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储能液冷散热,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
背景技术:
1、储能液冷散热技术(cdu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热管理技术,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密度发热设备的高效散热。这项技术的背景和发展基于对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重视。随着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应用规模的扩大,传统的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因此液冷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高密度发热设备散热问题的有效手段。
2、液冷cdu(冷却分发单元)是液冷技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管道和泵将冷却介质输送到需要待冷却设备上,如服务器、存储器等it发热器件。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空气冷却方法,能够更直接、高效地将热量从计算设备中转移到冷却介质中,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电力成本,并减轻由于高温引起的硬件故障风险。
3、现有的储能液冷散热技术(储能冷却系统)通常是分散式设计,水泵、储水件以及冷换均是独立设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从而导致系统的结构不仅占用面积大,而且便携性能差。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占用面积大、便携性能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置有储水件;
4、至少一套泵体组件,泵体组件的进水端连接储水件,泵体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输出管;
5、第一输出接头,第一输出接头设置在箱体的外壁上,并与输出管相连通;
6、第一输入接头,第一输入接头设置在箱体的外壁上;
7、冷换结构,冷换结构设置在安装腔室内,冷换结构的第一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接头、第一输出端连通储水件;
8、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一输入接头均用于连接到待冷却设备,以使从第一输出接头输出的液冷介质从待冷却设备中吸热而从第一输入接头输入到冷换结构,液冷介质通过冷换结构进行换热后回流到储水件。
9、可选地,冷换结构包括水冷换热组件,通过水冷换热组件对进入冷换结构内的液冷介质进行散热;
10、或者,
11、冷换结构包括风冷换热组件,通过风冷换热组件对进入冷换结构内的液冷介质进行散热。
12、可选地,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输入接头以及第二输出接头,第二输入接头以及第二输出接头均用于连接到外部的制冷设备;
13、冷换结构包括水冷换热组件;
14、水冷换热组件连接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连接第二输入接头以及第二输出接头;
15、第二输入接头所输入的冷水通过换热管道进入到水冷换热组件内,以对液冷介质进行换热冷却。
16、可选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连接第二输入接头;
17、三通可调阀门,三通可调阀门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连接第一进液管;
18、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口、另一端连接水冷换热组件;
19、出液管,出液管一端连接水冷换热组件、另一端连接第二输出接头;
20、分流管,分流管连接第三端口和出液管;
21、通过三通可调阀门的调节,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通,第三端口关闭;
22、或者,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均相连通。
23、可选地,至少一套泵体组件的连接管道以及输出管均位于换热管道的上方。
24、可选地,至少一套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体组件和第二泵体组件,第一泵体组件的进水端和第二泵体组件的进水端均连接储水件,第一泵体组件的出水端和第二泵体组件的出水端相合并而连通输出管。
25、可选地,第一泵体组件和第二泵体组件均包括:
26、水泵,水泵设置在箱体内,水泵的输入端连通储水件;
27、泵管,泵管连接水泵的出水端;
28、单向阀,单向阀连接在泵管上。
29、可选地,第一泵体组件和第二泵体组件还连接有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连接在单向阀和水泵之间。
30、可选地,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体,支撑座体固定设置在箱体内;
31、多个连接管路,多个连接管路均设置在支撑座体上;
32、多个过滤件,多个过滤件分别设置在多个连接管路内;
33、每个连接管路均包括:
34、过水孔,过水孔开设在支撑座体上;
35、进水支管,进水支管设置在支撑座体的一侧表面上,并与过水孔相连通,以与泵管可拆卸连接;
36、出水支管,出水支管设置在支撑座体的另一侧表面上,并与过水孔相连通,以与单向阀可拆卸连接。
37、可选地,过滤件包括:过滤支架,过滤支架设置在过水孔内;
38、网层,网层设置在过滤支架上,并且充满过水孔的横截面。
3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箱体提供安装腔室,将储水件、至少一套泵体组件以及冷换结构均设置在箱体内的安装腔室中,通过在箱体的外壁上设置第一输出接头以及第一输入接头,从而方便将待冷却设备与箱体内的冷换结构和泵体组件进行可拆卸对接,从而形成冷却回路。储水件用于存储液冷介质,液冷介质通过泵体组件进行泵送,通过第一输出接头输出的液冷介质从待冷却设备中吸热而从第一输入接头输入到冷换结构,液冷介质通过冷换结构进行换热后回流到储水件,从而实现了循环冷却,保证待冷却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热量及时被液冷介质吸走,避免待冷却设备过热,通过箱体将各部件进行集成,使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占用面积小,便携使用。
1.一种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设置有储水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换结构包括水冷换热组件,通过所述水冷换热组件对进入所述冷换结构内的所述液冷介质进行散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输入接头以及第二输出接头,所述第二输入接头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接头均用于连接到外部的制冷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接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套所述泵体组件的连接管道以及所述输出管均位于所述换热管道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套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体组件和第二泵体组件,所述第一泵体组件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泵体组件的进水端均连接所述储水件,所述第一泵体组件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泵体组件的出水端相合并而连通所述输出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组件和所述第二泵体组件均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组件和所述第二泵体组件还连接有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所述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水泵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路连接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体,所述支撑座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液冷cdu集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水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