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疼痛和肿胀,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治疗ra的方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s)和生物制剂等。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
2、中药治疗ra已有悠久的历史,其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调节免疫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现有中药配方治疗ra的效果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3、现有中药制备方法往往忽视了对药材的预处理和炮制,导致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影响药效,且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4、因此,提供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草药成分:包括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甘草;
4、中草药成分配制比例:其中独活、秦艽为主药,主药成分比例为独活9-15份、秦艽9-15份;桑寄生、牛膝为副药,副药成分比例为桑寄生9-15份、牛膝9-15份;当归、川芎、熟地黄为佐使药,佐使药成分比例为当归9-15份、川芎6-9份、熟地黄15-30份;甘草为使役药,使役药成分比例为甘草3-6份。
5、进一步地,该中草药成分可优先包括以下组分:独活10份、秦艽12份、桑寄生11份、牛膝10份、当归12份、川芎8份、熟地黄25份和甘草5份。
6、进一步地,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甘草的重量比例为2:2.4:2.2:2:2.4:1.6:5:1。
7、进一步地,该中药制备方法包括:
8、s1、选择符合药典标准的干燥中药材,包括但不限于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甘草,清除药材中的杂质,使用清水彻底清洗药材,去除泥沙和杂质;
9、s2、根据药材特性进行炮制,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切片,熟地黄蒸制至内外色黑,甘草切片;
10、s3、将炮制好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11、将混合药材放入提取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为药材总重量的8-10倍,加热至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提取1-2小时,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12、s4、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1/4,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以防止有效成分破坏;
13、s5、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状提取物;
14、s6、制剂:
15、将干燥的提取物与适量的淀粉、乳糖混合,制粒;
16、将颗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入胶囊中,或制备成丸剂。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提高疗效:通过系统的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新的中药配方能够更有效地针对ra的症状,提供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9、(2)成分提取优化:优化药材的预处理和炮制方法,确保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进一步提高药效,使得中药配方更加有效。
20、(3)增强药效稳定性:通过严格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使得每次生产的药品都具有一致的疗效,减少批次间的差异。
21、(4)减少不良反应:与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和生物制剂相比,中药治疗可能具有更少的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1.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草药成分:包括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成分可优先包括以下组分:独活10份、秦艽12份、桑寄生11份、牛膝10份、当归12份、川芎8份、熟地黄25份和甘草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独活、秦艽、桑寄生、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甘草的重量比例为2:2.4:2.2:2:2.4:1.6: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备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