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3.当前的建筑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在固定钢结构时,往往只能将工字钢进行水平固定,并通过施力装置对工字钢施加水平作用力,来对工字钢的荷载状态进行检测,但此种检测方式仅能够检测出工字钢作为横梁使用时的荷载状态,并不能检测出工字钢作为柱时的荷载状态。
4.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操作人员需要,调整工字钢的布置姿态,模拟出工字钢作为横梁或立柱时的状态,并对不同状态的工字钢进行应力检测的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承载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所述承载架通过限位铰接座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架通过的开口;
8.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一端,用于对工字钢的一端进行夹持,第二夹持组件通过第二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上,用于对工字钢的第二端进行夹持,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
9.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第一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
10.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支撑座,用于对旋转后的承载架进行支撑。
11.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腿及上平台,所述限位铰接座及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上平台的上端面,所述上平台上开设有条形开口,用于固定架在旋转时通过。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铰接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承载架旋转至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后的位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支撑座和活动支撑座,所述固定支撑座临近第二夹持组件设置,所述活动支撑座临近第一夹持组件设置,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活动轨道,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轨道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端块,所述端块上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水平滑槽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竖直滑槽,
15.所述竖直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块,两所述第一夹块共同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两端贯穿所述端块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旋钮,所述端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旋钮相适配的防滑层;
16.所述水平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夹块,两所述第二夹块共同连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两端贯穿所述端块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所述端块上设置有与第二锁紧旋钮相适配的防滑层。
1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结构相同。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液压伸缩杆,两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座上,且自由端贯穿第一滑座并相向延伸,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压块连接。
20.有益效果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设置,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操作人员需要,调整工字钢的布置姿态,模拟出工字钢作为横梁或立柱时的状态,并对不同状态的工字钢进行应力检测的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图1为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夹持组件的侧视图;
27.图5为固定架竖直状态下应力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固定架;2、承载架;3、固定支撑座;4、操作平台;5、活动支撑座;6、活动轨道;7、限位铰接座;
29.11、第一夹持组件;12、压块;13、第二夹持组件;14、第一液压伸缩杆;15、第一滑座;16、铰接轴;
30.131、第一双向螺纹杆;132、第一夹块;133、第二夹块;134、第二锁紧旋钮;135、端块;136、第二滑块;137、第二双向螺纹杆;138、第一锁紧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参照图1-图5,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平台4、承载架2和固定架1,固定架1设置于承载架2上,承载架2通过限位铰接座7设置于操作平台4上,具体的,承载架上设置有铰接轴16,铰接轴16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铰接座7上,操作平台4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架1旋转时通过的开口,限位铰接座7设置于开口的两侧;
34.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3,第一夹持组件11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上的一端,用于对工字钢的一端进行夹持,第二夹持组件13通过第二滑块136可滑动的设置于固定架1的上,用于对工字钢的第二端进行夹持,固定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贯穿固定板并与第二夹持组件13连接;
35.在固定架1水平布置时,通过两组夹持组件对工字钢进行定位安装,通过控制第二液压杆的伸长量来对工字钢的两端进行固定,以此模拟工字钢作为梁时的状态;再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固定架1竖直布置,以此模拟工字钢作为柱时的状态;
36.第一夹持组件11与第二夹持组件13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通过第一滑座15滑动连接于固定架1上;通过控制检测组件的行进位置,对工字钢不同位置处的荷载进行检测,在检测组件运行时对工字钢的待检测位置处施加压力,来获得检测数据。
37.操作平台4上还设置有支撑座,用于对旋转后的承载架2进行支撑。
38.操作平台4包括支腿及上平台,限位铰接座7及支撑座设置于上平台的上端面,上平台上开设有条形开口,用于固定架1在旋转时通过。
39.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限位铰接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承载架2旋转至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后的位置。限位凸起为两个,呈对角设置,在承载架2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时,两限位凸起分别抵于承载架2的两相对的端面。
40.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座包括固定支撑座3和活动支撑座5,固定支撑座3临近第二夹持组件13设置,活动支撑座5临近第一夹持组件11设置,操作平台4上设置有活动轨道6,活动支撑座5可滑动的设置于活动轨道6上。通过设置的活动支撑座5,来为承载架2的旋转提供空间,并且在承载架2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可将活动支撑组推至承载架2的下端面,对承载架2提供支撑。
41.第二夹持组件13包括端块135,端块135上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水平滑槽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竖直滑槽,夹块外径与滑槽的内径相适配,使夹块仅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42.竖直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块132,两第一夹块132共同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杆131(两第一夹块132分别与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配合,来实现同步的相对和相离动作),第一双向螺纹杆131两端贯穿端块135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旋钮138,第一双向螺纹杆131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于两竖向滑槽之间的隔断位置处,端块135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旋钮138相适配的防滑层;
43.水平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夹块133,两第二夹块133共同连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杆137(两第二夹块133分别与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配合,来实现同步的相对和相离动作),第二双
向螺纹杆137两端贯穿端块135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134,第二双向螺纹杆137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于两水平滑槽之间的隔断位置处,端块135上设置有与第二锁紧旋钮134相适配的防滑层。
44.在对工字钢进行安装时,两第一夹块132对工字钢的腰面进行夹持,第一夹块132的工作面贴近于工字钢的腰面,两第二夹块133对工字钢的外端面进行夹持,第二夹块133的工作面贴近于工字钢的外端面。
45.通过转动转盘使双向螺纹杆旋转,进而带动夹块相互临近,对工字钢进行夹持,在夹块对工字钢夹持完成后,再通过旋转锁紧旋钮对双向螺纹丝杆的位置和旋转角度进行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工字钢发生位置上的偏移。
46.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3结构相同。
47.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液压伸缩杆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第二夹持组件13连接。在将固定架1旋转至竖直状态时,可对工字钢的竖直荷载进行检测。
48.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液压伸缩杆14,两组第一液压伸缩杆14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座15上,且自由端贯穿第一滑座15并相向延伸,第一液压伸缩杆14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压块12连接。在将固定架1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可对工字钢的水平荷载进行检测。
4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50.首先,将工字钢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3上,并通过夹块对工字钢的位置进行限制,然后,操作人员根据检测需求将固定架1调整为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在将固定架1调整为竖直状态时,可通过控制第一液压伸缩杆14,对工字钢的竖直荷载进行模拟,通过控制第二液压杆来对工字钢的水平荷载进行模拟,以检测工字钢作为柱使用时的荷载状态;在将固定架1调整为水平状态时,可通过控制第二液压伸缩杆,对工字钢的竖直荷载进行模拟,通过控制第一液压杆来对工字钢的水平荷载进行模拟,以检测工字钢作为梁使用时的荷载状态。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承载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所述承载架通过限位铰接座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架通过的开口;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一端,用于对工字钢的一端进行夹持,第二夹持组件通过第二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上,用于对工字钢的第二端进行夹持,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第一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支撑座,用于对旋转后的承载架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支腿及上平台,所述限位铰接座及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上平台的上端面,所述上平台上开设有条形开口,用于固定架在旋转时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铰接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承载架旋转至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后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支撑座和活动支撑座,所述固定支撑座临近第二夹持组件设置,所述活动支撑座临近第一夹持组件设置,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活动轨道,所述活动支撑座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轨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端块,所述端块上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水平滑槽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块,两所述第一夹块共同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两端贯穿所述端块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旋钮,所述端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旋钮相适配的防滑层;所述水平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夹块,两所述第二夹块共同连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两端贯穿所述端块并向外延伸,一端设置有转盘,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所述端块上设置有与第二锁紧旋钮相适配的防滑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结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液压伸缩杆,两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座上,且自由端贯穿第一滑座并相向延伸,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自由端通过压应力传感器与压块连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涉及建筑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平台,承载架通过限位铰接座设置于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架通过的开口;固定架上设置有两组夹持组件,用于对工字钢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自由端贯穿固定板并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通过第一滑座滑动连接于固定架上;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支撑座,用于对旋转后的承载架进行支撑。通过本发明的设置,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操作人员需要,调整工字钢的布置姿态,模拟出工字钢作为横梁或立柱时的状态,并对不同状态的工字钢进行应力检测的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结构应力检测设备。结构应力检测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刚 宋治辰 杨全文 占国栋 刁呈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元泰(山东)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