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
背景技术:
1、牙体预备是一种专业的牙科技术操作,旨在恢复、改善或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具体来说,牙体预备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缺失牙相邻的牙体进行去龋及外形修整,以满足修复体(如牙冠、贴面等)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这一过程需要精细的操作和准确的判断,以确保修复体与天然牙齿的完美结合。
2、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修复体的设计需求,采用不同的牙科器械和技术方法。例如,在前牙预备中,医生会先对切端进行预备,以形成合适的小斜面,再逐步进行唇面、邻面、舌面以及颈袖和龈缘的预备。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磨切量,以确保修复体有足够的空间和稳定性。
3、后牙预备的过程与前牙类似,但因牙齿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磨牙的预备中,医生可能会更多地关注牙尖嵴和斜面的预备,以确保修复体在咀嚼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和稳定性。
4、公开号为cn109966005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该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通过框一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矩形杆为传动部件,使用时,手动驱动其转;矩形杆设置在引导柱上靠近边缘的后端固定连接,由于偏心位置的设置,使得矩形杆带着引导柱进行偏心转动,在连续转动过程中,会使框二在定位杆的限制下进行上下移动;防护板随框二同步上下移动,当防护板移至底部时,可将患者的舌头压在底部,同理,移至顶部时,可将舌头固定在上颚壁上;
5、通过旋钮一方便对矩形杆进行驱动转动;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压板带着摩擦套与框一的后侧紧密贴合;当摩擦套的前侧与框一的后侧紧密贴合后,矩形杆不再随意转动;而当手动夹持压板并向后移动后,使摩擦套与框一的后侧脱离接触,通过压板与矩形杆的配合,会使矩形杆随压板一起转动;引导柱同步转动;当螺杆转动后,与螺杆螺纹配合的挤压板有随其一起转动的趋势,但是在限位杆的限制下,挤压板无法进行转动,即与螺杆产生相对转动,当螺杆转动后,挤压板会进行前后移动,当其前移时,会逐渐的将两个弧面撑板撑开,与患者口腔的上下壁接触并产生挤压,同时患者的口腔被撑开,进而使装置整体得到固定,反之,后移时,两个弧面撑板即可解除上述的夹持固定,并将装置整体从患者口腔中取出;
6、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装置中的电动伸缩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相对简单的支撑机构而言更容易发生故障;同时舌防护挡难以为患者的舌头提供多位置固定放置,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性需求,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7、但该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在进行使用时,患者在口腔张开时,由于肌肉的自然紧张和口腔内空间的限制,装置在初放入时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出现晃动。医生的操作若不够精确或稳定,也会加剧这种情况,螺杆等机械结构的设计增加了口腔内装置的复杂性,使得日常清洁变得困难,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滋生增加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包括压舌板,还包括:
3、调节组件,其安装于压舌板顶部;
4、伸缩组件,其安装于压舌板顶部,且其还位于调节组件一侧;
5、调整组件,其安装于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一侧;
6、动力组件,其安装于调整组件一侧,且其还位于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之间;
7、脸部支撑组件,其安装于调整组件一侧;
8、上颚支撑组件,其安装于脸部支撑组件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板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压舌板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部固定安装有l形杆。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1、弯杆,其转动安装于l形杆一端外侧;
12、斜杆,其转动安装于弯杆一侧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14、转杆二,其转动安装于l形杆端部;
15、转杆一,其转动安装于转杆二另一端。
16、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
17、伸缩杆一,其输出端端部转动安装于斜杆顶端;
18、固定块,其固定安装于伸缩杆一端部外侧,且其还位于斜杆一侧,固定块底部与转杆一顶部转动连接;
19、连接板,其固定安装于伸缩杆一另一端;
20、承载板,其固定安装于连接板顶部。
21、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22、连接支板,其固定安装于伸缩杆一的输出端外侧,且其还位于斜杆与转杆一之间;
23、转轴,其固定安装于连接支板一侧的另一侧;
24、伸缩杆二,其转动安装于转轴的另一端;
25、传动轴,其一端转动安装于伸缩杆二的另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6、进一步地,所述脸部支撑组件包括:
27、连接块,其固定安装于承载板顶部;
28、双向平移驱动件,其固定安装于连接块中部;
29、支撑环,其固定安装于双向平移驱动件的输出端端部。
30、进一步地,所述上颚支撑组件包括:
31、上颚板,其固定安装于连接块顶部;
32、若干支撑气囊,其分别固定安装于上颚板顶部。
33、进一步地,所述上颚板尺寸小于压舌板的尺寸。
34、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外形呈三角形。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通过脸部支撑组件和上颚支撑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支撑患者的面部和上颚,减少长时间张口造成的不适和疲劳感。支撑气囊的柔软性进一步提升了舒适度,使患者能够更轻松地配合医生的操作;
36、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的灵活调节功能,允许医生根据患者的口腔结构和具体治疗需求,精确调整压舌板及相关部件的位置和角度。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还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可能带来的损伤风险;
37、通过限位板等结构限制了压舌板的运动范围,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对口腔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压迫或损伤;
38、通过动力组件,实现了部分操作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减轻了医生的体力负担,同时也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39、各组件之间多采用可拆卸或易于清洁的设计,便于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保障了治疗器械的卫生安全。
1.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包括压舌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板(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所述压舌板(1)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中部固定安装有l形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6)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支撑组件(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支撑组件(5)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板(51)尺寸小于压舌板(1)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1)外形呈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