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1  107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


背景技术:

2.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为特征,在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判断中,阴离子间隙(ag)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3.在临床医学中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需要进行风险预测,以便于后期判断和治疗,但是现有系统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对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解决了现有系统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对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所述风险因素输入分别连接有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所述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连接有数据录入,所述数据录入连接有预测执行,所述预测执行连接有预测结果解读;
8.所述数据录入包括合并症、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风险临界值、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基本信息和入院时生命体征。
9.优选的,所述合并症包括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否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肝脏疾病、是否存在终末期肾病。
10.优选的,所述入院时生命体征包括最高体温记录、最低体温记录、最高心率记录、最低心率记录、最高呼吸频率、最低呼吸频率、最高舒张压记录、最低舒张压记录、最高收缩压记录、最低收缩压记录、最高指脉氧记录、最低指脉氧记录。
11.优选的,所述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钾离子记录、血清氯离子记录、阴离子间隙记录、血精记录、血红蛋白记录、红细胞比积记录、血清钠离子记录、血清钙离子记录。
12.优选的,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输入、性别输入和体重输入。
13.优选的,所述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包括严重肾损伤记录、血肌酐基础值记录、休克记录、休克指数记录。
14.优选的,所述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不包括机械通气记录和血活性药物记录。
15.优选的,所述风险临界值包括中重度和重度。
16.工作原理:使用时,在风险因素输入界面选择中度或重度预测或者是重度预测,然后再数据录入内录入本人的合并症、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风险临界值、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基本信息和入院时生命体征,然后点击预测执行,这样就能够通过预测结果解读预测出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数值,以便于下一步治疗。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了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了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早期入院时进行智能风险预测,创伤患者是否在icu第一天,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身体情况,以便于进一步的质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患者能够自主操作系统进行检测,预测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录入流程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合并症流程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入院时生命体征流程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流程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基本信息流程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流程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的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流程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的风险临界值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
31.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风险因素输入分别连接有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连接有数据录入,数据录入连接有预测执行,预测执行连接有预测结果解读,在解读结果中预测值》=21.66%,则提示同时合并创伤后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性大,预测值越高,可能性越大,预测值《21.66%,则提示同时合并创伤后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性小,预测值越小,可能性越小;
32.数据录入包括合并症、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风险临界值、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基本信息和入院时生命体征。
33.合并症包括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否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肝脏疾病、是否存在终末期肾
病,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和终末期肾病选项功能均设置为是/否。
34.入院时生命体征包括最高体温记录、最低体温记录、最高心率记录、最低心率记录、最高呼吸频率、最低呼吸频率、最高舒张压记录、最低舒张压记录、最高收缩压记录、最低收缩压记录、最高指脉氧记录、最低指脉氧记录,体温范围设置为30-45℃,心率范围设置为0-300n/min,呼吸频率范围设置为0-50n/min,舒张压和收缩压范围均设置为0-200mmhg,指脉氧范围设置为0-100%。
35.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钾离子记录、血清氯离子记录、阴离子间隙记录、血精记录、血红蛋白记录、红细胞比积记录、血清钠离子记录、血清钙离子记录,钠离子和氯离子范围设置为0-200mmol/l,钙离子和钾离子范围设置为0-10mmol/l,阴离子间隙范围设置为0-50mmol/l,血精范围设置为0-300mmol/l,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范围设置为0-100mmol/l。
36.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输入、性别输入和体重输入,年龄范围设置为1-100,性别设置为男/女,体重设置为0-200kg。
37.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包括严重肾损伤记录、血肌酐基础值记录、休克记录、休克指数记录,严重肾损伤记录和休克范围设置为是/否,血肌酐基础值记录范围设置为0-10mg/dl,休克指数范围设置为0-10。
38.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不包括机械通气记录和血活性药物记录,范围均设置为是/否,风险临界值包括中重度和重度,中重度为21.66%,重度为5.68%。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因素输入分别连接有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所述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连接有数据录入,所述数据录入连接有预测执行,所述预测执行连接有预测结果解读;所述数据录入包括合并症、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风险临界值、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基本信息和入院时生命体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症包括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否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是否存在慢性肝脏疾病、是否存在终末期肾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院时生命体征包括最高体温记录、最低体温记录、最高心率记录、最低心率记录、最高呼吸频率、最低呼吸频率、最高舒张压记录、最低舒张压记录、最高收缩压记录、最低收缩压记录、最高指脉氧记录、最低指脉氧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钾离子记录、血清氯离子记录、阴离子间隙记录、血精记录、血红蛋白记录、红细胞比积记录、血清钠离子记录、血清钙离子记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输入、性别输入和体重输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包括严重肾损伤记录、血肌酐基础值记录、休克记录、休克指数记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不包括机械通气记录和血活性药物记录。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临界值包括中重度和重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所述风险因素输入分别连接有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所述中度或重度预测与重度预测连接有数据录入,所述数据录入连接有预测执行,所述预测执行连接有预测结果解读,所述数据录入包括合并症、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风险临界值、入院时严重肾损伤和休克情况、入院时接收呼吸和循环支持情况、基本信息和入院时生命体征。本发明提供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该创伤后早期代谢性酸中毒智能风险预测系统能够使得患者自主的对自身早期代谢性酸中毒进行检测,其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速度快。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冯聪 陈力 杨博 黄赛 王莉荔 王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