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及放射性核素敷贴器

专利2025-03-26  23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及放射性核素敷贴器。


背景技术:

1、磷32是纯β衰变的核素,是关于元素磷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符号为32p。目前核医学科广泛采用32p敷贴治疗法来治疗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等皮肤病变。32p敷贴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磷32衰变产生的β射线对病变区域覆盖和靶式治疗,从而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血管增生,从而达到是病灶萎缩的目的。

2、目前的32p敷贴治疗采用自制敷贴器,其外表面仅有一层透明薄膜,缺乏对病灶周围正常皮肤的屏蔽保护,因此周边正常皮肤可能会因过度核辐射而产生不良反应;再者,敷贴治疗时需要将敷贴器固定于正确位置,避免对正常皮肤组织不必要的辐照,但现有的敷贴器大多采用医用胶布固定,固定效果较差,容易移位,增加了辐射暴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及放射性核素敷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中的至少之一。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

3、具体地,所述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通过能够有效吸收核辐射射线的纳米级稀土材料或者纳米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填充物的分散相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基体连续相发生交联反应形成。

4、可选地,所述分散相为具有微波谐振腔结构的纳米空心球粉末,并且所述分散相的比重低于5g/cm3。

5、可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或者聚丙烯腈。

6、可选地,还包括交联助剂,所述交联助剂包括流变调节剂、凝聚剂和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7、可选地,其中,所述流变调节剂为卡波姆,所述凝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活性剂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

8、可选地,成形后的所述敷料表征为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屏蔽膜片。

9、可选地,所述屏蔽膜片形成至少三层复合层结构,该复合层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吸收屏蔽层、第二吸收屏蔽层和胶粘层。

10、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屏蔽层为纳米空心球粉末基底,所述第二吸收屏蔽层为均匀分散有所述纳米空心球粉末的聚合物膜层。

11、可选地,成形后的敷料表征为纤维形貌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共混体。

12、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核素敷贴器,所述敷贴器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

13、背衬层;

14、第一辐射屏蔽层,其下表面贴覆于所述背衬层;

15、治疗液容置层,被配置为密封容置放射性核素,其下表面与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相贴合;

16、隔离层,覆盖所述治疗液容置层和第一辐射屏蔽层的上表面,其中,

17、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由前述方案所描述的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制成。

18、可选地,介于所述隔离层于治疗容置层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相同材质的第二辐射屏蔽层,所述第二辐射屏蔽层被配置为完全包覆所述治疗容置层的上表面及周边。

19、可选地,自所述治疗液容置层与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接触的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的厚度沿远离所述治疗液容置层与第一辐射屏蔽层接触的四周边缘方向呈逐渐减薄。

20、可选地,所述治疗液容置层采用透明材质的柔性膜层。

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公开的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能够有效吸收β射线,减少辐射对病灶周围皮肤和环境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铅或铅铝合金等重金属防护材料,该辐射屏蔽敷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粘弹性,可以方便塑形和可靠地固定在需要防护的区域,确保辐射防护的均匀性和有效性,并且更加环保。

23、本公开的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采用无毒、无刺激性材料制备,对皮肤友好,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可直接接触皮肤,并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易于储存。

24、此外,本公开的放射性核素敷贴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灶形状大小,调整敷贴器的面积和厚度进行塑形,实现个性化的辐射防护;在使用时,可以对敷贴器上表面及病灶周围皮肤形成均匀的辐射屏蔽层,可以有效吸收从敷贴器中发出的β射线,保护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及环境不受辐射伤害。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其特征在于,通过能够有效吸收核辐射射线的纳米级稀土材料或者纳米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填充物的分散相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基体连续相发生交联反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为具有微波谐振腔结构的纳米空心球粉末,并且所述分散相的比重低于5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或者聚丙烯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联助剂,所述交联助剂包括流变调节剂、凝聚剂和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流变调节剂为卡波姆,所述凝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活性剂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成形后的所述敷料表征为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屏蔽膜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片形成至少三层复合层结构,该复合层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吸收屏蔽层、第二吸收屏蔽层和胶粘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屏蔽层为纳米空心球粉末基底,所述第二吸收屏蔽层为均匀分散有所述纳米空心球粉末的聚合物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成形后的敷料表征为纤维形貌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共混体。

10.一种放射性核素敷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介于所述隔离层于治疗容置层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相同材质的第二辐射屏蔽层,所述第二辐射屏蔽层被配置为完全包覆所述治疗容置层的上表面及周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治疗液容置层与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接触的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一辐射屏蔽层的厚度沿远离所述治疗液容置层与第一辐射屏蔽层接触的四周边缘方向呈逐渐减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液容置层采用透明材质的柔性膜层。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核辐射屏蔽敷料及放射性核素敷贴器,通过能够有效吸收核辐射射线的纳米级稀土材料或者纳米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填充物的分散相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基体连续相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本公开的辐射屏蔽敷料能够有效吸收β射线,减少辐射对病灶周围皮肤和环境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铅或铅铝合金等重金属防护材料,该辐射屏蔽敷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粘弹性,可以方便塑形和可靠地固定在需要防护的区域,确保辐射防护的均匀性和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尹玉萍,刘嘉辰,李思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4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