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瓶及其应用的试剂盒和试剂储存组件。
背景技术:2.目前,免疫诊断检测多使用自动分析系统对病人样本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须将自动分析系统中的检测试剂先进行混匀再检测,而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试剂瓶的制备,用于放检测试剂的试剂瓶的内部设有的搅拌筋一般是与试剂瓶形成一体,搅拌筋的形状多为矩形或梯形,多个搅拌筋在试剂瓶内也是呈均匀分布,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试剂瓶中经过搅拌筋混合的试剂均匀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试剂瓶及其应用的试剂盒和试剂储存组件,以解决试剂瓶内的试剂混匀后,存在试剂均匀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试剂瓶,
5.所述试剂瓶的瓶身中空设置,其内部有间隔地固定设有至少两个搅拌筋,所述搅拌筋由所述瓶身的底部沿所述瓶身的伸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搅拌筋的外壁设有凹凸面交错连续的紊流面,所述紊流面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沿所述搅拌筋的伸出方向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且同一高度上其一所述搅拌筋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对应与之相邻的另一所述搅拌筋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瓶身内绕所述瓶身的中心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搅拌筋,各所述搅拌筋的所述紊流面均朝向所述中心轴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筋与所述瓶身的内壁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或所述搅拌筋的侧壁插入于所述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瓶身设置为筒状;
9.所述搅拌筋的伸长高度为所述瓶身内腔高度的50%~70%;
10.所述搅拌筋的厚度为所述瓶身壁厚的30%~50%;
11.所述搅拌筋的宽度为所述瓶身的内腔直径的10%~20%。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筋的伸长高度为所述瓶身内腔高度的60%;
13.所述搅拌筋的厚度为所述瓶身壁厚的40%;
14.所述搅拌筋的宽度为所述瓶身的内腔直径的17%。
15.更进一步的,所述紊流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所述紊流面的凸部的形状为齿状,所述齿状为具有尖端的角形,或表面平缓的矩形或弧形,所述齿状的最大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搅拌筋的宽度的60%。
16.进一步的,所述瓶身设置为筒状,所述瓶身的外壁设有卡合部,
17.所述卡合部设置为环绕所述瓶身外壁下部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或所述卡合部
设置为环绕所述瓶身外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起。
18.进一步的,所述瓶身的上部朝外伸出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为一个限位凸起,或环周设置的多个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出外沿。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试剂盒,其内安装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试剂瓶安装位,所述试剂瓶安装于所述试剂瓶安装位上,所述试剂瓶安装位设有用于卡合所述试剂瓶的卡合突起或卡合凹槽;
20.所述壳体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
2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试剂储存组件,包括前述的试剂盒,还包括试剂转盘和驱动所述试剂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所述试剂转盘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试剂盒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安装槽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位和所述第二卡接位卡接的卡合位,所述试剂盒安装槽的底部还与试剂混匀机构转动连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试剂瓶及其应用的试剂盒和试剂储存组件,该试剂瓶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筋,且搅拌筋的外壁具有凹凸面交错连续的紊流面,凸部和凹部沿搅拌筋的伸出方向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且同一高度上,相邻两个搅拌筋的凹部相对凸部,凸部相对凹部交错排布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试剂瓶在水平旋转时,试剂瓶内的液体呈类似螺旋状旋转,可更好的处于紊流状态,更利于试剂的混匀,增强试剂混匀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瓶的截面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瓶安装于试剂盒内的试剂瓶安装位上的截面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瓶的结构标注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00-试剂瓶;
32.10-瓶身;
33.11-搅拌筋;
34.111-紊流面;
35.111a-凸部;
36.111b-凹部;
37.12-环形凹槽;
38.121-环形上顶面;
39.13-限位部;
40.14-环形螺纹;
41.15-ep膜;
42.16-十字硅胶膜;
43.20-瓶盖;
44.21-缺口;
45.200-试剂盒;
46.201-试剂瓶安装位;
47.2011-卡合突起;
48.202-壳体;
49.2021-第一卡接位;
50.2022-第二卡接位;
51.300-试剂转盘;
52.301-试剂盒安装槽;
53.3011-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5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1.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瓶100及其应用的试剂盒200和试剂储存组件,该试剂盒200包括壳体202,于壳体202内设有至少一个试剂瓶安装位201,用于安装至少一个试剂瓶100,图中所示以并排安装三个试剂瓶100为例,该试剂盒200的壳体202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壁还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位2021和第二卡接位2022,用于与试剂储存组件卡接。该试剂储存组件用于储存该试剂盒200,该试剂储存组件可包括试剂转盘300和驱动该试剂转盘300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该试剂转盘300上沿其周向可设置有至少一个试剂盒安装槽301,用于安装该试剂盒200,该试剂盒安装槽301的相对两侧还设有用于与前述第一卡接位2021和第二卡接位2022卡合的卡合位,该试剂盒安装槽301上还可设有与试剂盒200内的试剂瓶100卡接的突起3011,用于与该试剂瓶100卡合并带动其水平旋转混匀,对应的,该试剂瓶100的瓶身10的底面可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用于与该突起3011卡合,试剂盒安装槽301的底部还与试剂混匀机构转动连接,该试剂混匀机构用于带动试剂瓶100水平转动混匀。
62.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试剂瓶100可包括瓶身10和盖合于该瓶身10的顶部开口处的瓶盖20。该瓶身10中空设置,且其内部有间隔固定设有至少两个搅拌筋11,该搅拌筋11由瓶身10的底部沿瓶身10的伸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搅拌筋11的外壁具有凹凸面交错连续的紊流面111,该紊流面111具体可设置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该紊流面111具有至少一个凸部111a和至少一个凹部111b,该凸部111a和凹部111b沿搅拌筋11的伸出方向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且同一高度上其一搅拌筋11的凸部111a或凹部111b对应与之相邻的另一搅拌筋11的凹部111b或凸部111a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试剂瓶100在水平旋转时,试剂瓶100内的液体呈类似螺旋状旋转,可更好的处于紊流状态,更利于试剂的混匀,增强试剂混匀的均匀性。
63.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是,可于前述试剂瓶100的瓶身10内相对设置两个搅拌筋11,两个搅拌筋11的紊流面111可相对设置;或者于瓶身10内环绕瓶身10的中心轴设置至少三个搅拌筋11,各搅拌筋11的紊流面111均朝向该中心轴设置,其中该多个搅拌筋可间隔均匀设置,也可间隔不均匀设置,间隔均匀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紊流效果,更利于试剂混匀,增强试剂混匀的均匀性。
64.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是,前述搅拌筋11的底部与试剂瓶100的瓶身10的底部可固定连接,二者具体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也可插入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是,前述搅拌筋11可与瓶身10的内壁有间距分体设置,这样方便搅拌筋11连通瓶身10的底部一起拆卸清洗、维修等。如图3所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是,该搅拌筋11可与瓶身10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具体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也可插入固定连接。这样连接更稳固,同时与前述搅拌筋11与瓶身10内壁有间距分体设置相比,可以避免液体从搅拌筋11与瓶身10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中流过而降低混匀程度。
65.优选的,前述试剂瓶100的瓶身10可设置为筒状,方便其在试剂盒200内水平旋转。如图6和下表1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混匀效果,可对搅拌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具体的,前述搅拌筋11的伸长高度h可为瓶身10内腔高度的50%~70%,相比于过低或过高而
言,此高度范围间,紊流效果更好,试剂混匀效果更好,并且在下表1中测试数据可知,当搅拌筋11的伸长高度h为瓶身10内腔高度的60%时,相比来说效果最好;再有,该搅拌筋11的厚度b优选为瓶身10壁厚的30%~50%,此厚度可保证搅拌筋11的强度的同时保证试剂的混匀效果,并且同样在下表1中测试数据可知,当搅拌筋11的厚度b为瓶身10壁厚的40%时,相比来说效果最好;还有,该搅拌筋11的宽度c优选为瓶身10的内腔直径的10%~20%,同样经过试验比对,该范围内的搅拌筋11的宽度c可达到较好的试剂混匀效果,并且同样在下表1中测试数据可知,当搅拌筋11的宽度c为瓶身10的内腔直径的17%时,相比来说效果最好。
66.再有,如图6和下表1所示,前述搅拌筋11的紊流面111的凸部111a可称之为齿状,该齿状具体可为具有尖端的角形,或平面平缓的矩形或弧形,为了保证较好的混匀效果,优选该齿状的最大凸出高度a小于或等于搅拌筋11的宽度b的60%,该齿状优选为三角形齿状,当最大凸出高度a为搅拌筋11的宽度c的60%时,相比来说混匀效果可达到最好。
67.下面提供一种混匀效果测试的数据参考,该测试采用尺寸为60*40*7μm的体积较大的磁芯片进行,通过判读设备统计磁珠个数,测试其在下表1所述的14种方案情况下对应的试剂瓶中的混匀效果。首先将浓度相同的磁珠溶液等体积地分别盛放于不同搅拌筋方案的序号为1-12的试剂瓶和序号为12-14的传统试剂瓶中,其中序号1-11的试剂瓶的搅拌筋的齿状为三角形、最大凸出高度a=c*60%,序号12-14的传统试剂瓶的搅拌筋端面无凹凸状态,即为平面;然后将试剂瓶经过相同参数(转速和时长参数相同)的旋转混匀后,再用移液装置从各试剂瓶中取等量溶液放入判读设备中进行磁芯片数目统计,至少进行连续5次试验,计算平均数。该体积溶液中的磁珠理论数量为850个。下表1是各方案溶液中的磁芯片数量的统计数据:
68.表1:磁芯片数量统计表
69.序号h比值b比值c比值搅拌筋形状及高度磁芯片数量差值150%30%1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68+18250%40%17%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60+10350%50%2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62+12460%30%17%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38-12560%40%2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40-10660%50%1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34-17770%30%2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31-19870%40%1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37-13970%50%17%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30-201060%40%17%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43-71170%50%20%三角形齿状,高度=c*60%821-291270%50%20%平面793-571360%40%17%平面810-401450%30%10%平面880+30
70.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其中方案10中的磁芯片数量最接近理论值,即可以达到相对最佳的磁芯片混匀效果。且从数据中可知,其对应的搅拌筋的高度h为试剂瓶瓶身内腔高
度的60%,搅拌筋的厚度b为试剂瓶瓶身壁厚的40%,搅拌筋在试剂瓶径向的宽度c为试剂瓶内腔直径的17%。
71.如图1和图3所示,该试剂瓶100的瓶身10的外壁可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具体可设置为环绕该试剂瓶100的瓶身10外壁的下部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12,对应的,前述试剂盒200的试剂瓶安装位201上可设置有与该环形凹槽12对应卡合的卡合突起2011,该卡合突起2011可为沿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或沿周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或者相反的,该卡合部具体可设置位环绕试剂瓶100的瓶身10的外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起,对应的,该试剂瓶安装位201上可设置有与该至少两个凸起或环形凸起对应卡合的环形的卡合凹槽,优选的,设置两个凸起时,该两个凸起对称设置。这种设置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或与周向设置至少两个凸起相互卡合连接的方式,可既起到限位卡合连接的作用,又不影响试剂瓶100在试剂盒200内旋转混匀工作。优选的,该环形凹槽12具有环形上顶面121、环形下底面和连接该环形上顶面121和该环形下底面的连接壁,优选该环形上顶面121设置为弧形,可提高旋转时的圆滑度。
72.进一步的,前述瓶身10的顶部可环周设有环形螺纹14,瓶盖20与瓶身10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再有,瓶身10的顶部上可依次设有ep膜15和十字硅胶膜16,该十字硅胶膜16可靠近瓶盖20的顶部设置,该瓶盖20上可对应十字硅胶膜16设有缺口21,该缺口21可将十字硅胶膜16露出。
73.优选的,前述瓶身10的上部可朝外伸出设有限位部13,该限位部13可设置为一个限位凸起,或环周设置的多个限位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起外沿,该限位部13可与瓶身10一体成型。优选的,该限位部13可于前述环形螺纹14的底部环周设置,对应的,试剂盒200的壳体202的顶部可对应与该限位部13抵接,这样设置,限位部13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可将试剂瓶100的整个瓶身10均保护在试剂盒200的壳体202内,有效保护试剂瓶100。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瓶的瓶身中空设置,其内部有间隔地固定设有至少两个搅拌筋,所述搅拌筋由所述瓶身的底部沿所述瓶身的伸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搅拌筋的外壁设有凹凸面交错连续的紊流面,所述紊流面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沿所述搅拌筋的伸出方向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且同一高度上其一所述搅拌筋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对应与之相邻的另一所述搅拌筋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内绕所述瓶身的中心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搅拌筋,各所述搅拌筋的所述紊流面均朝向所述中心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与所述瓶身的内壁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或所述搅拌筋的侧壁插入于所述瓶身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设置为筒状;所述搅拌筋的伸长高度为所述瓶身内腔高度的50%~70%;所述搅拌筋的厚度为所述瓶身壁厚的30%~50%;所述搅拌筋的宽度为所述瓶身的内腔直径的10%~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的伸长高度为所述瓶身内腔高度的60%;所述搅拌筋的厚度为所述瓶身壁厚的40%;所述搅拌筋的宽度为所述瓶身的内腔直径的17%。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所述紊流面的所述凸部的形状为齿状,所述齿状为具有尖端的角形,或表面平缓的矩形或弧形,所述齿状的最大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搅拌筋的宽度的6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设置为筒状,所述瓶身的外壁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为环绕所述瓶身外壁下部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或所述卡合部设置为环绕所述瓶身外壁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起。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的上部朝外伸出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为一个限位凸起,或环周设置的多个凸起,或环周设置的环形凸出外沿。9.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内安装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试剂瓶安装位,所述试剂瓶安装于所述试剂瓶安装位上,所述试剂瓶安装位设有用于卡合所述试剂瓶的卡合突起或卡合凹槽;所述壳体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10.一种试剂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试剂转盘和驱动所述试剂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所述试剂转盘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试剂盒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安装槽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位和所述第
二卡接位卡接的卡合位,所述试剂盒安装槽的底部还与试剂混匀机构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瓶及其应用的试剂盒和试剂储存组件。该试剂瓶的瓶身中空设置,其内部有间隔固定设有至少两个搅拌筋,搅拌筋由瓶身的底部沿瓶身的伸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搅拌筋的外壁设有凹凸面交错连续的紊流面,紊流面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凹部,凸部和凹部沿搅拌筋的伸出方向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且同一高度上其一搅拌筋的凸部或凹部对应与之相邻的另一搅拌筋的凹部或凸部设置。该试剂盒内安装有该试剂瓶,该试剂储存组件包括该试剂盒。该试剂瓶及其应用的试剂盒和试剂储存组件可使试剂更好的处于紊流状态,更利于试剂的混匀,增强试剂混匀的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 向裕 柳邦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4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