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6  18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在家居行业,板材(主要是木板)使用量非常大,最常见的免漆板,通常都在板材表面热压一层科技木皮,然后在科技木皮的表面覆膜一层装饰纸,从而制成免漆板。科技木皮是通过实木皮采用浸渍胶粘合而成,浸渍胶中甲醛含量很高,装饰纸也叫浸渍胶膜纸,装饰纸与科技木皮热压连接,由于科技木皮、装饰纸中的浸渍胶含量很高,因此导致免漆板中的甲醛含量高,不够环保。

2、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21110423445,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天然木皮的无纺布的制备工艺,该种无纺布增加了与装饰纸的连接强度并且能更好的防止胶水渗透。但是该种无纺布与装饰纸之间用水性环保胶粘结时强度无法满足需求,如果采用浸渍胶粘合时,浸渍胶中含有大量甲醛,环保性能不足。而且该种无纺布的遮盖性、抗皱性仍然存在缺陷,替代科技木皮后与板材复合时,板材表面装饰效果无法达到现有免漆板的效果:而且该种无纺布的硬度不足,受压后容易局部凹陷,进而影响板材表层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纺布应用于的板材表层装置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通过该种工艺制得的改性无纺布可以直接替代天然木皮用于板材表面装饰,硬度、抗皱性、遮盖性均符合板材表层装饰要求,并且可以在改性无纺布表层直接喷墨打印,直接省去了装饰纸,无需使用浸渍胶,环保性能更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备无纺布:将纤维按以下重量份准备:木浆纤维4-7份、树脂纤维5-12份、竹炭纤维3-5份、粘胶纤维2-3份,将上述纤维混合、开松、梳网、水刺或针刺制成无纺布;

5、s2、无纺布改性处理:将无纺布浸入改性浆料中,使得改性浆料填充无纺布的间隙,之后通过双辊挤压处理后进入烘干区烘干制成改性无纺布;所述改性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酸钙粉末5-10份、胶黏剂20-32份、耦合剂0.5-2.4份、分散剂0.5-1.5份;

6、s3、制备底色涂层:在改性无纺布的上表面辊涂底色浆料并刮平,底色浆料干燥后形成便于喷墨打印的底色涂层;所述底色浆料包括以下重量分组分:纳米钛白粉5-12份、胶黏剂20-28份、耦合剂0.6-1.35份、分散剂0.3-0.5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无纺布的纤维中加入了树脂纤维和竹炭纤维,树脂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磨性,增加无纺布的整体强度、耐磨性,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与板材复合时能吸收板材内挥发的甲醛等毒害气体、提高板材的环保等级;通过改性浆料对无纺布改性处理后,无纺布中的孔隙被改性浆料填充,使得无纺布的硬度、强度、遮光性提高,同时降低无纺布的延展性(防止拉伸开裂)、透气性、吸水性(防止后续使用时胶水渗透),在改性无纺布的表层设置底色涂层,底色涂层中的纳米钛白粉使得改性无纺布的表层更加平整、光滑且呈现白色,后续喷墨打印(图案或者纹理)时,图案更加清楚、颜色更加保真,同时墨水与底色涂层之间的附着性能也更好;该种改性无纺布通过水性环保胶能与板材直接粘结,从而直接替代科技木皮与板材的热压(浸渍胶)复合,后续通过喷墨打印直接替代热压浸渍装饰纸(含甲醛),显著提升板材的环保等级;而且改性无纺布能够收卷、弯折,生产运输更加方便,与板材复合时可以直接对板材直角包边。

8、作为优选,步骤s1中的纤维中还包含重量份为2-4份的聚酯纤维。聚酯纤维进一步提高无纺布的抗拉抗皱性能。

9、作为优选,步骤s1中制得的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熔喷处理,熔喷处理后在无纺布的下表面形成熔喷层;熔喷时,喷熔模头内的聚合物熔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纤维5-8份、es粘合纤维2-3份,聚合物熔体的熔融流动指数为90-120g/10min,喷熔模头的温度为195-205℃,喷熔模头内气流喷射角度为35-40°,喷熔模头内热气流的压力为0.1-0.18mpa,聚合物熔体挤出量0.2- 0.4g/hole/min。

10、在无纺布的下表面熔喷形成熔喷层,熔喷层的纤维更加致密、孔隙更小,从而使得无纺布、熔喷层的孔隙率不同,后续浸入改性浆料后,无纺布中的改性浆料含量多、熔喷层中改性浆料含量少,因此无纺布所在层面的硬度更高、更加平整、吸水性低,无纺布的上表面制备底色涂层时更加平整,减少油墨渗透,使得图案更加清晰;而熔喷层所在层面的硬度相对较低、吸水性相对高且韧性更好, 使用时,熔喷层的下表面通过水性环保胶与板材复合,胶水能够更好渗透入熔喷层而无法渗透无纺布层,在提高熔喷层与板材复合强度的同时,又能有效的防止胶水渗透无纺布;而且聚丙烯纤维制成的熔喷层的隔音效果更好,与板材复合后能提高板材的隔音效果。

11、作为优选,步骤s1中制得的无纺布的克重为60-150g/㎡,熔喷层的克重为30-50g/㎡,熔喷处理后的无纺布的总克重为90-200 g/㎡;熔喷处理后进行热轧处理。热轧一方面使得熔喷层与无纺布结合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使得无纺布、熔喷层内的纤维间隙更小、更加紧致,后续改性处理时,整体能保持弯折的韧性。

12、作为优选,步骤s2中的改性浆料中还包含重量份为5-20份的竹浆纤维。竹浆纤维起到增强抗裂性的作用,防止改性无纺布收卷、弯折时表面开裂。

13、作为优选,步骤s2中的双辊配置为两组,分别为第一双辊、第二双辊,第一双辊、第二双辊之间设有预烘干区;浸过改性浆料的无纺布基层依次经过第一双辊、预烘干区、第二双辊、烘干区,经过预烘干区后的无纺布中的改性浆料达到基本硬化阶段,之后再进入第二双辊,最后在烘干区达到完全硬化阶段。

14、采用一次挤压、预烘干、二次挤压、烘干的处理方式,消除改性浆料在硬化过程中的内应力,防止改性无纺布开裂,同时在基本硬化阶段进行二次辊压,使得无纺布的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制备更加平整的底色涂层。

15、作为优选,步骤s2中改性处理后的无纺布的克重增量为25-45 g/㎡。即通过双辊的辊压间隙来调节改性浆料的含量,无纺布的克重增量即为改性浆料固化后的克重,通过限制该种克重来确保改性无纺布的硬度、抗皱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改性无纺布卷绕、弯折时,表层不会开裂。

16、作为优选,其中第二双辊中与无纺布下侧面对应的辊体表面设有呈阵列分布的球面凸台,无纺布下表面经过第二双辊之后在下表面形成呈阵列分布的球面凹孔。球面凹孔一方面使得改性无纺布的下表面的强度降低,便于向下表面弯曲、弯折;另一方面,改性无纺布下表面与板材通过胶水复合时,球面凹坑能够增加胶结表面结、提高粘结强度;第三方面,改性无纺布与板材复合时能增加板材的隔声性能,由于球面凹孔内的胶水与改性无纺布的组分不同,当声波从一种媒介(改性无纺布)入射到声学特性不同的另一种媒介(凝固后的胶水)时,在两种媒介的分界面处(球面凹孔的球面孔壁处)将发生反射,声音沿着球面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从而极大的削弱声音的穿透性,提高隔音效果。

17、作为优选,所述球面凹孔的深度与步骤s2中改性处理后的无纺布的总厚度之比为0.25-0.35。

18、作为优选,步骤s3中,底色浆料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沉淀硫酸钡粉末2-5份、消泡剂0.15-0.35份;所述纳米钛白粉的粒度为10-50nm,沉淀硫酸钡粉末的粒度为200-400nm。消泡剂在搅拌制备底色浆料的时候能消除浆料中的气泡,使得底色涂层更加平整;沉淀硫酸钡粉末本身为白色,利用沉淀硫酸钡粉末、纳米钛白粉的粒度差异,使得最终制成的底色涂层的表面的粗糙度比单纯用纳米钛白粉的粗糙度大,该种粗糙度能增大喷墨打印的表面积,提高墨水与底色涂层的附着性能,使得喷墨打印图案更加清楚且色泽更佳。

19、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改性无纺布中不含甲醛,用于替代科技木皮使用时更加环保;(2)改性无纺布的底色涂层上可以直接喷墨打印形成装饰层,省去了装饰纸,省去了装饰纸的浸渍胶,进一步提高环形性能;(3)改性无纺布整体质量可控、一致性更好;(4)改性无纺布可收卷、可折叠,运输更加方便,尺寸设计更加灵活;(5)改性无纺布可收卷、可折叠,因此可以在生产线上连续自动化生产,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1中的纤维中还包含重量份为2-4份的聚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1中制得的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熔喷处理,熔喷处理后在无纺布的下表面形成熔喷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1中制得的无纺布的克重为60-150g/㎡,熔喷层的克重为30-50 g/㎡,熔喷处理后的无纺布的总克重为90-200 g/㎡;熔喷处理后进行热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2中的改性浆料中还包含重量份为5-20份的竹浆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2中的双辊配置为两组,分别为第一双辊、第二双辊,第一双辊、第二双辊之间设有预烘干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2中改性处理后的无纺布的克重增量为25-45 g/㎡。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其中第二双辊中与无纺布下侧面对应的辊体表面设有呈阵列分布的球面凸台,无纺布下表面经过第二双辊之后在下表面形成呈阵列分布的球面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装饰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球面凹孔的深度与步骤s2中改性处理后的无纺布的总厚度之比为0.25-0.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装饰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s3中,底色浆料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沉淀硫酸钡粉末2-5份、消泡剂0.15-0.35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喷墨打印的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无纺布:将纤维按以下重量份准备:木浆纤维4‑7份、树脂纤维5‑12份、竹炭纤维3‑5份、粘胶纤维2‑3份,将上述纤维混合、开松、梳网、水刺或针刺制成无纺布;S2、无纺布改性处理;S3、制备底色涂层:在改性无纺布的上表面辊涂底色浆料并刮平,底色浆料干燥后形成便于喷墨打印的底色涂层;所述底色浆料包括以下重量分组分:纳米钛白粉5‑12份、胶黏剂20‑28份、耦合剂0.6‑1.35份、分散剂0.3‑0.5份。本发明使用环保、能替代科技木皮与板材复合使用、提高板材环保等级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恒邦非织造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1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