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阀单元的方法和阀单元与流程

专利2024-12-19  68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阀单元的方法以及一种阀单元,尤其用于在吹塑工艺中进行气动切换。阀单元尤其适合于在用于成型空心体的吹塑装置尤其拉伸吹塑机中使用。


背景技术:

2.用于成型空心体的吹塑装置或吹塑机从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通常,由热塑性塑料、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的预回火的型坯与吹塑机的吹嘴连接。所述型坯通过吹入工艺气体,优选压缩空气来扩宽。通过使用吹塑成型能够实现所期望的形状。根据方法,仅进行吹塑,或者坯件,即型坯,此外在吹塑期间借助于可移动的心轴或可移动的拉伸杆被拉伸。该第二方法称为拉伸吹塑。
3.通常在两个或更多个阶段进行工艺气体的吹入。预吹与随后的主吹相比在更低的压力下进行。当空心体在吹塑工艺之后排气时,工艺气体,尤其是压缩空气,被回收和/或向外导出。
4.各个吹塑步骤以及排气借助于阀控制。借助于吹塑机在几秒钟内,优选在1至3秒内实现这种空心体的制造或成型。因此,在阀和吹嘴之间的流体连接应尽可能短并且死区应尽可能最小。
5.ep 1 574 771 a2公开了一种用于拉伸吹塑机的气控阀。下部的阀腔位于可运动的柱塞的下侧上。所述下部的阀腔将供给压力输入管路与供给压力输出管路连接,所述供给压力输入管路和供给压力输出管路两者都设置在柱塞的该下侧上。连接管路将下部的阀腔与上部的阀腔连接,所述上部的阀腔在柱塞的上侧上的盲孔中构成。柱塞构成向外突出的环,所述环的下侧用作为控制面,所述控制面可加载有用于操纵阀的控制压力。在环的上侧上构成另一阀腔,所述另一阀腔具有环境压力。
6.ep 2 142 830 b1和ep 2 167 303 b1示出用于空心体吹塑机的气控阀。所述阀具有伸展穿过柱塞的用于供给压力的连接管路。向外突出的环限定环形的下部的控制腔和环形的上部的控制腔。所述两个控制腔与同一控制压力源连接。上部的控制腔直接与控制压力源相连,下部的控制腔借助于阀能够可选地被加载有控制压力并且排气。由此能够将柱塞保持在其关闭位置中。
7.ep 3 105 032 b1使用二位五通阀,以便给位于柱塞的向外伸出的环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控制腔可选地加载出自同一控制压力源的控制压力。
8.wo 2019/105783 a1描述了一种阀单元,其柱塞构成逐渐变尖的密封顶端,其中密封座由软材料形成。这种构成方案尤其适用于用于制造塑料空心体的挤压吹塑机或拉伸吹塑机的快速切换的工艺阀。
9.这些阀具有如下缺点:柱塞的空间需求相对大。此外,使用两个二位三通阀或一个二位五通阀提高制造成本。此外,这些阀每个柱塞需要相对大量的密封件。这提高制造和维护成本。此外,由此提高摩擦。
10.近年来致力于改进用于空心体吹塑机的工艺阀,尤其用于拉伸吹塑机的工艺阀,
以便所述工艺阀不仅具有尽可能短的反应时间、尽可能与工艺压力无关的切换性能并且此外具有紧凑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构型。


技术实现要素:

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满足上述三个目标的优化的阀单元。
12.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纵阀单元的方法和阀单元来实现。
13.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纵阀单元的方法中,阀单元具有工艺压力入口、工艺压力出口和将工艺压力入口与工艺压力出口连接的阀腔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工艺压力入口和工艺压力出口之间的连接的可运动的柱塞。柱塞在第一侧上可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而在第二侧上可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柱塞借助于第一控制压力和第二控制压力出于关闭和打开连接的目的运动。根据本发明,在阀单元的运行状态中,柱塞永久地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并且柱塞被附加地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以使柱塞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在此,高于大气压且低于第二控制压力的压力用作为第一控制压力。
14.第二侧沿着相反的方向设置,使得第一和第二控制压力沿着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起作用。
[0015]“永久地”在此意味着在阀的运行时间期间连续不断地并且持久地施加第一控制压力。
[0016]
该阀单元因此能够借助于唯一的先导阀,优选唯一的、低成本的且紧凑的二位三通阀来操纵。永久地施加的控制压力起到空气弹簧的作用。因此,柱塞能够非常快速地操纵,从而最佳地满足对用于吹塑成型设备的工艺阀在所期望的反应时间方面的要求。
[0017]
此外,柱塞从而整个阀单元能够相对紧凑地构成。
[0018]
此外,少量的密封件足以使柱塞相对于柱塞容纳部密封,例如相对于壳体和/或引导件密封。这降低了运行成本。
[0019]
优选地,第一控制压力是在时间上恒定的压力。在这一点上,在时间上恒定意味着在阀单元的运行状态中压力的大小不改变或几乎不改变。压力源的轻微波动是可接受的。
[0020]
优选地,柱塞借助于第一控制压力保持在其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中。优选地,阀单元可双向地使用,优选通过倒转第一和第二控制压力腔的压力接口。由此同一阀类型能够根据永久压力源和具有附加压力源的先导阀连接在何处而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0021]
优选地,使用如下柱塞,所述柱塞相对于工艺压力是压力平衡的并且所述柱塞仅借助于第一控制压力和第二控制压力运动。这种阀单元具有最佳的切换性能。
[0022]
在优选的变型形式中,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柱塞的中央面上。这实现了阀单元的紧凑的和平衡的构成。在一个优选的变型形式中,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在柱塞中以凹入地构成的面上。优选地,第二控制压力作用到柱塞的外部的环形面上。
[0023]
在其他变型形式中,第二控制压力作用到柱塞的中央面上,并且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柱塞的外部的环形面上,其中第二控制压力优选作用到在柱塞中以凹入地构成的面上。
[0024]
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尤其适于应用上述方法。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尤其吹塑成型设备的阀单元,具有工艺压力入口、工艺压力出口和将工艺压力入口与工艺压力出口连接的阀腔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工艺压力入口和工艺压力出口之间的连接的可运动的柱塞。
柱塞在第一侧上具有第一控制压力面,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可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在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柱塞具有第二控制压力面,所述第二控制压力面可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柱塞能够借助于第一控制压力和第二控制压力运动以关闭和打开连接。根据本发明,a)第一控制压力面形成柱塞的中央面,或b)第一控制压力面在柱塞的最上部的面中形成环形面。第二控制压力面形成各一个从柱塞向外突出的环形面。
[0025]
该阀单元能够制紧凑地构成并且构成有最少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柱塞相对于柱塞容纳部密封,例如相对于引导件和/或壳体密封。
[0026]
优选地,柱塞构成为关于工艺压力是压力平衡的。这优化了阀单元的切换性能。
[0027]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压力面形成柱塞的以凹入地设置在柱塞中的中央面。
[0028]
优选地,阀腔是第一阀腔并且柱塞具有至少一个压力平衡孔,所述压力平衡孔将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连接,所述第二阀腔设置在柱塞的与第一阀腔相对置的一侧上。因此,能够实现关于工艺压力压力平衡的紧凑的阀单元。
[0029]
优选地,第一控制压力面和第二控制压力面近似相同大小,优选恰好相同大小。这简化了两个控制压力的最佳压力比的计算。
[0030]
由于相同大小的面,柱塞是压力平衡的。用于柱塞的运动的驱动力由此最小化,使得柱塞的控制面最小化并且柱塞整体上能够紧凑且小地设计。
[003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柱塞具有第一工艺压力面和与第一工艺压力面相对置的第二工艺压力面,其中第一工艺压力面和第二工艺压力面近似相同大小,优选恰好相同大小。这也能够实现阀关于工艺压力压力平衡地构成。
[0032]
优选地,柱塞具有纵轴线,并且第一控制压力面和第二控制压力面沿着纵轴线彼此相邻地设置。柱塞的长度由此能够最小化从而整个阀单元的大小也能够最小化。
[0033]
在阀壳体内使用引导挡板是独立的发明并且就此在没有其余特征的情况下同样要求保护,所述引导挡板保持和引导切换柱塞,并且所述引导挡板至少部分地形成阀腔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限界部。这尤其涉及如下引导挡板,所述引导挡板的外径渐缩,尤其锥形地构成。尤其地,这种阀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运行,例如在具有两个先导阀和不存在永久施加的控制压力的情况下。
[0034]
此外,紧凑的工艺阀的整体构成作为单独的并且独立的发明要求保护。尤其地,具有凹入式的上部的控制腔并且具有上部的壳体部分的伸入到凹入部中的导销的柱塞的紧凑的设计方案就此单独要求保护。工艺阀此外同样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运行,例如在具有两个先导阀和不存在永久施加的控制压力的情况下。
[0035]
在本文中给出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6]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图仅用于阐述并且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在附图中示出:
[0037]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在关闭位置中的纵剖视图;
[0038]
图2示出在打开位置中的根据图1的阀单元;
[0039]
图3示出贯穿根据图1的阀单元的一部分的分解视图,并且
[0040]
图4示出根据图1的阀单元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在图1和图2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其具有工艺阀,优选吹塑成型机的吹塑阀。吹塑阀例如是主吹塑阀或预吹塑阀。
[0042]
阀单元基本上具有柱塞3和柱塞容纳部,柱塞3可运动地保持在所述柱塞容纳部中,并且在所述柱塞容纳部中构成有阀腔和控制腔。
[0043]
柱塞容纳部根据实施方式不同地构成。例如,所述柱塞容纳部由固有的一件式或多件式的壳体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塞容纳部是吹塑机的控制块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塞容纳部例如是控制块的和顶盖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柱塞容纳部还包括其他构件或仅由这两个构件构成。
[0044]
在此处所示出的示例中,柱塞容纳部通过引导挡板4以及下部的壳体部分11和上部的壳体部分10形成。所述两个壳体部分10、11形成空腔,引导挡板4位置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引导挡板4围绕柱塞3,所述柱塞可相对于引导挡板4从而相对于所述两个壳体部分10、11沿着纵向方向移动。
[0045]
下部的壳体部分11例如是吹塑机的控制块,吹嘴伸展穿过所述控制块。上部的壳体部分10例如是阀块,在所述阀块处此外紧固有阀单元的先导阀。根据实施例,所述两个壳体部分10、11构成一个以上的用于容纳这种阀单元的空腔。
[0046]
术语“下部的”和“上部的”涉及图1和图2中的定向。阀单元能够在另一位置中使用。因此,“下部的”和“上部的”也理解为“第一”和“第二”,而不是关于阀单元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的方向说明。
[0047]
在图3中示出具有两个工艺阀v和所属的用于控制工艺阀v的先导阀p的阀块。所述阀块例如能够以顶盖的形式旋紧到吹塑机的控制块上。为此所使用的第一紧固螺钉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12表示。在图1和图2中可见用于容纳第一紧固螺钉12的相应的孔100。
[0048]
该上部的壳体部分10具有对应于工艺阀v的数量的圆柱形的凹部101,其形成盲孔。盲孔的底部优选形成向内伸入到凹部101中的导销102(图1和2)。
[0049]
工艺阀v从第一侧被推入所述凹部101中。所述工艺阀优选可松开地紧固在上部的壳体部分10上,优选从相对置的一侧借助于第一紧固螺钉12。
[0050]
该构成方案的有利之处在于,工艺阀v的各个构件,除了后面提到的压紧装置50和阀座密封件51,能够共同地设置和紧固在上部的壳体部分10中,以便随后与上部的壳体部分10共同地固定在下部的壳体部分11上,例如固定在控制块上,例如借助于第二紧固螺钉13。这简化了安装,然而也简化了阀的检修维护。
[0051]
上部的和下部的壳体部分10、11优选构成为实心构件,所述实心构件在需要的位置设有凹部、孔和通道。
[0052]
密封件90、91、92、93,优选密封环或密封环对,将引导挡板4和柱塞3相对于壳体部分10、11密封并且将柱塞3相对于引导挡板4密封。第一密封环或第一密封环对90形成导销102和柱塞3之间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环或第二密封环对91形成柱塞3和引导挡板4之间的第一密封件。第三密封环或第三密封环对92形成柱塞3和引导挡板4之间的第二密封件。第四密封环或第四密封环对93形成引导挡板4和上部的壳体部分10之间的密封件。
[0053]
柱塞3打开和封闭来自工艺压力源2(图4)的工艺压力入口管路20和引导至吹塑机的吹嘴的工艺压力出口管路21之间的连接。相应的下部的阀腔具有附图标记60。
[0054]
阀座密封件51设置在下部的壳体部分11中。所述阀座密封件优选由软的、弹性的环形体形成。如在此所示出的那样,阀座密封件51优选借助于压紧装置50保持固定在下部的壳体部分11的凹部110中。压紧装置50优选是由刚性材料构成的环形体。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借助于上部的壳体部分10夹紧并且固定在其位置中。替选地或附加地,所述压紧装置借助于其他紧固机构固定在下部的壳体部分11上。例如,所述压紧装置直接旋紧在下部的壳体部分11上。压紧装置50优选地具有贯通口500,工艺压力入口管路20在所述贯通口中通入下部的阀腔60中。
[0055]
柱塞3在关闭位置中置于阀座密封件51上从而封闭工艺压力入口管路20和工艺压力出口管路21之间的连接。这在图1中示出。优选地,柱塞3具有逐渐变尖的密封顶端,优选地如其在wo2019/105783a1中所述。
[0056]
在相对置的侧上,止挡环52在柱塞3上方设置在上部的壳体部分10中。优选地,所述止挡环夹紧在引导挡板4和上部的壳体部分10之间。优选地,止挡环52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通孔520。所述通孔用于压力平衡。
[0057]
止挡环52优选由比柱塞3更软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止挡环由软且柔性的材料制成。止挡环52围绕导销102的外环周。所述止挡环优选夹紧在引导挡板4的端面和上部的壳体部分10的内表面之间。
[0058]
引导挡板4基本上具有柱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在其外侧上过渡为截锥形的部段。引导挡板4的内径基本上是柱形的,其中所述内径具有环绕的阶梯部40。引导挡板4优选由刚性材料制成,优选由金属制成。在图1中示出在关闭状态中的工艺阀v。柱塞3伸出于引导挡板4的自由的锥形端部,其中所述柱塞由挡板4引导。
[0059]
引导挡板4优选借助于第一紧固螺钉12紧固在上部的壳体部分10上,其中所述引导挡板由此也将柱塞3保持在上部的壳体部分10中。
[0060]
柱塞3优选具有相对简单的形状。所述柱塞优选基本上柱形地在其上侧上构成有中央的凹入部。因此,所述柱塞具有盲孔。上部的壳体部分10的导销102接合到所述凹入部中。在其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70。凹入部的朝上取向的端面31构成第一控制面。
[0061]
第一控制管路71从第一控制压力源7(图4)穿过导销102通入到该第一控制腔70中。
[0062]
柱塞3在其外环周上具有环绕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具有下部的控制面35,所述下部的控制面形成相对于引导挡板4的阶梯部40的配对件。在这两个阶梯部之间构成第二控制腔80。第二控制管路81、810从第二控制压力源8(图4)穿过上部的壳体部分10并且穿过引导挡板4通入到该第二控制腔80中。
[0063]
柱塞3具有如下区域,所述区域环形地伸出于凹入部并且构成外部的上端面32。相对置的下端面30位于密封件顶端34之内。这两个端面30、32经由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伸展穿过柱塞3的连接通道33连接。由此,在外部的上端面32与上部的壳体部分10之间实现上部的阀腔61,所述上部的阀腔与下部的阀腔60连接。
[0064]
外部的上端面32和下端面30优选是相同大小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面积量度。因此,柱塞3关于工艺压力是压力平衡的。
[0065]
下部的控制面35和内部的上端面31优选地也是同样大小的。因此,柱塞关于这两个面也是压力平衡的。然而,它们能够具有与外部的上端面32和下端面30不同的面积量度。
[0066]
在图4中示出线路图,所述线路图结合图1和图2能够看出阀单元的功能类型。
[0067]
优选40bar的工艺压力借助工艺压力源2经由工艺压力入口管路20被引导至工艺阀v。工艺阀的柱塞3用作为气控切换柱塞,所述气控切换柱塞能够实现或封闭与工艺压力出口管路21的连接。
[0068]
为此,第一控制腔70被加载有永久且优选时间上恒定的第一控制压力。该第一控制压力从第一控制压力源7经由第一控制管路71输送。第一控制压力高于大气压并且优选为大约6bar。
[0069]
工艺阀v的运动现在借助于唯一的先导阀p控制。先导阀p与提供第二控制压力的第二控制压力源8连接。该第二控制压力高于第一控制压力。所述第二控制压力优选为10bar。
[0070]
由于第一控制腔70中的第一控制压力,工艺阀v因此保持在关闭位置中。通过在第二控制腔80中施加较高的第二控制压力,柱塞3被抬起,并且现在工艺压力存在于下部的阀腔60中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通道33和上部的阀腔61中。
[0071]
如果先导阀p关闭并且第二控制压力取消,那么柱塞3由于始终永久地施加到内部的上端面或控制面上的第一控制压力而关闭工艺管路20、21之间的连接。永久施加的控制压力起到气动弹簧尤其空气弹簧的作用。
[0072]
控制压力和工艺压力优选借助于压缩空气产生。
[0073]
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双向地起作用。因此,第二控制腔能够被加载有永久的第一控制压力,并且第一控制腔可通过先导阀加载从而被加载有选择性施加的第二控制压力。因此,工艺阀始终打开并且其能够借助于先导阀关闭。
[0074]
此外,能够以相反的方向将工艺压力输送给工艺阀v,而由此不改变阀单元的作用方式。
[0075]
此外,第一控制面31能够环形地构成,并且形成与下端面30的压力平衡的配对件的上端面32能够以相对于环形的第一控制面31的凹入部或隆起部构成。
[0076]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面31始终构成为中央的、本身闭合的面。然而,其相对于上端面32隆起地构成。
[0077]
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能够低成本且紧凑地构成。
[0078]
附图标记列表
[0079]
10
ꢀꢀꢀ
上部的壳体部分
[0080]
100
ꢀꢀ

[0081]
101
ꢀꢀ
凹部
[0082]
102
ꢀꢀ
导销
[0083]
11
ꢀꢀꢀ
下部的壳体部分
[0084]
110
ꢀꢀ

[0085]
12
ꢀꢀꢀ
第一紧固螺钉
[0086]2ꢀꢀꢀꢀ
工艺压力源
[0087]
20
ꢀꢀꢀ
工艺压力入口管路
[0088]
21
ꢀꢀꢀ
工艺压力出口管路
[0089]3ꢀꢀꢀꢀ
柱塞
[0090]
30
ꢀꢀꢀ
下端面
[0091]
31
ꢀꢀꢀ
内部的上端面
[0092]
32
ꢀꢀꢀ
外部的上端面
[0093]
33
ꢀꢀꢀ
连接通道
[0094]
34
ꢀꢀꢀ
密封顶端
[0095]
35
ꢀꢀꢀ
下部的控制面
[0096]4ꢀꢀꢀꢀ
引导挡板
[0097]
40
ꢀꢀꢀ
阶梯部
[0098]
50
ꢀꢀꢀ
压紧装置
[0099]
500
ꢀꢀ
贯通口
[0100]
51
ꢀꢀꢀ
阀座密封件
[0101]
52
ꢀꢀꢀ
止挡环
[0102]
520
ꢀꢀ
通孔
[0103]
60
ꢀꢀꢀ
下部的阀腔
[0104]
61
ꢀꢀꢀ
上部的阀腔
[0105]7ꢀꢀꢀꢀ
第一控制压力源
[0106]
70
ꢀꢀꢀ
第一控制腔
[0107]
71
ꢀꢀꢀ
第一控制管路
[0108]8ꢀꢀꢀꢀ
第二控制压力源
[0109]
80
ꢀꢀꢀ
第二控制腔
[0110]
81
ꢀꢀꢀ
第二控制管路
[0111]
90
ꢀꢀꢀ
第一环形密封件
[0112]
91
ꢀꢀꢀ
第二环形密封件
[0113]
92
ꢀꢀꢀ
第三环形密封件
[0114]
93
ꢀꢀ
第四环形密封件
[0115]
p
ꢀꢀꢀ
先导阀
[0116]vꢀꢀꢀ
工艺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操纵阀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阀单元具有工艺压力入口、工艺压力出口和将所述工艺压力入口与所述工艺压力出口连接的阀腔、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工艺压力入口和所述工艺压力出口之间的连接的可运动的柱塞,其中所述柱塞在第一侧上可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在第二侧上可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其中所述柱塞借助于所述第一控制压力和所述第二控制压力运动,以关闭和打开所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在所述阀单元的运行状态下永久地被加载有所述第一控制压力,所述柱塞附加地被加载有所述第二控制压力,以使所述柱塞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并且使用高于大气压且低于所述第二控制压力的压力作为所述第一控制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是时间上恒定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柱塞借助于所述第一控制压力保持在其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柱塞关于工艺压力是压力平衡的并且仅借助于所述第一控制压力和所述第二控制压力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所述柱塞的中央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在所述柱塞中凹入地构成的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压力作用到所述柱塞的外部的环形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压力作用到所述柱塞的中央面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作用到所述柱塞的外部的环形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压力优选作用到在所述柱塞中凹入地构成的面上。9.一种阀单元,尤其吹塑成型设备的阀单元,其中所述阀单元具有工艺压力入口、工艺压力出口和将所述工艺压力入口与所述工艺压力出口连接的阀腔、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工艺压力入口和工艺压力出口之间的连接的可运动的柱塞,其中所述柱塞在第一侧上具有第一控制压力面,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可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在第二侧具有第二控制压力面,所述第二控制压力面可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其中所述柱塞可借助于所述第一控制压力和所述第二控制压力运动,以关闭和打开所述连接,其特征在于,a)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形成所述柱塞的中央面,或者b)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在所述柱塞的最上部的面中形成环形面,并且所述第二控制压力面形成向外突出于所述柱塞的环形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柱塞构成为关于所述工艺压力是压力平衡的。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形成所述柱塞的中央面,所述中央面凹入地设置在所述柱塞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阀腔是第一阀腔,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具有至少一个压力平衡孔,所述压力平衡孔将所述第一阀腔与设置在所述柱塞的与所述第一阀腔相对置的一侧上的第二阀腔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和所述第二控制压力面是近似相同大小的,优选完全相同大小的。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柱塞具有第一工艺压力面和与所述第一工艺压力面相对置的第二工艺压力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工艺压力面和所述第二工艺压力面是近似相同大小的,优选完全相同大小的。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中所述柱塞具有纵轴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压力面和所述第二控制压力面沿着所述纵轴线彼此相邻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阀单元的方法(3),所述阀单元具有工艺压力入口(20)、工艺压力出口(21)和将工艺压力入口(20)与工艺压力出口(21)连接的阀腔(60)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工艺压力入口(20)和工艺压力出口(21)之间的连接的可运动的柱塞。柱塞(3)在第一侧(31)上可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而在第二侧上(35)上可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柱塞(3)借助于第一控制压力和第二控制压力运动,以关闭和打开所述连接。在阀单元的运行状态下,柱塞永久地被加载有第一控制压力,其中柱塞附加地被加载有第二控制压力以使柱塞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并且其中使用高于大气压并且低于第二控制压力的压力作为第一控制压力。压力作为第一控制压力。压力作为第一控制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约阿希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根赛驰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11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