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及饲喂方法

专利2025-03-29  10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及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1、牦牛是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自身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牛种。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牦牛一些独特的特性,例如耐寒、耐低温、耐缺氧,以及牦牛乳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和矿物质含量较其他牛种高等特性。

2、牦牛的产乳性能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牦牛的产乳性能及如何提高其产乳性能进行了研究。

3、哺乳动物的产乳性能受季节、放牧管理、胎次、产犊时期、挤奶次数与技术、草场类型、类群等影响。牦牛在放牧状态下,每年7到9月份气温高,青草丰盛,牦牛的营养良好,则产奶量高。到10到11月份牧草逐渐枯黄,气温低,则奶量开始减少。5到6月份气温转暖但牧草刚刚萌生见绿,产奶量也少。

4、提升牦牛乳品质的意义在于促进牦牛乳产业的健康、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推动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5、此外,牦牛乳品质的提升还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提高牦牛乳的品质,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促进乳制品加工、包装、营销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高品质的牦牛乳还可以作为出口产品,增加外汇收入,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牦牛乳品质不仅关乎牦牛乳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促进牧区经济繁荣、改善牧民生活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6、因此,亟需一种提高牦牛冬季乳品质及提升抗寒过冬能力的饲料及其饲喂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及饲喂方法,属于畜牧业领域,本发明的ncg饲料配方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麸皮,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本发明的ncg饲料通过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的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几种饲料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增加牦牛乳品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非脂干物质含量,显著提升牦牛乳品质,本发明的ncg饲料可显著提高牦牛产奶的乳品质并提高牦牛抗寒过冬能力,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具备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为实现以上技术效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麸皮,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4、进一步的,所述ncg饲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32-42份,豆粕8-15份,小麦麸皮0.5-10份,石粉0.5-1份,磷酸氢钙0.25-0.5份,氯化钠0.5-0.8份,维生素预混料0.5-0.8份,矿物质预混料0.5-0.8份,燕麦干草20-35份,青稞秸秆20-30份及0.35份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5、进一步的,所述ncg饲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35份,豆粕12份,小麦麸皮0.5份,石粉0.5份,磷酸氢钙0.25份,氯化钠0.5份,维生素预混料0.5份,矿物质预混料0.5份,燕麦干草32份,青稞秸秆25份及0.2-0.35份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6、进一步的,所述维生素预混料为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混合物;所述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比例为465iu:65iu:13iu。

7、进一步的,所述矿物质预混料为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的混合物;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的质量比为125:75:55:12:0.60:0.35:0.12。

8、进一步的,所述燕麦干草为3-5cm颗粒状;所述青稞秸秆为3-5cm颗粒状。

9、进一步的,所述玉米dm含量为91.09%;cf含量为3.62%;cp含量为9.04%;adf含量为3.69%;ndf含量为9.04%;所述豆粕dm含量为92.87%;cf含量为2.2%;cp含量为48.77%;adf含量为10.04%;ndf含量为11.04%;所述小麦麸皮dm含量为92.43%;cf含量为1.68%;cp含量为19.45%;adf含量为10.77%;ndf含量为31.66%。

10、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s1:按照重量份比例称取玉米,豆粕,小麦麸皮倒入到粉碎机内进行充分粉碎;得到混合物a;将混合物a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在混合物a中加入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继续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b;

12、步骤s2:将燕麦干草和青稞秸秆切割成3-5cm的颗粒;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13、步骤s3:将步骤s1中的混合物b和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c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所述ncg饲料。

14、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的饲喂方法,包括:

15、预饲期:预饲期期间,分组设定牦牛体重1%、1.5%、2%的ncg饲料进行补饲;饲喂顺序为:先投喂燕麦干草和青稞秸秆,后投喂除燕麦干草和青稞秸秆外的其他精料;以完全采食完的组为标准,最终确定补饲量;

16、正饲期:正饲期期间,每天白天放牧,自由采食,晚上按预饲期确定的补饲量补饲ncg饲料一次即可;

17、所述ncg饲料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ncg饲料或者制备得到的ncg饲料。

18、进一步的,所述预饲期为8-15天,所述正饲期为50-60天;所述最终确定补饲量为牦牛预饲期初始体重的1%。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及饲喂方法,属于畜牧业领域,本发明的ncg饲料配方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麸皮,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本发明的ncg饲料通过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的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几种饲料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增加牦牛乳品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非脂干物质,显著提升牦牛乳品质,本发明的ncg饲料可显著提高牦牛产奶的乳品质并提高牦牛抗寒过冬能力,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具备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cg饲料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麸皮,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cg饲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32-42份,豆粕8-15份,小麦麸皮0.5-10份,石粉0.5-1份,磷酸氢钙0.25-0.5份,氯化钠0.5-0.8份,维生素预混料0.5-0.8份,矿物质预混料0.5-0.8份,燕麦干草20-35份,青稞秸秆20-30份及0.2-0.35份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cg饲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35份,豆粕12份,小麦麸皮0.5份,石粉0.5份,磷酸氢钙0.25份,氯化钠0.5份,维生素预混料0.5份,矿物质预混料0.5份,燕麦干草32份,青稞秸秆25份及0.35份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预混料为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混合物;所述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比例为465iu:65iu:13iu。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预混料为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的混合物;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化钾,亚硒酸钠,氯化钴的质量比为125:75:55:12:0.60:0.35:0.12。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干草为3-5cm颗粒状;所述青稞秸秆为3-5cm颗粒状。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dm含量为91.09%;cf含量为3.62%;cp含量为9.04%;adf含量为3.69%;ndf含量为9.04%;所述豆粕dm含量为92.87%;cf含量为2.2%;cp含量为48.77%;adf含量为10.04%;ndf含量为11.04%;所述小麦麸皮dm含量为92.43%;cf含量为1.68%;cp含量为19.45%;adf含量为10.77%;ndf含量为31.66%。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方法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饲期为8-15天,所述正饲期为50-60天;所述最终确定补饲量为牦牛预饲期初始体重的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牦牛乳品质的NCG饲料及饲喂方法,属于畜牧业领域,本发明的NCG饲料配方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麸皮,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本发明的NCG饲料通过燕麦干草、青稞秸秆及N‑氨基甲酰谷氨酸NCG的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几种饲料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增加牦牛乳品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非脂干物质含量,显著提升牦牛乳品质,本发明的NCG饲料可显著提高牦牛产奶的乳品质并提高牦牛抗寒过冬能力,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具备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鲍宇红,廖阳慈,罗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5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