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装置、吹风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与流程

专利2025-03-19  14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吹风装置、吹风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在雨雪天气、户外露营等用车场景下,车内烘干、吹风等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当前可以通过开启空调暖风,直接使用车辆内部固定的空调出风口进行烘干、吹风。

2、但是,直接使用空调出风口进行烘干、吹风时,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效果较差。从而,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装置、吹风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以解决直接使用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吹风装置,用于安装在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吹风装置包括上盖和风管,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上盖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通过风管与车辆的空调系统连接。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将吹风装置的上盖从车辆上拆卸下,以使用上盖上空调出风口的进行吹风,即可以将空调出风口从车辆上拆卸下进行吹风,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直接使用固定在车辆上的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为用户造成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底座固定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可拆卸结构包括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卡接凹槽设置于底座上,卡接凸起设置于上盖上,卡接凹槽与卡接凸起配合将上盖与底座连接。

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包括的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配合,将吹风装置的上盖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实现上盖的可拆卸,方便用户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的底座上拆卸下上盖进行吹风。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出风口和风管的数量为多个,不同的空调出风口通过不同的风管与车辆的空调系统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吹风装置包括的多个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吹风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于上盖上,控制面板用于调整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的控制参数,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温度、风量。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吹风装置吹风的温度、风量等参数,方便用户设置和调整吹风的温度、风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10、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吹风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吹风装置和空调系统,吹风装置的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方法包括:获取控制参数,并基于控制参数,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吹风。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车辆上可拆卸的吹风装置进行吹风,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直接使用固定在车辆上的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为用户造成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温度、风量;获取控制参数,包括:在吹风装置的上盖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拆卸下的情况下,响应于对吹风装置上的控制面板执行的参数配置操作,将参数配置操作对应的参数确定为控制参数;上盖从空调出风区域拆卸下用于表征车辆的吹风模式开启。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吹风装置吹风的温度、风量等参数,方便用户设置和调整吹风的温度、风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控制参数,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吹风之后,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车辆的吹风模式未开启,则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停止吹风。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在用户不需要使用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控制空调出风口停止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吹风模式开启,且重新响应于对控制面板执行的参数配置操作,则基于重新响应的参数配置操作对应的参数控制吹风装置吹风。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在用户修改吹风装置吹风的温度、风量等参数时,根据修改后的参数控制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吹风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吹风装置和空调系统,吹风装置的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吹风控制装置包括:传输模块和处理模块;传输模块,用于获取控制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控制参数,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吹风。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温度、风量;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吹风装置的上盖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拆卸下的情况下,响应于对吹风装置上的控制面板执行的参数配置操作,将参数配置操作对应的参数确定为控制参数;上盖从空调出风区域拆卸下用于表征车辆的吹风模式开启。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车辆的吹风模式未开启,则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停止吹风。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吹风模式开启,且重新响应于对控制面板执行的参数配置操作,则基于重新响应的参数配置操作对应的参数控制吹风装置吹风。

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吹风控制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6、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技术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将吹风装置的上盖从车辆上拆卸下,以使用上盖上空调出风口的进行吹风,即可以将空调出风口从车辆上拆卸下进行吹风,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直接使用固定在车辆上的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为用户造成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28、(2)本技术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包括的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配合,将吹风装置的上盖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实现上盖的可拆卸,方便用户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的底座上拆卸下上盖进行吹风。

29、(3)本技术可以通过吹风装置包括的多个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30、(4)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吹风装置吹风的温度、风量等参数,方便用户设置和调整吹风的温度、风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31、(5)本技术可以在用户不需要使用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控制空调出风口停止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32、(6)本技术可以在用户修改吹风装置吹风的温度、风量等参数时,根据修改后的参数控制吹风,提升了用户体验。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所述吹风装置包括上盖和风管,所述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所述上盖设置有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通过所述风管与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和所述风管的数量为多个,不同的空调出风口通过不同的风管与所述车辆的空调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控制面板用于调整所述空调系统控制所述吹风装置的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温度、风量。

5.一种吹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吹风装置和空调系统,所述吹风装置的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温度、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通过所述空调系统控制所述吹风装置吹风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吹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吹风装置和空调系统,所述吹风装置的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所述吹风控制装置包括:传输模块和处理模块;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吹风装置、吹风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吹风装置用于安装在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吹风装置包括上盖和风管,上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车辆的空调出风区域,上盖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通过风管与车辆的空调系统连接。吹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控制参数,并基于控制参数,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吹风装置吹风。由此,可以解决直接使用空调出风口进行吹风时,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乔海江,张琴,钟川,严钦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2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