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株行收割装置

专利2025-02-26  58


本申请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株行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1、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农业增产丰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小区试验是选育良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的必需条件。

2、在对小麦的科研育种中,种植收获的株/穗行圃往往为单行或双行,具有行长较短、数量众多等特点,且出于研究需求,仅需对特定的株/穗行进行收获,由此导致现有联合收割机难以在不损伤其他株行的同时进行选择性收获作业,且现有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流程及通路较长且暗藏籽粒处较多,极易造成机械混杂。为此,现有小麦育种收割作业普遍采用人工割穗或割行处理,收割完毕后每份材料单独装袋或扎捆后运输至固定地点由脱粒机进行脱粒。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费时费力。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小麦株行收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收割机械设备无法在不损伤其他株行小麦的同时进行目标株行收割作业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宽度与待收获小麦株行宽度对应匹配且铰接有行走轮的架身、设于所述架身一侧的推把、设于所述架身顶部且前后端侧底部分别对应设有进穗口和出粒口的脱粒筒、沿所述脱粒筒中心轴线设置且与所述脱粒筒的前后端对应轴承连接的动力轴、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且设于所述进穗口下方用于集拢待收割麦穗至所述进穗口处的收拢器、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设于所述出粒口下方用于风选收集籽粒的风选集籽机构;所述动力轴从所述进穗口至出粒口方向依次螺旋递进阵列设有割穗绞龙、钉齿、脱壳齿、排糠齿;所述脱粒筒内壁对应所述钉齿分布范围内设有用于麦穗导向移动的导流板,所述脱粒筒位于所述出粒口的一侧设有排糠口。

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小麦株行收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脱粒筒相对固定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架身间设有用于调整二者间间距的高度调节件。

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对应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推把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转速及转向的控制器。

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把处固定设有支腿,所述支腿高度小于所述架身高度。

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穗口开设于所述脱粒筒对应收割装置前进方向的前端面处,且延伸至所述脱粒筒底部一定长度。

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对应传动连接有脱壳电机,所述脱壳电机与所述脱粒筒相对固定。

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拢器包括二者间具有一定张角的两拨禾杆,所述拨禾杆包括杆体、通过轴承相对转动的设于所述杆体一端且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双联齿轮、通过轴承相对转动的设于所述杆体另一端且与所述从动轮相匹配的随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和随动轮对应啮合且对应节面处阵列设有若干拨禾齿的拨禾链;两所述拨禾杆间的主动轮对应啮合,任一主动轮对应传动连接有拨禾电机。

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拨禾杆间张角满足两所述拨禾杆对应处于所述进穗口在所述拨禾杆所在平面的水平投影范围内。

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粒口处设有筛网;所述风选集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出粒口正下方的集籽斗、连通至所述集籽斗侧壁处的负压风机、设于所述集籽斗下方的集籽桶、用于称量所述集籽桶重量的称量器。

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割穗绞龙绕所述动力轴至少一圈设置且布设长度不小于所述进穗口深度;相邻所述钉齿间圆心角为120度;相邻所述脱壳齿间圆心角为120度,且所述脱壳齿外包覆有具有一定摩擦力的脱壳套;相邻所述排糠齿间圆心角为180度。

1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1. 收割装置的架身与待收获小麦株行宽度相匹配,由此避免收割装置在对特定株行进行收获作业时对其他株行造成碾压,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收割机械无法进行特定株行收割的问题。

14、2. 脱粒筒沿轴线布设有动力轴,动力轴外螺旋递进的阵列有割穗绞龙、钉齿、脱壳齿、排糠齿,由此在脱粒筒内便可全流程实现割穗、脱壳、排糠、出籽,高效便捷;且由于脱粒筒内基本无死角,从而避免了死角处残留籽粒导致下次收割时不同品种小麦的机械混杂。

15、3. 收拢器可实现待收割株行麦穗的集拢至进穗口处,从而确保株行麦穗的全部收割,避免存在遗漏。

16、4. 风选集籽机构可通过负压风机对参杂有细小杂质的籽粒进行风选除杂,从而确保集籽桶内籽粒的纯净度,避免杂质过多影响称量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度与待收获小麦株行宽度对应匹配且铰接有行走轮的架身、设于所述架身一侧的推把、设于所述架身顶部且前后端侧底部分别对应设有进穗口和出粒口的脱粒筒、沿所述脱粒筒中心轴线设置且与所述脱粒筒的前后端对应轴承连接的动力轴、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且设于所述进穗口下方用于集拢待收割麦穗至所述进穗口处的收拢器、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设于所述出粒口下方用于风选收集籽粒的风选集籽机构;所述动力轴从所述进穗口至出粒口方向依次螺旋递进阵列设有割穗绞龙、钉齿、脱壳齿、排糠齿;所述脱粒筒内壁对应所述钉齿分布范围内设有用于麦穗导向移动的导流板,所述脱粒筒位于所述出粒口的一侧设有排糠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脱粒筒相对固定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架身间设有用于调整二者间间距的高度调节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对应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推把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及转向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把处固定设有支腿,所述支腿高度小于所述架身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穗口开设于所述脱粒筒对应收割装置前进方向的前端处,且延伸至所述脱粒筒底部一定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对应传动连接有脱壳电机,所述脱壳电机与所述脱粒筒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器包括二者间具有一定张角的两拨禾杆,所述拨禾杆包括杆体、通过轴承相对转动的设于所述杆体一端且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双联齿轮、通过轴承相对转动的设于所述杆体另一端且与所述从动轮相匹配的随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和随动轮对应啮合且对应节面处阵列设有若干拨禾齿的拨禾链;两所述拨禾杆间的主动轮对应啮合,任一主动轮对应传动连接有拨禾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拨禾杆间张角满足两所述拨禾杆对应处于所述进穗口于所述拨禾杆所在平面的投影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粒口处设有筛网;所述风选集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出粒口正下方的集籽斗、连通至所述集籽斗侧壁处的负压风机、设于所述集籽斗下方的集籽桶、用于称量所述集籽桶重量的称量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株行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穗绞龙绕所述动力轴至少一圈设置且布设长度不小于所述进穗口深度;相邻所述钉齿间圆心角为120度;相邻所述脱壳齿间圆心角为120度,且所述脱壳齿外包覆有具有一定摩擦力的脱壳套;相邻所述排糠齿间圆心角为180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麦株行收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收割机械设备无法在不损伤其他株行小麦的同时进行目标株行收割作业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铰接有行走轮的架身、设于所述架身一侧的推把、设于所述架身顶部且前后端侧底部分别对应设有进穗口和出粒口的脱粒筒、沿所述脱粒筒中心轴线设置且与所述脱粒筒的对应轴承连接的动力轴、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且设于所述进穗口下方用于集拢待收割麦穗至所述进穗口处的收拢器、与所述架身相对固定设于所述出粒口下方用于风选收集籽粒的风选集籽机构;所述动力轴从所述进穗口至出粒口方向依次螺旋递进阵列设有割穗绞龙、钉齿、脱壳齿、排糠齿;本装置可实现株行收获且收割效率高、可直接获得小麦籽粒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卫,高艳,殷贵鸿,李巧云,董纯豪,袁雨豪,黄振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17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