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线缆处理的,具体涉及一种端子压接机及其压接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1、电线之间主要依靠接线端子实现相互连接,为提高电线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需要进行端子压接的工艺步骤,端子压接的目的是在导线与端子之间提供不可分离的、长期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压接是一种在导线与端子的接触区域施加压力以使其成型并实现紧密连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电气连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提高了机械连接的牢固性,增强了整体结构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还能够保障电流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压接工艺的实现依赖于精密的压接工具,而压接模具是压接工艺过程中常用的压接工具。
2、现有的压接模具在转轮运行的过程中,转轮会受力转动进而带动压接芯挤压端子完成压接,但是距离转轮受力点远的压接点和距离转轮受力点近的压接点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降低了端子压接工艺步骤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模具组件,其在进行端子压接的工艺步骤时,解决了多个压接点受力不均匀进而降低端子压接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接模具组件,包括:衔接块、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压接芯和固定轮,固定轮用于容纳端子,固定轮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凹槽,压接芯设置于凹槽内,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层叠设置并且均与固定轮转动连接,第一转轮的外缘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一控制块抵接,第二转轮的外缘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第二控制块抵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对于固定轮设置,衔接块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块固定连接,衔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块固定连接;
3、其中,衔接块能够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控制块与第二控制块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相对于固定轮发生方向相反的转动,将压接芯沿凹槽压入固定轮从而完成端子的压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的组数与凹槽的数量相对应,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固定轮与压接芯;
5、其中,当压接模具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内壁与固定轮抵接,第二内壁与压接芯抵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接芯包括压接帽、压接柱和压接头,压接帽的长度等于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层叠设置的厚度,压接帽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等,压接帽带动压接柱以及压接头沿固定轮的径向做往复运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导向压板,上导向块的一端与下导向块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固定轮,上导向块与下导向块能够沿压接模具组件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上导向块与下导向块共同形成导向孔,导向孔用于引导端子进入固定轮,上导向块远离固定轮的一端与下导向块远离固定轮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导向压板,导向压板能够沿压接模具组件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具有锥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气缸,导向压板通过连接件与气缸气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固定轮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装置还包括表面板和安装板,表面板的边缘与固定座的边缘固定连接,安装板固定于表面板异于导向压板的一侧,安装板设有滑动通槽,滑动通槽用于连接件的滑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底座,底座设于表面板与固定座的下方并用于固定压接模具组件。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端子压接机,端子压接机包括:驱动组件、压接组件、机壳以及前述的压接模具组件,驱动组件设于机壳内部,压接组件与压接模具组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压接组件进而带动压接模具组件完成端子的压接。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压接模具组件设置为衔接块、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压接芯和固定轮,其中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层叠设置并且均与固定轮转动连接,第一转轮与第一控制块抵接,第二转轮与第二控制块抵接,第一控制块与第二控制块在衔接块的带动下能够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相对于固定轮发生方向相反的转动,将压接芯沿固定轮的径向压入固定轮从而完成端子的压接,由于转轮受力点的对称设置,使得多个压接芯的受力均匀,提高了端子多点压接的压接质量,同时提高了接线端子作为电线之间连接件的可靠性。
1.一种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块、第一控制块、第二控制块、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压接芯和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用于容纳端子,所述固定轮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压接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层叠设置并且均与所述固定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外缘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控制块抵接,所述第二转轮的外缘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控制块抵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轮设置,所述衔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块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的组数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压接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芯包括压接帽、压接柱和压接头,所述压接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层叠设置的厚度,所述压接帽的宽度与所述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压接帽带动所述压接柱以及所述压接头沿所述固定轮的径向做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导向压板,所述上导向块的一端与所述下导向块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轮,所述上导向块与所述下导向块能够沿所述压接模具组件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上导向块与所述下导向块共同形成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引导所述端子进入所述固定轮,所述上导向块远离所述固定轮的一端与所述下导向块远离所述固定轮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压板,所述导向压板能够沿所述压接模具组件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具有锥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气缸,所述导向压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气缸气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表面板和安装板,所述表面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座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表面板异于所述导向压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用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模具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表面板与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并用于固定所述压接模具组件。
10.一种端子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接机包括:驱动组件、压接组件、机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接模具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压接组件与所述压接模具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压接组件进而带动所述压接模具组件完成端子的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