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梁体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2.桥梁沉降无法避免且无法准确预测,为了保证现有桥梁的安全性,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在桥下施工临时支撑基础,架设临时支撑并在其上放置千斤顶,将梁体顶升后再垫高桥墩支座。然而,现有桥梁规格不一,当桥面较宽时,需要多组千斤顶设备联用,此时,整体操作强度高,维护效率低下,给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方便操作的梁体顶升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包括支撑座,沿单列设置有多个;顶升固定组件,包括围设在所述支撑座顶部周缘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用于卡接在液压千斤顶的定位销;滑动轮,设置在支撑座背面;固定杆,设置在相邻支撑座之间,用于连接相连支撑座。
4.优选地,所述支撑座顶面为矩形结构,其四角处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销,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有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设置在定位销之间,且矩形底板的宽度与定位销的排间距相适配,矩形底板的长度与所述挡板的纵间距相适配。
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包括转动杆,设置在支撑座顶面上,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支撑座转动相连;连接杆,设置在转动杆顶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竖向通孔;限位杆,活动穿设在所述竖向通孔内,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位于竖向通孔两侧的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间距大于竖向通孔的孔深,且限位杆的末端具有位于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外侧的第一状态和用于卡接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的第二状态。
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矩形底板上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限位杆处于第二状态时,其末端对应插装在所述定位孔内。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与定位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两侧的定位卡块相适配。
9.所述滑动轮的转动方向与支撑座的排列方向一致。
10.所述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与固定杆套接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筒的内径与固定杆的外径相适配,且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固定杆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调节孔。
12.优选地,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部设置有承重板。
13.本发明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收纳,进而方便装置整体转移,其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应支撑布设的需求,而且能够同时布设多个液压千斤顶,使多个液压千斤顶联合工作,提高整体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后视图。
16.图3是图1中支撑座的顶面俯视图(含液压千斤顶的矩形底板)。
17.图4是图3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1中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图5中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21.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包括沿单列设置的多个支撑座1,每个支撑座1均为四棱柱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顶面为矩形结构,为了方便安装液压千斤顶2,设置有顶升固定组件。
22.上述液压千斤顶2具有矩形底板21,且矩形底板21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22,同时矩形底板21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向下凸起的定位卡块23;为了提高液压千斤顶2的承重能力,在其顶部还安装有承重板24。
23.顶升固定组件用于卡接固定矩形底板21,其包括围设在支撑座1顶部周缘的挡板31、设置在支撑座1顶部用于卡接固定矩形底板21的定位销32、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顶部与定位卡块22相适配的定位卡槽。具体地,定位销32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的顶面四角处,矩形底板21位于定位销32之间,且矩形底板21的宽度与定位销32的排间距相适配,矩形底板21的长度与挡板31的纵间距相适配。
24.每一定位销32均包括转动杆321、连接杆322和限位杆323,具体地,转动杆321的底部与支撑座1转动相连,连接杆322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21的顶部,两者可一起转动;连接杆322的另一端开设有竖向通孔,有限位杆323活动穿设在该竖向通孔内;为了防止限位杆323脱落,在限位杆323上设置有位于竖向通孔两侧的防脱板324,通常情况下,防脱板324的间距大于竖向通孔的孔深,使限位杆323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上下移动。当限位杆323随转动杆321和连接杆322转动于矩形底板21以外的位置时,其处于第一状态,即非锁定状态;当限位杆323随转动杆321和连接杆322转动于矩形底板21上方,且限位杆323的末端能够对应插装在矩形底板21四角处的定位孔22内时,限位杆323处于第二状态,即锁定状态。为了加强锁定效果,限位杆323与定位孔22采用螺纹连接结构。
25.由于桥面较宽,在进行顶升作业时,通常需要多个液压千斤顶2联用,因此,相邻支撑座1之间还安装有固定杆4,用于连接单列设置的支撑座1。具体地,在每个支撑座1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导向套筒5,导向套筒5的内径与固定杆4的外径相适配,两者套接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通常情况下,在导向套筒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1,而在固定杆4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调节孔41,从而可以通过改变螺栓的安装位置对相邻支撑座1的间距进行调节。
26.上述每个支撑座1的背面还安装有一组滑动轮6,且滑动轮6的转动方向与支撑座1的排列方向一致。
27.使用时,首先根据桥梁的宽度,进而根据布设的需要,调整相邻支撑座1之间的间距,并用螺栓对固定杆4和导向套筒5进行固定,使每个支撑座1均支承在指定的桥墩或者预设支撑部位上;各支撑座1就位后,将液压千斤顶2置于每个支撑座1顶部,且使液压千斤顶2的矩形底板21位于定位销32之间,使其两侧的定位卡块23与支撑座1顶部的定位卡槽卡接适配,然后,转动定位销32的转动杆321,使限位杆323对应于每个定位孔22,并向下旋拧限位杆323使两者固定连接。之后,通过上述液压千斤顶2共同对桥梁进行顶升作用。顶升结束后,解除限位杆323和定位孔22的锁定,将限位杆323转动到矩形底板21之外,之后,从支撑座1顶部移出液压千斤顶2;接着,解除固定杆4一端与导向套筒5的锁定螺栓,使固定杆4叠套在导向套筒5中,即将多个支撑座1收纳在一起,然后再次锁定固定杆4和导向套筒5;最后,将支撑座1具有滑动轮6的一面翻转至地面上,方便整体收纳后的移动。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沿单列设置有多个;顶升固定组件,包括围设在所述支撑座顶部周缘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用于卡接在液压千斤顶的定位销;滑动轮,设置在支撑座背面;固定杆,设置在相邻支撑座之间,用于连接相连支撑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顶面为矩形结构,其四角处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销,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有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设置在定位销之间,且矩形底板的宽度与定位销的排间距相适配,矩形底板的长度与所述挡板的纵间距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包括转动杆,设置在支撑座顶面上,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支撑座转动相连;连接杆,设置在转动杆顶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竖向通孔;限位杆,活动穿设在所述竖向通孔内,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位于竖向通孔两侧的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间距大于竖向通孔的孔深,且限位杆的末端具有位于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外侧的第一状态和用于卡接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的第二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矩形底板上开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限位杆处于第二状态时,其末端对应插装在所述定位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定位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矩形底板两侧的定位卡块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的转动方向与支撑座的排列方向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与固定杆套接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的内径与固定杆的外径相适配,且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固定杆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调节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部设置有承重板。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体顶升装置,包括:支撑座,沿单列设置有多个;顶升固定组件,包括围设在所述支撑座顶部周缘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用于卡接在液压千斤顶的定位销;滑动轮,设置在支撑座背面;固定杆,设置在相邻支撑座之间,用于连接相连支撑座。本发明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收纳,进而方便装置整体转移,其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应支撑布设的需求,而且能够同时布设多个液压千斤顶,使多个液压千斤顶联合工作,提高整体操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师庆伟 崔新立 付金峰 王军鹏 黄伟 王擎 张东阳 张亚萍 王志伟 穆力江 薛响 刘自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