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3-06  27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门限位器,具体涉及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1、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动限位器,用于汽车的侧开门的电动开启和关闭,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安装时,丝杆支架11和丝杆组件13先通过连接轴15相互连接,然后将丝杆支架连接在车身上,电机安装座12连接到车门上,螺母组件14连接到电机安装座上,丝杆组件和螺母组件相互通过螺纹传动,电机在电机安装座内和车门一起驱动螺母组件14在丝杆上滑动,从而带动车门关闭和打开。

2、现有汽车上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的布置方法主要是依靠设计者的经验来确定合适的位置,这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较高,布置所需周期较长。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以降低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缩短限位器的布置周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边界输入:输入限位器的周边边界;

5、步骤s2、确定限位器的设计平面:

6、确定限位器的高度位置,在该高度位置制作一平面,该平面与车门铰链轴线垂直,将该平面定义为限位器的设计平面;

7、步骤s3、初步放置限位器:

8、初步将限位器的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放置在设计平面的位置,保证丝杆支架的轴线与设计平面垂直,将丝杆支架的轴线和设计平面的交点定义为轴心;电机安装座内螺母组件的中心在设计平面上,将螺母组件的中心定义为球心;

9、步骤s4、制作轴心的运动轨迹:

10、将上述轴心沿车门铰链轴线旋转到车门最大开启角度,旋转方向与车门开启方向相反,旋转过程中每间隔设定的角度获得一个轴心位置,各轴心位置共同构成轴心的运动轨迹;

11、步骤s5、制作限位器的丝杆:

12、将上述轴心和球心连接成一条直线,该直线即为丝杆的中心线,在设计平面内制作丝杆的平面轮廓,该轮廓即为丝杆的初始位置;测量轴心与球心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定义为丝杆长度l;

13、步骤s6、制作丝杆包络线:

14、首先制作车门开启到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丝杆所处的位置,以该第一设定角度时的轴心为圆心,以丝杆长度l为半径制作一个圆;将丝杆轮廓、丝杆中心线以及球心的初始位置从轴心的初始位置平行移动到轴心在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位置,得到在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丝杆虚拟中心线、丝杆虚拟轮廓以及虚拟球心;将上述制作的圆与在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丝杆虚拟中心线相交,得到一交点,以第一设定角度时的轴心为中心,将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丝杆虚拟中心线、丝杆虚拟轮廓从第一设定角度时的虚拟球心位置旋转到初始位置时的球心位置,从而得到第一设定角度时的丝杆真实位置;按此原理,依次制作出车门开启到第二设定角度、第三设定角度直至车门最大开启角度时的丝杆位置,而得到在各角度时的丝杆包络线;

15、步骤s7、校核、调整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的位置,以得到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完成限位器的布置。

16、优选地,在步骤s1中,限位器的周边边界包括车门铰链轴线、车门玻璃、车门导轨、车门钣金、车身钣金、车门密封条等。

17、优选地,在步骤s2中,采用坐标移动的方法将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放置在设计平面的位置。

18、优选地,在步骤s4中,设定的角度为4°至6°。

19、优选地,在步骤s4中,设定的角度为5°。

20、优选地,在步骤s4中,轴心在初始位置时的角度设定为0°。

21、优选地,在步骤s7中,校核、调整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的位置的具体内容包括:校核上述各丝杆包络线与其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安全间隙要求,若为是,则得到了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若为否,则调整丝杠支架、电机安装座的位置以及上述角度,更新丝杆包络线,直至其与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满足安全间隙要求,即得到了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

22、优选地,在步骤s7中,利用丝杆包络检测装置来检测各丝杆包络线与其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安全间隙要求。

23、优选地,所述丝杆包络检测装置包括丝杆包络检测块、车门运动组件模块、车身组件模块、车门铰链模块和装置底座。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5、本发明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限位器布置方法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高和布置所需周期长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缩短了限位器的布置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限位器的周边边界包括车门铰链轴线、车门玻璃、车门导轨、车门钣金、车身钣金、车门密封条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坐标移动的方法将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放置在设计平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设定的角度为4°至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设定的角度为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轴心在初始位置时的角度设定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校核、调整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的位置的具体内容包括:校核上述各丝杆包络线与其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安全间隙要求,若为是,则得到了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若为否,则调整丝杠支架、电机安装座的位置以及上述角度,更新丝杆包络线,直至其与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满足安全间隙要求,即得到了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利用丝杆包络检测装置来检测各丝杆包络线与其周边附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安全间隙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包络检测装置包括丝杆包络检测块、车门运动组件模块、车身组件模块、车门铰链模块和装置底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杆式电动侧开门限位器布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边界输入:输入限位器的周边边界;步骤S2、确定限位器的设计平面;步骤S3、初步放置限位器,定义轴心和球心;步骤S4、制作轴心的运动轨迹;步骤S5、制作限位器的丝杆;步骤S6、制作丝杆包络线;步骤S7、校核、调整丝杆支架和电机安装座的位置,以得到限位器的理想布置位置,完成限位器的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限位器布置方法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高和布置周期长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缩短了限位器的布置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田亮,王胜鹏,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19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