电机61带动丝轴62转动,丝轴62带动移动板63向下移动,移动板63带动调节滑板7向下移动且完全挡住抽气孔311;当需要开启抽气孔311时,启动调节电机61,调节电机61通过丝轴62带动移动板63向上移动,移动板63带动调节滑板7向上移动,调节滑板7逐渐脱离对抽气孔311的遮挡,使得抽气孔311开启。
47.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抽气管31内安装有调节滑板7,调节滑板7用于控制抽气孔311的开启和关闭,调节滑板7通过调节机构6方便升降调节,调节滑板7向上移动时,抽气孔311的开启数量不断的增加,从而增加抽气的风量,满足不同安装使用环境的需求。
48.进一步的,参阅图5和图6,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缓冲罩8,所述缓冲罩8套设安装于所述传输管1上,所述缓冲罩8的输入端安装有连接管801,所述缓冲罩8的输出端开设有排气孔802,所述连接管801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风机4的输出端,所述连接管801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罩8内连通,所述排气孔802的输出端倾斜朝向所述传输管1的表面,所述缓冲罩8内固定安装有缓冲斜板81;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固定安装于所述缓冲罩8内。
49.通过在风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缓冲罩8,缓冲罩8内安装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启动后能够对风机4尾端输出的气体进行预热,预热后通过缓冲罩8对传输管1进行保温,使得传输管1内部传输的气体处于恒温状态,增加麻醉气体传输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麻醉气体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差。
50.利用净化后的尾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与传输管1的表面接触,用于对传输管1内部传输气体的恒温预热,增强麻醉气体传输使用的温度适应性,使得呼吸麻醉更加舒适。
51.加热装置9采用现有的电加热设备,用于对缓冲罩8内传输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25~32℃。
52.缓冲罩8内与传输管1内连通,能够保障传输管1与空气接触的稳定性。
53.排气孔802方便对预热后的气体进行传输,再次对传输管1的输入端进行吹气预热。
54.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方案的工作原理:安装使用时,风机4引流净化后的气体通过连接管801进入缓冲罩8的内部;启动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对进入缓冲罩8内部的气体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气体通过缓冲斜板81的引流充分与传输管1接触;接触后的气体再通过排气孔802对传输管1的输入端进行预热,充分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资源。
55.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风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缓冲罩8,缓冲罩8内安装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启动后能够对风机4尾端输出的气体进行预热,预热后通过缓冲罩8对传输管1进行保温,使得传输管1内部传输的气体处于恒温状态,增加麻醉气体传输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麻醉气体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差。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管;麻醉面罩,所述麻醉面罩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净化罩,所述净化罩套设安装于所述传输管上,所述净化罩上安装有至少两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开设有至少五组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分布在所述麻醉面罩的侧面,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净化罩内连通;至少两组风机,所述风机镶嵌安装于所述净化罩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固定安装于所述净化罩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为l型结构,所述抽气管为医用塑料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孔的输入端朝向所述麻醉面罩,所述抽气孔的直径为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朝向所述净化罩内,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净化罩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由两层不锈钢网架、两层隔离布网和一层活性炭层组成,所述活性炭层被两层隔离布网包裹,两层不锈钢网架套设安装于两层隔离布网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厚度为2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机、丝轴和移动板,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抽气管上,所述调节电机的轴端贯穿所述抽气管,所述调节电机的轴端固定安装有丝轴,所述丝轴的轴端与所述净化罩转动连接,所述丝轴上螺纹安装有移动板;调节滑板,所述调节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上,所述调节滑板的表面滑动安装于所述净化罩内,所述调节滑板的顶端贯穿所述净化罩,所述调节滑板的尺寸与所述抽气孔相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内部的宽度为40mm,所述调节滑板的宽度为20m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板为橡胶板,紧贴在所述净化罩内。10.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权1-9任一项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麻醉面罩安装在患者面部,进行正常的呼吸麻醉医疗;s2伴随着医疗的进行,将净化罩移动至靠近麻醉面罩的位置,净化罩带动两侧的抽气管分布在麻醉面罩的边缘,对麻醉面罩边缘的气体进行抽取;s3抽取的气体通过过滤层的过滤和净化后,吸附空气中的麻醉气体,使得净化后的气体正常的排放至净化罩的外部,维持医疗环境的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所述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传输管;麻醉面罩,所述麻醉面罩的输入端安装于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净化罩,所述净化罩套设安装于所述传输管上,所述净化罩上安装有至少两组抽气管。本发明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通过在传输管上活动安装有净化罩,净化罩通过风机提供抽吸动力来源,通过抽气孔方便对麻醉面罩安装使用时的边缘提供吸气引流的作用,吸气引流后的气体通过抽气管传输至净化罩内,净化罩通过内部的过滤层对吸引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正常的向外排放,维持麻醉面罩安装使用阶段气体正常排放和传输的稳定性,避免麻醉气体外泄后影响医疗的环境。免麻醉气体外泄后影响医疗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