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3-15  17


本发明涉及胸外按压,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又称心搏骤停、心跳骤停、心脏停博,是指心脏正常机械活动停止,循环征象消失。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中止,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中断。根据发生地点的不同,ca分为院外心脏骤停(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ihca)。ca发生时,及时实施心肺复苏(cpr)决定了ca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预后。而在cpr中,胸外按压的质量对维持器官灌注至关重要,最终决定了ca患者的预后。胸外按压可以通过徒手或机械进行。徒手胸外按压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现场立即实施,因此可以提高生存机会。

2、然而,徒手胸外按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当发生ohca时,对患者进行cpr的人员可能是非专业人员,甚至可能是从未受过规范cpr培训的人员。这种不规范的无效按压将导致实施cpr过程中出现胸外按压位置不准确、按压位置不固定、力度及压力过小或者力度和压力过大导致肋骨骨折等二次损伤,甚至按压无效或者效率不高。

3、ohca是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ohca事件的日益增多,院前急救任务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cpr逐渐被视为一项基本的公众技能来推广。但是,在院外(非专业人员)或各种急救交通设施上公众在遇到ca需要实施cpr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不规范的无效按压。

4、并且,标准的徒手按压,心输出量仅为25%-40%,而不标准的操作将导致心输出量更低。在院外或者通过交通工具将患者送往医院的(由现场向院内转运)过程中,这种不规范的无效按压会直接影响cpr效率、降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生存率。因此,ohca抢救过程中的无效或“徒劳”复苏逐渐引起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公共场所及急救车(转运救护车)等急救相关交通设施上提高徒手胸外按压的质量、避免无效按压、克服徒手胸外按压的局限性至关重要。

5、现有技术中,涉及cpr的机械主要是胸外按压反馈仪,如图1(a)所示,该反馈仪主要应用于教学及cpr培训中,能提供胸外按压的视觉和听觉的反馈信息。如图1(b)和(c)所示,该反馈仪有手掌大小、方便携带,该反馈仪具备按压深度指示灯、频率指示灯、语音反馈功能、按压数据自动生成报告等功能。但是该反馈仪存在如下缺陷:

6、1、该反馈仪目前只应用于教学及cpr培训中,智能化程度较低;

7、2、反馈装置不能确定其自身是否在适当的位置和适当的压力位置;

8、3、无防震、减压功能;

9、4、无法确定每次的按压位置;

10、5、当有心率时无法判断和记录;

11、6、整体偏厚。

12、因此,缺乏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按压辅助器实现固定按压位置、防震、减压、控制按压力度、计按压次数及频率,可监测到心率、通过提示音指导施救者行cpr的频率和深度,从而提高徒手胸外按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ohca患者的院外cpr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固定按压位置、防震、减压、控制按压力度、计按压次数及频率,可监测到心率、通过提示音指导施救者行cpr的频率和深度,从而提高徒手胸外按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ohca患者的院外cpr成功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包括胸骨贴和手掌贴,所述胸骨贴包括第一基座和设置于第一基座上表面的按压接触组件,所述按压接触组件表面设置有突脊,所述第一基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硅胶翼,所述第一基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人体工学微凸结构;

3、所述手掌贴包括第二基座和设置于第二基座上表面的手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基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突脊相嵌合的锁定槽。

4、优选的,所述按压接触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板、微处理器芯片、压力传感器和按压缓冲层,所述按压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缓冲镂空和磁铁,所述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按压点,所述锁定槽以所述按压点为中心环绕设置。

6、优选的,所述手掌固定组件包括弹力绑带和若干手指套环,所述弹力绑带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绑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绑带卡扣,所述手指套环通过弹力绳与所述绑带卡扣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手指套环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8、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弹力绑带的水平中线与所述绑带卡扣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水平芯片和磁吸件,所述水平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无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基座为圆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突脊为以所述按压缓冲层的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结构,所述突脊与所述按压缓冲层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按压缓冲层为硅胶材质。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胸骨贴贴至患者的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的胸骨上;

14、s2、将手掌贴固定在施救者的一只手上;

15、s3、磁铁与磁吸件固定后,开始徒手胸外按压,胸骨贴的压力传感器在按压时感应到压力、监测按压频率、监测患者心率,手掌贴的水平芯片在按压时感应到按压深度,通过语音提示功能指导施救者进行规范cpr操作。

16、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智能化程度较高,可以在院外等特殊环境下,指导非专业人员实施有效的徒手胸外按压,反馈式的系统结构可动态监测患者心率及操作者的按压深度及次数。

18、(2)本发明在徒手胸外按压过程中,通过磁铁固定,每次按压不易移位、按压位置固定;通过语音提示功能(包括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节律,每30次按压后建议通气2次)指导施救者进行规范cpr操作;具有防震、减压作用,防止用力过度引起肋骨骨折等二次损伤的不良后果发生。

19、(3)本发明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系统参考值,保证院外徒手胸外按压及cpr的效率,实现提高ohca的复苏成功率的目标。

20、(4)本发明设置有硅胶垫,有利于胸廓回弹,从而改善心脏舒张期。

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骨贴和手掌贴,所述胸骨贴包括第一基座和设置于第一基座上表面的按压接触组件,所述按压接触组件表面设置有突脊,所述第一基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硅胶翼,所述第一基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人体工学微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接触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板、微处理器芯片、压力传感器和按压缓冲层,所述按压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缓冲镂空和磁铁,所述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按压点,所述锁定槽以所述按压点为中心环绕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固定组件包括弹力绑带和若干手指套环,所述弹力绑带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绑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绑带卡扣,所述手指套环通过弹力绳与所述绑带卡扣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套环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弹力绑带的水平中线与所述绑带卡扣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水平芯片和磁吸件,所述水平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一基座为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脊为以所述按压缓冲层的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结构,所述突脊与所述按压缓冲层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按压缓冲层为硅胶材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胸骨贴和手掌贴,所述胸骨贴包括第一基座和设置于第一基座上表面的按压接触组件,所述按压接触组件表面设置有突脊,所述第一基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硅胶翼,所述第一基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人体工学微凸结构;所述手掌贴包括第二基座和设置于第二基座上表面的手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基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突脊相嵌合的锁定槽。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新型智能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固定按压位置、防震、减压、控制按压力度、计按压次数及频率,可监测到心率、通过提示音指导施救者行CPR的频率和深度,从而提高徒手胸外按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OHCA患者的院外CPR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飞,哈力旦·阿布都,蒯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2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