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1  14


本发明涉及陶瓷球,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


背景技术:

1、在陶瓷球的生产过程中,打磨抛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打磨抛光能够去除陶瓷球表面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粗糙度、毛刺、颗粒以及其他不均匀性,使表面更加平整和光滑,通过打磨抛光,可以进一步修正陶瓷球的尺寸和形状,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2、现有陶瓷球在打磨作业过程中,只能够在原点工作,其中的上下料只能够在一个地点完成,导致陶瓷坯料和打磨后的产品通常堆积在一个地点,造成作业场地的物料复杂度高,且需要在打磨完成后,才能由工人取料对下道工序转运,造成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来为陶瓷球的加工,提供一套能够对陶瓷球在上料点和下料点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基于移动产生的动力使滚锅旋转,使滚锅带动其内部的陶瓷球和砂料进行翻滚,实现陶瓷球的打磨抛光作业,大大提高了陶瓷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便于为陶瓷球的加工,提供一套能够对陶瓷球在上料点和下料点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基于移动产生的动力使滚锅旋转,使滚锅带动其内部的陶瓷球和砂料进行翻滚,实现陶瓷球的打磨抛光作业,大大提高了陶瓷球的效率。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包括机床座、传动组件、滚锅、驱动组件和识别执行单元,所述机床座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滚锅的上承台,所述上承台远离撑架的一侧通过轴承与滚锅的锅底转动连接;

3、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且传动组件与滚锅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机床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床座、传动组件、滚锅、驱动组件和识别执行单元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陶瓷球的加工,提供一套能够对陶瓷球在上料点和下料点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基于移动产生的动力使滚锅旋转,在陶瓷球坯料和打磨抛光用的砂料送入滚锅中后,传动组件能够将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力传导至滚锅,从而使滚锅带动其内部的陶瓷球和砂料进行翻滚,实现陶瓷球的打磨抛光作业,且滚锅到达机床座两端的进料点位和下料点位后,能够基于识别执行单元的点位识别控制,对滚锅的锅口角度进行防落,以供于进料点位和下料点位的人员更便捷的将陶瓷球对滚锅中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了陶瓷球的效率,且陶瓷球在从上料位置到达下道工序的下料位置,以及陶瓷球在滚锅内的翻抛滚动的,均由一组电机提供驱动力,使陶瓷球打磨抛光作业和在产线中的移动作业所需能耗更小。

5、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支撑轴、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所述齿条设置于机床座靠近支撑架的一侧,且齿条背部与机床座嵌设固定,所述支撑轴底端插设于支撑架内,且支撑轴底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6、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键销套设于支撑轴上,且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于第一传动齿轮一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圆心通过转轴与支撑架靠近齿条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在支撑架随驱动组件的驱动力,沿机床座在陶瓷球上料点与下料点之间移动时,第二传动齿轮将会基于与齿条的啮合,产生旋转力,并将旋转力对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传动,使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支撑轴旋转;而在支撑轴旋钻中,支撑轴的传动力将会依次由第一万向节、内杆、套筒、第二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的万向传动机构对滚锅传动,使得滚锅可带动物料实现旋转,使置于滚锅中的陶瓷球与磨料之间实现碰撞打磨,即可在支撑架向下道工序的移动过程中,进行同步的打磨作业。

8、具体的,所述第一万向节底部轴头与支撑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远离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顶部套设有套筒,所述第二万向节底部轴头与套筒顶部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远离套筒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轴;

9、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二万向节的一端穿过上承台与滚锅的锅底圆心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万向节、内杆、套筒、第二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的万向传动机构,能够使滚锅在不同角度下,都能够被传动组件传递的旋转力产生旋转。

11、具体的,所述内杆外周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条,所述凸条位于凹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和凹槽能够保证套筒与内杆之间在伸缩过程中,能够传导受到的扭转力。

13、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套槽、往复丝杆、y形丝套和伺服电机,所述丝套槽开设于机床座上,且丝套槽位于齿条顶部,所述往复丝杆设置于丝套槽内,且往复丝杆两端通过轴承与机床座转动连接,所述y形丝套一端插设于丝套槽内,并螺纹套设于往复丝杆上,所述y形丝套远离往复丝杆的一端设置于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与y形丝套连接,所述y形丝套靠近支撑轴一端的侧面与支撑架连接;

14、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床座上一端,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往复丝杆的转动轴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架以及其上的传动组件和滚锅等部件移动,使上述部件能够在陶瓷球加工场地中的上料端和下料端之间进行往复移动,以此减少人力对物料装载输送的劳动力,降低了人力成本;

16、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得往复丝杆上的y形丝套能够在丝套槽中实现往复移动,且由y形丝套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撑架和支撑轴随之同步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二传动齿轮基于与齿条的啮合,将传动力传动至支撑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上,使得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支撑轴旋转,即可使支撑轴上的部件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滚锅。

17、具体的,所述支撑架远离传动组件的一侧连接有下承台,所述下承台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套缸底部通过转轴与下承台转动连接,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上承台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缸的输出端的伸缩,实现对上承台的作业角度进行调整,以此使上承台上的滚锅作业角度得到调整,且在作旋转运动时,电动缸推升上承台,使滚锅的开口的角度向上倾斜倾斜,以保证内部磨料翻滚期间不会外漏,在滚锅到达上料工序点位或下料工序点位时,则电动缸下拉上承台,使上承台上的滚锅的锅口向下倾斜,使人员更好的对滚锅内部的物料回收。

19、具体的,所述滑块一侧顶部安装有电控箱,所述滑块远离电控箱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端面向滑槽内一侧。

20、具体的,所述滑槽内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发电动缸收缩运动和触发伺服电机停止工作的a二维码,所述a二维码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电动缸输出运动的b二维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对移动路径中的二维码进行拍摄,且a二维码在识别执行单元中对应的执行程序是电动缸收缩运动和伺服电机停止工作,而b二维码在识别执行单元中对应的执行程序是电动缸输出运动。

22、具体的,所述识别执行单元设置于电控箱内;

23、所述识别执行单元包括处理器、无线控制发射器、图像处理模块和二维码识别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二维码识别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发射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电动缸的输入端均连接有无线控制接收器,所述无线控制发射器与无线控制接收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拍摄移动路径中经过的a二维码或b二维码,将拍摄得到的二维码图形信息输送至二维码识别模块,由二维码识别模块确定为二维码图形后,将二维码图形信息输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将图形信息作清晰优化处理后输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该图像信息转换为内部设定的执行信号,并将执行信号通过无线控制发射器分别对伺服电机和电动缸的无线控制接收器发送,由对应的无线控制接收器控制伺服电机和电动缸执行信号命令,使伺服电机和电动缸在到达a二维码点位和b二维码中分别执行不同的作业运动。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机床座、传动组件、滚锅、驱动组件和识别执行单元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陶瓷球的加工,提供一套能够对陶瓷球在上料点和下料点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基于移动产生的动力使滚锅旋转,在陶瓷球坯料和打磨抛光用的砂料送入滚锅中后,传动组件能够将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力传导至滚锅,从而使滚锅带动其内部的陶瓷球和砂料进行翻滚,实现陶瓷球的打磨抛光作业,且滚锅到达机床座两端的进料点位和下料点位后,能够基于识别执行单元的点位识别控制,对滚锅的锅口角度进行防落,以供于进料点位和下料点位的人员更便捷的将陶瓷球对滚锅中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了陶瓷球的效率,且陶瓷球在从上料位置到达下道工序的下料位置,以及陶瓷球在滚锅内的翻抛滚动的,均由一组电机提供驱动力,使陶瓷球打磨抛光作业和在产线中的移动作业所需能耗更小,解决现有陶瓷球在打磨作业过程中,只能够在原点工作,其中的上下料只能够在一个地点完成,导致陶瓷坯料和打磨后的产品通常堆积在一个地点,造成作业场地的物料复杂度高,且需要在打磨完成后,才能由工人取料对下道工序转运,造成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座(1)、传动组件(6)、滚锅(8)、驱动组件(9)和识别执行单元,所述机床座(1)一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3),所述滑轨(3)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滚锅(8)的上承台(7),所述上承台(7)远离撑架(5)的一侧通过轴承与滚锅(8)的锅底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齿条(61)、支撑轴(62)、第一传动齿轮(63)、第二传动齿轮(64)、第一万向节(65)和第二万向节(68),所述齿条(61)设置于机床座(1)靠近支撑架(5)的一侧,且齿条(61)背部与机床座(1)嵌设固定,所述支撑轴(62)底端插设于支撑架(5)内,且支撑轴(62)底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节(65)底部轴头与支撑轴(6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65)远离支撑轴(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66),所述内杆(66)顶部套设有套筒(67),所述第二万向节(68)底部轴头与套筒(67)顶部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68)远离套筒(67)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轴(6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66)外周表面设置有凹槽(661),所述套筒(67)内壁设置有与凹槽(661)对应的凸条(671),所述凸条(671)位于凹槽(6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丝套槽(91)、往复丝杆(92)、y形丝套(93)和伺服电机(94),所述丝套槽(91)开设于机床座(1)上,且丝套槽(91)位于齿条(61)顶部,所述往复丝杆(92)设置于丝套槽(91)内,且往复丝杆(92)两端通过轴承与机床座(1)转动连接,所述y形丝套(93)一端插设于丝套槽(91)内,并螺纹套设于往复丝杆(92)上,所述y形丝套(93)远离往复丝杆(92)的一端设置于支撑轴(62)上,所述支撑轴(62)通过轴承与y形丝套(93)连接,所述y形丝套(93)靠近支撑轴(62)一端的侧面与支撑架(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远离传动组件(6)的一侧连接有下承台(10),所述下承台(10)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动缸(11),所述电动缸(11)的套缸底部通过转轴与下承台(10)转动连接,所述电动缸(1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上承台(7)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一侧顶部安装有电控箱(12),所述滑块(4)远离电控箱(12)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13),所述摄像头(13)的拍摄端面向滑槽(2)内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内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发电动缸(11)收缩运动和触发伺服电机(94)停止工作的a二维码(14),所述a二维码(14)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电动缸(11)输出运动的b二维码(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执行单元设置于电控箱(12)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陶瓷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陶瓷球打磨抛光机床,包括机床座、传动组件、滚锅、驱动组件和识别执行单元,所述机床座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滚锅的上承台。通过机床座、传动组件、滚锅、驱动组件和识别执行单元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陶瓷球的加工,提供一套能够对陶瓷球在上料点和下料点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基于移动产生的动力使滚锅旋转,使滚锅带动其内部的陶瓷球和砂料进行翻滚,实现陶瓷球的打磨抛光作业,大大提高了陶瓷球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平,卞雨晴,崔杰,顾国庆,颜井意,朱孔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浦精细陶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3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