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21  12


本发明涉及整边斜楔,具体涉及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


背景技术:

1、对冲压模中的斜楔结构(侧冲)进行解释的是,其本质是将竖直向的运动切换为水平或水平倾斜的运动,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5069883a中的相关内容,而任何金属件在发生形变这一过程中均会发生回弹继而导致产品尺寸出现偏差,在材料特性相对一致的基础上,加工工艺也是影响到回弹量的关键因素。

2、而对左前轮罩上纵梁这一复杂外形冲压结构件进行说明的是:对其侧冲弯边区域的加工设计差异,其中弯曲中心角、弯曲方式、制件方式、模具间隙等因素问题,在通过斜楔结构完成动作后,结构件的侧冲区域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回弹,继而影响到后续的装配作业,具体因斜楔结构相较于模头/模仁(垂直运动)的运动形式存在二次运动,并且常规的斜楔结构与冲压模具的运动方式处于同步状态,导致斜楔结构复位过程中结构件会“释放”更大程度的应力变化,而增加了回弹量。

3、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针对冲压模具中的斜楔结构,因为斜楔结构的运动方式与冲压动作处于同步状态,但是实际情况下因斜楔结构相较于模头/模仁(垂直运动)的运动形式存在二次运动,导致斜楔结构复位过程中结构件会“释放”更大程度的应力变化,而增加了回弹量。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应用在冲压模具中,包括上压座、下滑座、固定底座以及设置在下滑座一侧位置上的工装位,所述上压座和固定底座分别安装在冲压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位置上;

3、所述上压座、下滑座之间设置有回油管路组件,所述回油管路组件包括被动油缸、主动油缸和回油管,所述被动油缸以竖直方向安装在上压座内部,所述主动油缸以平行于固定底座长度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回油管两端分别与被动油缸、主动油缸内部连通;

4、所述主动油缸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前受压板、后受压板,所述前受压板中心点位置上安装有横向杆组,所述横向杆组贯穿被动油缸且与被动油缸之间滑动连接,且横向杆组末端位置与下滑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油缸内部通过前受压板、后受压板分别设置有复位油仓、中间空仓和动作油仓,所述回油管一端位置与动作油仓相对应,所述主动油缸对应复位油仓和动作油仓的位置上安装有油口管。

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座、下滑座相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均为斜面,且下滑座通过主动油缸沿固定底座的长度方向在固定底座上为滑动连接。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受压板位于前受压板的右侧位置上,所述中间空仓位于后受压板和前受压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前受压板的设置位置靠近于工装位。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座对应横向杆组的上表面位置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传动端与横向杆组之间相连接。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杆组上端位置上设置有滑球头组,且竖向杆组下端延伸至被动油缸内部,所述竖向杆组上端位置通过滑球头组设置有间隙压板,且竖向杆组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与被动油缸内壁滑动的活塞板。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座、下滑座对应间隙压板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动作间隙,所述间隙压板的上表面与上压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杆组对应复位油仓位置上安装有橡胶球囊,所述后受压板对应前受压板的中心点位置上安装有内滑杆,所述内滑杆贯穿前受压板且与横向杆组内部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内滑杆对应前受压板和后受压板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弹簧。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杆组对应内滑杆的内部位置中开设有对应橡胶球囊的气仓,且横向杆组对应气仓的位置上开设有气槽。

12、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3、整体结构与冲压模具中的斜楔结构基本类似,其本质为将竖直方向的力切换为水平方向上的力,但是与常规斜楔结构存在区别的在于:针对冲压模具动作中的增压阶段、保压阶段和降压阶段,在上压座和下滑座之间主动设置动作间隙,动作间隙用于配合上述的增压阶段和保压阶段,其目的是将冲压模具动作时的动能进一步“储存”作为斜楔结构动作的“源动力”,从而下滑动可获取更大动能实现瞬冲动作,以大冲力形成“主动过行程”的整边动作,用行程过量来“补偿”后续的回弹量;

14、结合上述内容,整体过程中利用到上压座对下滑座的动作位移过程,将二者的位移变化转换为油-气两相压力变化,主要用于配合上述内容中的动能“储存”过程,但是关键在于通过主动油缸中的油压变化、位移传感器的数值变化,形成保型阶段,进一步降低冲压结构件整边动作中的回弹量。



技术特征:

1.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应用在冲压模具中,包括上压座(1)、下滑座(2)、固定底座(4)以及设置在下滑座(2)一侧位置上的工装位(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座(1)和固定底座(4)分别安装在冲压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座(1)、下滑座(2)相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均为斜面,且下滑座(2)通过主动油缸(9)沿固定底座(4)的长度方向在固定底座(4)上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受压板(15)位于前受压板(14)的右侧位置上,所述中间空仓(902)位于后受压板(15)和前受压板(14)的中间位置,所述前受压板(14)的设置位置靠近于工装位(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4)对应横向杆组(11)的上表面位置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8),所述位移传感器(8)的传动端与横向杆组(11)之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组(6)上端位置上设置有滑球头组(10),且竖向杆组(6)下端延伸至被动油缸(7)内部,所述竖向杆组(6)上端位置通过滑球头组(10)设置有间隙压板(5),且竖向杆组(6)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与被动油缸(7)内壁滑动的活塞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座(1)、下滑座(2)对应间隙压板(5)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动作间隙,所述间隙压板(5)的上表面与上压座(1)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组(11)对应复位油仓(901)位置上安装有橡胶球囊(12),所述后受压板(15)对应前受压板(14)的中心点位置上安装有内滑杆(17),所述内滑杆(17)贯穿前受压板(14)且与横向杆组(11)内部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内滑杆(17)对应前受压板(14)和后受压板(15)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弹簧(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组(11)对应内滑杆(17)的内部位置中开设有对应橡胶球囊(12)的气仓,且横向杆组(11)对应气仓的位置上开设有气槽(1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回弹量的左前轮罩上纵梁冲压用整边斜楔结构,涉及整边斜楔技术领域,针对冲压模具中斜楔结构的运动模式,结合到冲压模具动作中的增压阶段、保压阶段和降压阶段,进一步优化改变了斜楔结构的运动模式,其本质依旧依赖于冲压模的动作过程,但有所不同的在于:在增压阶段与保压阶段之间,将冲压模具动作时的动能进一步“储存”作为斜楔结构动作的“源动力”,使斜楔结构形成了瞬冲阶段、保型阶段两个阶段,其目的在于:以大冲力完成整边动作,并进一步利用到油‑气两相压力变化,形成“主动过行程”的整边动作,而在下滑座复位过程中对下滑座进行“主动降速”,主要用于降低冲压结构件的回弹量。

技术研发人员:孟旭,周威,艾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瑞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2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