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3-26  20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们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许多工程中货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近年来电梯、货梯发生开门溜车事故频频发生,其中货梯更为严重,许多工人为了方便直接将运输车开入到货梯中进行卸货,同时现有的货梯都难以保证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的下溜距离,这使得货梯在平层受到的冲击远超出货梯的下溜距离,从而不符合gb7588.1的规定要求,同时极容易导致货梯门还开着的情况下溜车,不仅给货梯造成损伤,同时对卸货工人也带来了生命安全,同时现有的一些货梯都需要工人进去搬运货物,进一步加大了工人的操作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中设有两个第一空间,两个所述第一空间关于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第一空间中分别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第一空间上侧设置有轿厢空间,所述轿厢空间中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电梯轿厢上端面固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端面固设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中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稳定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空间前侧的第二空间,每个所述第二空间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联动滑板,每个所述联动滑板后端面分别固设有防护滑柱,每个所述防护滑柱分别向后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空间且与对应的所述电梯轿厢前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联动滑板后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空间后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防护滑柱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第一挡板,每个所述第一空间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一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对称分布开口的防护滑槽,每个所述第一空间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六个防护滑杆,每个所述防护滑杆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槽,每个所述防护滑杆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防护挡柱,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分别与前侧对应的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一空间下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翘板转轴,每个所述翘板转轴上分别固设有翘板,每个所述翘板靠近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抵接挡板,每个所述抵接挡板后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间后侧壁之间连接有轻弹簧,每个所述抵接挡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柱后端面抵接,每个所述翘板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第二挡板,每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后侧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电梯轿厢左右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导轨固定板,每个所述导轨固定板靠近所述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货梯导轨,所述电梯轿厢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货梯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架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货梯导轨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货梯导轨前后端面分别等距分别设置有开口的导轨凹槽。

3、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连通在所述轿厢空间前侧壁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下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控门,两个所述电控门关于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电控门后端面分别固设有三角固定块,所述第三空间左右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联动套筒,两个所述联动套筒关于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联动套筒上分别固设有运输固定板,每个所述运输固定板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等距转动连接有五个第一转轴,每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滚筒,每个最下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联动套筒滑动连接,每个最上侧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每个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轴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三空间侧壁部分分别固设有带轮且相邻之间连接有皮带,每个所述联动套筒上分别固设有联动齿轮,所述第三空间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联动滑块,每个所述联动滑块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联动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空间下侧壁设置有传输组件,从而使得当两个所述电控门打开时,从而使得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三角固定块运动,从而当对应的所述三角固定块抵接到对应的所述联动滑块时,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联动滑块往后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联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运输固定板围绕对应的所述联动套筒往前转动,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第一滚筒上端面抵接到地面,此时所述第一滚筒呈倾斜状态,同时所述动力电机启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滚筒转动,此时只需要将货物放到所述第一滚筒上,从而带动货物运输到所述轿厢空间中,当需要卸载货物时,将所述动力电机反向转动,从而将货物运输到外面,从而避免了人或者运输车进入到货梯中,极大的避免了货梯发生事故。

4、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等距分布转动连接安装在所述轿厢空间右侧壁的七个第二转轴,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滚筒,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固设有运输带轮,相邻的两个所述运输带轮之间连接有运输连接带,最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左端面连接有动力源,当最后侧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运输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滚筒转动,从而将运输到最前侧所述第二滚筒上的货物传输到后侧。

5、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联动滑块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啮合齿且与对应的所述联动齿轮啮合,每个所述联动滑块前端面分别设置为光滑斜面状,当对应的所述电控门往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时,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三角固定块运动,从而当对应的所述三角固定块抵接到对应的所述联动滑块时,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联动滑块往后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联动滑板往后滑动。

6、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架中的第四空间,所述第四空间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区域,每个所述防护区域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保护滑板,对应的两个所述保护滑板关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所述保护滑板远离所述防护区域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每个所述保护滑板靠近所述防护区域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等距分布固设有四个保护滑柱,每个所述保护滑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保护滑板靠近所述防护架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保护滑块,每个所述保护滑块靠近所述防护区域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滑斜面状,每个所述防护区域靠近所述防护架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滑动连接有驱动推杆,每个所述驱动推杆分别向靠近所述防护架中心线方向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四空间,每个所述驱动推杆远离所述防护架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驱动推块,每个所述驱动推块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保护滑块斜面相配合的斜面,每个所述驱动推块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保护滑块抵接,每个所述驱动推杆靠近所述第四空间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抵接滑板,每个所述抵接滑板分别与所述第四空间对应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轿厢空间上侧设置有第五空间,每个所述抵接滑板分别向下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五空间且与所述第五空间上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电控门上端面分别固设有驱动推板,每个所述驱动推板分别贯穿进行所述第五空间且与所述第五空间下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推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接滑板抵接,当两个所述电控门打开时,从而使得两个所述电控门往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驱动推板我那个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使得与对应的所述抵接滑板脱离抵接,由于所述第四弹簧呈拉伸状态,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抵接滑板往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驱动推杆往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所述驱动推块往远离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使得与对应的两个所述保护滑块脱离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复位弹簧释放,从而推动对应的所述保护滑板往靠近所述防护区域中心线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保护滑柱滑动进入对应的所述导轨凹槽中将货梯卡住,从而使得货梯在开门状态是无法进行移动的,只有当货梯门完全关闭时,才能进行运动。

7、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联动滑块与第二滚筒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硬质橡胶层且外表面粗糙,不仅给装载的货物一个缓冲力,极大的保护了装载的货物,同时大大提高了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货物运输更加平稳。

8、作为优选,位于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凹槽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导轨固定板20mm,从而使得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的下溜距离受限,进而避免了运货产生的冲击对货梯造成过大的影响。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保护滑柱与每个所述防护挡柱外端面分别呈光滑状且都为铬含量大于百分之七十的合金钢材质,从而使得对应的所述保护滑柱与所述防护挡柱滑动进入对应的所述导轨凹槽时能有效的避免凸点对所述保护滑柱与所述导轨凹槽产生而外的应力,从而产生额外受力进而降低货梯的使用寿命。

10、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导轨固定板靠近所述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滑耐磨层,且与所述电梯轿厢对应的端面滑动连接。

11、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当需要用货梯进行运输货物时,控制按钮使得货梯在该楼层停下;

13、s2:当电控门打开时,保护滑柱滑动进入对应的导轨凹槽中将货梯卡住,使得货梯在开门状态是无法进行移动的;

14、s3:当导轨凹槽与对应的防护挡柱没对准时,使对应的防护挡柱抵接在货梯导轨前后端面上,保证了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的下溜距离受限;

15、s4:当货物需要运输至轿厢空间内时,动力电机启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第一滚筒转动,此时只需要将货物放到第一滚筒上,即可使货物运输至轿厢空间内;

16、s5:当需要卸载货物时,动力电机反向转动,从而将货物运输到外面,从而避免了人或者运输车进入到货梯中,极大的避免了货梯发生事故;

17、s6:装完货物后关闭所述电控门,从而使得货梯能进行移动。

18、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通过对稳定件设计有效的保证了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的下溜距离,从而大大提高了货梯在上货物时应对冲击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门打开时防止货梯发生溜车的保护,从而与保护机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货梯在平层时候的安全,有效的避免了货梯在开门时溜车的发生。

20、2、本发明通过对保护机构的设计从而使得货梯在开门状态是无法进行移动的,只有当货梯门完全关闭时才能进行移动,极大的提高了货梯在装卸货物时的安全,从而避免了货梯发生意外移动对货梯旁边的工人造成伤害,同时与稳定件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对下溜距离的限制作用。

21、3、本发明通过对运输机构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工人需要进入货梯中装卸货物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货梯的搬运效率,同时极大的缓冲了货物给货梯带来的冲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包括电梯轿厢(3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35)中设有两个第一空间(36),两个所述第一空间(36)关于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第一空间(36)中分别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第一空间(36)上侧设置有轿厢空间(49),所述轿厢空间(49)中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电梯轿厢(35)上端面固设有衔接块(30),所述衔接块(30)上端面固设有防护架(21),所述防护架(21)中设置有保护机构(703),所述稳定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空间(36)前侧的第二空间(44),每个所述第二空间(44)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联动滑板(46),每个所述联动滑板(46)后端面分别固设有防护滑柱(45),每个所述防护滑柱(45)分别向后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空间(36)且与对应的所述电梯轿厢(35)前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联动滑板(46)后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空间(44)后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防护滑柱(45)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第一挡板(43),每个所述第一空间(36)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一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对称分布开口的防护滑槽(41),每个所述第一空间(36)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六个防护滑杆(39),每个所述防护滑杆(39)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槽(41),每个所述防护滑杆(39)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防护挡柱(40),每个所述第一挡板(43)分别与前侧对应的所述第一挡板(4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一空间(36)下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翘板转轴(37),每个所述翘板转轴(37)上分别固设有翘板(48),每个所述翘板(48)靠近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抵接挡板(47),每个所述抵接挡板(47)后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间(36)后侧壁之间连接有轻弹簧,每个所述抵接挡板(4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柱(45)后端面抵接,每个所述翘板(48)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第二挡板(38),每个所述第二挡板(38)分别与后侧对应的所述防护滑杆(39)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电梯轿厢(35)左右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导轨固定板(20),每个所述导轨固定板(20)靠近所述电梯轿厢(35)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货梯导轨(19),所述电梯轿厢(35)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货梯导轨(19)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架(21)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货梯导轨(19)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货梯导轨(19)前后端面分别等距分别设置有开口的导轨凹槽(42);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连通在所述轿厢空间(49)前侧壁的第三空间(61),所述第三空间(61)下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控门(34),两个所述电控门(34)关于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电控门(34)后端面分别固设有三角固定块(55),所述第三空间(61)左右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联动套筒(56),两个所述联动套筒(56)关于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联动套筒(56)上分别固设有运输固定板(50),每个所述运输固定板(50)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等距转动连接有五个第一转轴(51),每个所述第一转轴(51)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滚筒(53),每个最下侧的所述第一转轴(51)与所述联动套筒(56)滑动连接,每个最上侧所述第一转轴(51)远离所述电梯轿厢(35)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52),每个所述动力电机(52)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51)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轴(51)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三空间(61)侧壁部分分别固设有带轮且相邻之间连接有皮带,每个所述联动套筒(56)上分别固设有联动齿轮(57),所述第三空间(61)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联动滑块(54),每个所述联动滑块(54)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联动滑板(46)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空间(49)下侧壁设置有传输组件(704);每个所述导轨固定板(20)靠近所述电梯轿厢(35)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滑耐磨层,且与所述电梯轿厢(35)对应的端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704)包括等距分布转动连接安装在所述轿厢空间(49)右侧壁的七个第二转轴(60),每个所述第二转轴(60)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滚筒(59),每个所述第二转轴(60)上分别固设有运输带轮(58),相邻的两个所述运输带轮(58)之间连接有运输连接带,最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60)左端面连接有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联动滑块(54)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啮合齿且与对应的所述联动齿轮(57)啮合,每个所述联动滑块(54)前端面分别设置为光滑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703)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架(21)中的第四空间(22),所述第四空间(2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区域(24),每个所述防护区域(24)下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保护滑板(25),对应的两个所述保护滑板(25)关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24)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每个所述保护滑板(25)远离所述防护区域(24)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24)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每个所述保护滑板(25)靠近所述防护区域(24)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等距分布固设有四个保护滑柱(26),每个所述保护滑柱(2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护区域(24)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保护滑板(25)靠近所述防护架(21)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保护滑块(27),每个所述保护滑块(27)靠近所述防护区域(24)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滑斜面状,每个所述防护区域(24)靠近所述防护架(21)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滑动连接有驱动推杆(29),每个所述驱动推杆(29)分别向靠近所述防护架(21)中心线方向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四空间(22),每个所述驱动推杆(29)远离所述防护架(21)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驱动推块(28),每个所述驱动推块(28)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保护滑块(27)斜面相配合的斜面,每个所述驱动推块(28)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保护滑块(27)抵接,每个所述驱动推杆(29)靠近所述第四空间(22)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抵接滑板(33),每个所述抵接滑板(33)分别与所述第四空间(22)对应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轿厢空间(49)上侧设置有第五空间(31),每个所述抵接滑板(33)分别向下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五空间(31)且与所述第五空间(31)上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电控门(34)上端面分别固设有驱动推板(32),每个所述驱动推板(32)分别贯穿进行所述第五空间(31)且与所述第五空间(31)下侧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推板(3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接滑板(33)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联动滑块(54)与第二滚筒(59)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硬质橡胶层且外表面粗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凹槽(42)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导轨固定板2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滑柱(26)与每个所述防护挡柱(40)外端面分别呈光滑状且都为铬含量大于百分之七十的合金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电梯安全系统及方法,涉及电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中设有两个第一空间,两个所述第一空间关于所述电梯轿厢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第一空间中分别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第一空间上侧设置有轿厢空间,所述轿厢空间中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电梯轿厢上端面固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端面固设有防护架,本发明通过对稳定件设计有效的保证了货梯在装载过程中受到冲击情况下的下溜距离,从而大大提高了货梯在上货物时应对冲击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门打开时防止货梯发生溜车的保护,从而与保护机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货梯在平层时候的安全,有效的避免了货梯在开门时溜车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施群鸿,王亮,沈寅,奚永新,周健军,骆弘波,黄利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4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